购物车
我的足迹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每个环节都受心理机制的约束。 积累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写作的准备或“前写作”范畴,因而也受心理机 制约束。心里机制若是对了,知识就能在时间的函数里日积月累,形成持续增量,若 是错了,积累过程可能变成“0”当头的乘法,无论怎样算,结果都是“0”。 笔者看来,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算法”,首先会表现为人对事物价值的判 断,进而形成一种应对态度、破解角度及方法策略。用瑞·达利欧(RayDalio)的 话来说,算法就是在连续性基础上运行的原则。 做任何事情,“算法”很重要,它影响人的认知及行为。所以,罗振宇在“时间的朋 友”跨年演讲中才反复强调: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这是俞颖正的观 点)。翻译过来就是,认准一件事后长期坚持做下去。我理解,在这个公式里,“算 法”决定了一个人愿不愿做一件事,并决定用什么态度应对。只有通过“计 算”,洞见并笃信了事情的巨大价值,人才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去做,反之,则不 会。 回到写作,很多人之所以缺乏积累写作素材的原动力,归根结底就是“算法”出了 问题,对平时枯燥的学习积累方法,感到不值、不信、不想,认为太傻、太笨、不划 算,懒得去做,更不会长期做、重复做。 我觉得这是“算法”上的分野,我是个长期主义者,尚拙崇勤,故而反对“临时抱佛 脚”式的投机行为,我推崇长期主义,希望在日积月累中守正固本,调适心理、涵养才 学。 长期主义的“算法”有六种: 算法一:池水经不住慢瓢舀 写作,永远是一门增量哲学。就像朱熹《观书有感》里写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就是源源不断的增量,学习积累正是保持增量的不二法 门。 任何一个水池,如果只知道从里面舀水,即便不考虑水分蒸发,不持续地往池里 加水,水迟早会被舀光。这就是“池水经不住慢瓢舀”的道理,也是我们文字工作者引 流写作“活水”的“核心算法”。 只有笃信这种“算法”,人才会产生知识的恐慌感,进而诱发焦虑感,最终生出学 习的紧迫感,自觉地强迫自己去学习充电,否则就会在混沌中放纵自己。这些年 来,我正是在深深的恐慌心理驱使下,才逼迫自己读书(每年60本以上)、写日记、 记笔记、建素材库。 正是基于对“池水经不住慢瓢舀”这个“算法”的理解和洞察,也正是有了这个“算 法”的加持,才源源不断地,保证我的“写作之池”里永远有水可舀。 算法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脑并非电脑,不能完全“刻录”所有“运行”过的数据。它会忘记,会发生信息衰 减,时间一长,完整性、准确性都会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人类需要书籍这种媒体 来传递思想的底层逻辑。 试想一下,倘若没有古人把思想写成文字,那今天的流传下来的《易经》《论 语》《道德经》将会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的。或许,《道德经》开篇极有可能不 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易经》就只剩54卦,《论语》也许不 是20篇,而只剩18篇,甚至更少了。 这就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是内容生产者的基本“算法”,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就连苏东坡这样天赋极高 之人都感慨“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 僧诗》)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歌,恐怕稍有延迟,那 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苏轼这样的大才子尚且担心记性不 好,会遗忘,遑论普通人了? 日常积累已经成了写作的一种普适经验。我国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平时很 注意积累材料。在晚年,他一面做着教官,一边参加农活,即使在树下休息时他也不 忘写作,想起什么,见到什么或听到什么,立即摘取身边的树叶来书写,回家后贮存 在一种口小腹大的瓦器盅里。这样年复一年,十年中竟积下十几盅。后来,他把盅一 个个打开,取出平时积累的树叶,一张张重新加以修改整理,一共抄录成30卷,这就 是“积时成章”的《辍耕录》。 看过《围城》的人也许还记得,国立三闾大学教授李梅亭就很会积累素材,他制 作了两大箱卡片。小说这样这道: 李梅亭忙打开看里面东西有没有损失,大家替他高兴,也凑着看。箱子内部像口 橱,一只只都是小抽屉,拉开抽屉;里面是排得整齐的白卡片,像图书馆的目录。他 们失声奇怪,梅亭面有得色道:“这是我的随身法宝。只要有它,中国书全烧完了,我 还能照样在中国文学系开课程。”这些卡片照四角号码排列,分姓名题目两种。鸿渐好 奇,拉开一只抽屉,把卡片一拨,只见那张片子天头上红墨水横写着“杜甫”两字,下 面紫墨水写的标题,标题以后,蓝墨水细字的正文。鸿渐觉得梅亭的白眼睛在黑眼镜 里注视着自己的表情,便说:“精细极了!了不得。” 这虽是小说,也代表了钱钟书先生的治学观点。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不一而 足,道理只有一个:随时记录,以免遗忘。如果谁漠视了这个“算法”,谁就会付处代 价。 当然了,当今时代,所谓“笔头”,不代表一定是要用笔写,也不代表要写到笔记 本上。我的理解,信息时代,有序地收藏、存储、复制粘贴电子文本,也算是“动 笔”的范畴。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不能机械地理解。比如,笔者有阅读笔记本,同样也 在电脑中建有电子资料库,手机里也有收藏夹,还通过微信发信息的方式存储观点、 词句。 不管用什么载体,都是方法层面的问题,我认为关键还是“算法”,即要认识到把 东西保存下来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会拼记忆、拼天赋,效果是很难保证的。 算法三:捡到篮里都是菜 有朋友讲,积累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积累,什么东西都要。 这话本身没错,我想说的是,积累不要太“讲究”,随意点好,别太难为自己。 原因有三点:太有针对性了,你会很累,不利于长期坚持,此为其一。其二,素 材有没有用,谁也说不清楚,今天没用,说不准明天就派上大用场。最后,素材就像 煮熟的食物,集中起来,一旦遇到引子就会发酵,进而产生奇妙的反应,这就是“腹有 诗书气自华”的化学逻辑。 我的感受,“算法”越简单越好,只要觉得有意思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存起 来,捡到到篮里就是菜嘛!这些年,我在积累上从不挑剔,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