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调研报告 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正处于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时期,但是长期以来,企业在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定岗定编、干部选 配、教育培养等方面受制于传统模式限制,企业防控风险的能力与发展的要求 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匹配的地方。特别是在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进 程中,新站新线、既有站信息化改造工程等项目呈现逐年增多、交付工期紧、 资金投入密集等特点,腐败问题也随之多发,作案方式大都隐蔽性强,且涉及 项目多、时间跨度长、累积金额大。坚持严的工作主基调,把纪律规矩挺在前 面,加大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监督力度,着力在预防中构建廉政风险控制长 效机制,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坚持问题导向,在案件教训中找准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成因 从近年来查处的信息工程领域的腐败典型案件看,信 息工程领域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 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究其问题及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工程市场特点导致围猎多发 1.垄断地位强。信息化建设工程大多由非运输企业承担,背靠 庞大的资本市场,资源富集、资金密集,信息工程建设项目多、物 资采购频率高,市场化、多元化经营模式拓展延伸迅速,发生“靠路 吃路”、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的廉政风险不断增大。 2.工程利润高。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品买卖交 换过程,施工工艺要求复杂,有的还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属于 技术密集型行业,较传统的粗放型的行业,利润率更为诱人。工程建设涉 及工程招投标、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等多个环节,且大多属重要敏感事项。 3.供需不平衡。信息工程领域项目招标和物资采购大多存在工期短、招标 采购时间仓促、供应商扎堆的特点,在“粥少僧多”的供需紧张矛盾下,不少投标 单位和供应商不得不在招投标过程中施展浑身解术,利用“市场潜规则”进行渗透 拉拢。一些领导干部和专业管理人员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有的利用职务 影响充当了“说客”,有的甘愿鞍前马后充当“马仔”,直到深陷违法犯罪的泥潭。 (二)权力监督和制约缺失导致权力滥用 1.监管模式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种类 日益增多、数量也大幅增加,订单小至几万、十几万,大到几百万、上千 万,且信息工程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也在快速更新迭代中,传统的监管 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其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近年来,随着铁路企业改革发 展的不断深入,机构的重组和变革加快,一定程度上出现管理缺位的现象。 2.管理制度滞后。近年来,针对信息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上海局 集团公司先后出台了《工程建设领域领导人员从业行为准则》《领导干部不得插 手干预工程建设承诺》以及经营管理问责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对违规违纪相关 责任单位和人员划出了职业底线和纪律红线。但实践运用中,这些制度存在三个 缺陷:首先是规定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适用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多变的施工环 境;其次,这些制度往往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缺乏对腐败行为的预防、控制 等具体措施;最后,制度中规定的惩罚机制缺乏约束力,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担心 查处案件会影响到上级对本单位绩效考核,往往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和做法,给违纪人员带来放松的心理。管理制度的缺失严重影响公司化治理,权力 运行得不到有效制衡,重要敏感事项缺乏预警控制机制,从而造成腐败问题多发。 3.廉政风险点隐蔽。信息工程大都是大基建或运输主业更改配套项目,相对 传统工程因其体量规模总体较小,长期以来很难被各方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信息工程大都为基建配套或更新改造附属工程,有的新站新线大都较为偏远,实 时监督难度大且容易缺位;有的施工项目为高精尖的新科技产品,传统的监管 的手段难以触及。从近年来查处的信息系统个别党员管理人员腐败案件可以看 出,此类案件存在隐蔽性强、反复发生、金额较大的特点,且“小官大贪”现象较为 突出。此外,信息工程领域很多项目比传统基建工程复杂,工程估价较为困难,除 非具有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背景,否则很难察觉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廉政风险。 (三)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腐败易发 1.干部培养不到位。一方面,信息工程领域专业性较强,专业管理人员多 为理工科背景出身的技术人才,业绩考核和职务晋升等往往偏重于个人工作业绩 和专业能力的积累,缺乏对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等的学习,不同程度存在“重业 务轻思想、重效益轻管理、重技术轻廉政”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综合人 员大都对信息工程市场外部环境了解甚少,监管能力较弱经验缺乏,加之企业在 培养既懂业务、又会监督的综合性人才队伍方面周期较长,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 长期得不到缓解,管理人员整体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一直存在。 2.干部交流不畅通。受到专业、政策、环境等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干 部交流不畅通的瓶颈难以突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关键管理人员在同一个 单位、同一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更迭迟滞。这不仅造成干部 工作经历单一、综合知识匮乏,还会导致出现利益小团体、经营决策“一言 堂”、一个部门一个人“说了算”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3.用工形式不规范。企业用工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一些铁路企业中,劳务用 工占比倒挂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关键岗位长期由劳务派遣工担任技术骨干。这些 人员由于是非正式职工,在低薪水、高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但对身边的腐败现象 往往唯命是从,而且其工作的稳定性相对正式职工较差,流动性较强,面对金钱诱 惑时,更容易放松思想警惕,造成底线失守,行为失范,最终走上违法违纪道路。 二、加大监督力度,着力在预防中构建廉政风险控制长效机制 (一)以强化廉政教育为基础,从思想上做好防范 1.在教育对象上强调重点。坚持以党员、干部、关键岗位人员为重 点,以典型案例和党纪法规为教材,开展经常性廉政学习教育,引导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增强廉洁守纪的行动自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