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编办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编办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县委编办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来四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两条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和编委决 策部署,严格遵守和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和要求,重塑机构编制管理理念 与服务流程,加快构建具有县域特色、满足发展需求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推 动全县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从服务于全县中心工作、重点任务。 一、2023年度机构编制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确保 机构编制工作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1.固化“第一议题”制度。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进一 步找准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深 刻把握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要认清的大势、服务的大局、担负的重任。继续在 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统筹安排全年“三会一 课”、主题党日以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重要文章、批示指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提 升干部职工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在知行合 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 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结合 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践行“一线工作法”。聚焦县委、县委编委决策部署和中心重点工作,引 导干部职工“走出门”办公,推动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 升,深入经济发展一线部门开展调研,为部门“一对一”提供的机构编制、体制机制 优化提升方案,聚焦党政机构改革后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开展调研,着力理清 部门间职责边界与上下权责关系,围绕机构编制资源服务保障片区一体化和中心镇 高质量发展等课题开展调研,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储备一批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成果。 3.开展“夯基提标年”活动。全面落实归口管理要求,对标“组织口”标准,全 面梳理机构编制工作审核审批、监督检查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短板,进一步提高 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对标“组织口”作风,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规矩 意识、锻炼过硬作风、提升业务本领,努力创建放心满意模范机关,对标“组织 口”意识,树牢“一盘棋”思想,更加自觉地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到党管干部、党管组 织的全流程中谋划,把归口管理的体制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机构编制工作优势。 (二)自觉为保发展提供支撑,持续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经济发展主战场汇聚 4.拿出过硬措施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机构编制资源向经 济发展一线部门倾斜力度,进一步增强重点部位专业工作力量与领导力 量配备,及时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牵引力。搭建“近悦远来”的全 新人才工作平台,设立全县高端人才服务中心,统一负责全县经济社会 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为引进人才提供就业创业“一站 式”服务。积极筹建生猪种业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壮大特色产业优势。 5.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机构职能体系。推动综治中心实体 化实战化运行,整合现有社会治理领域机构编制资源,同步组建县乡两级综合治理 机构,提升全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调整镇乡党政综合办事机 构设置,单独设置乡村振兴办公室,优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村镇建设、农业农村 等职能配置,重新梳理派驻机构主要职责,健全镇乡统一指挥协调机制,推动各类工 作力量协同高效运转。优化县乡两级民族宗教工作力量,发挥合署办公机构设置的 体制优势,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良好局面。 6.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完成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 整,推动资源配置与生源流动相匹配的同时,从“减小超编消化压力、照 顾教师队伍补充、满足学前教育用编需求”三个角度,尽量保障全县教育事 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两自一包”的方式设立潼川第四幼儿园,在农村小 学全面增加学前教育职能职责,补齐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短板。整合闲置资 源,设立县草堂中学、潼川第二小学校陶苑分校、七一小学校凤凰分和凯江 分校,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设立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建立 防返贫监测协作机制,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风险人群的致贫、返贫监测预警。 (三)切实把新理念落到实处,努力 在机构编制资源统筹挖潜增效六个字上做文章 7.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落实“编制应用尽用、需用尽用”的 要求,全面启动招才引智行动,拿出机动编制支持行业主管部门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支持乡镇满编运行,整合闲置编制优先用于面 向高校直聘高层次专业技术类人才,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8.丰富编制资源供给形式。巩固全科医生“县管乡用”和中小学教职 工 “县管校聘”改革成果,进一步探索“落人不落编”的有效形式,建成招 商引资及项目服务、乡村文艺2个人才专项“编制池”,增强岗位吸引力的 同时,按照专业契合度向重点、急需、关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