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3年生态环境工作计划汇编(21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3年度生态环境工作计划汇编(21篇) 目录 1.2023年度XX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计划........................................................................ 3 2.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计划..........................................................................16 3.2023年生态环境工作计划........................................................................................22 4.XX高新区(XX区)2023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36 5.XX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计划............................................................................. 47 6.XX市XX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54 7.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计划.................................................................................63 8.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度普法工作计划......................................................................74 9.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79 10.市教育局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 87 11.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91 12.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工作计划........................................................................ 100 13.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普法工作计划.................................................................108 14.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112 15.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2023年工作计划.................................................................121 16.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2023年工作计划.................................................................127 17.市生态环境局XX县分局2023年度工作计划..........................................................131 18.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2023年度工作计划..........................................................135 19.市生态环境局上党分局2023年度行政检查工作计划........................................... 138 20.县2023年度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工作计划............................................................. 144 21.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157 2023年度XX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按照市、区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部 署,围绕本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第八轮生态 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以监测先行、 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不断完善本区生态环境监测 网络,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为深入打好污染防 治攻坚战、落实“三个治污”与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总要 求、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加快落实《上海市生态环境保 护“十四五”规划》中有关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要 求,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水 平,掌握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 2.完善基于排污许可制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体 系,推进数据智慧应用。增强执法监测指向性,强化排污 单位主体责任,推进测管协同,加大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工 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效能。 3.加大移动源监测力度,持续完善入户监督抽测、机 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监测以及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和加 油站等监督的闭环管理。 4.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监测能力和水 平,重点强化辐射监测能力建设。 5.加快人才与队伍建设,完善带教和轮岗机制,制定 相应的考核办法,提高监测站整体技术水平,加速形成合 理的技术人员梯队,并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三、工作要点 (一)根据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区第八 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要求,开展各 项监测工作 1.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1)继续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做好本区地表水水质自动 监测站建设任务,推进落实前期协调和建设运营保障等工 作。 (2)做好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进一步做好区 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数据审核工作。进一步发挥自动 站监测数据的应急预警作用,做好市考断面及进出水断面 手工监测数据比对工作,配合区河长办开展全区区管及以 上河道、其他河湖以及小微水体的水质监测质量管理。 (3)配合市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监测工作,适时开展本区内的土壤监测工作。做好土壤污 染状况调查和评估监督工作,加强污染源源头防治和风险 管控。 (4)继续开展区域环境质量噪声、功能区噪声、道路 交通噪声监测,做好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审 核工作。 (5)加强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平台上本区监测数据的审 核,在数据出现异常时,初步排查原因后,及时反馈局对 应科室。 2.完善以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建设 (1)继续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和实际排放 量核查工作,贯彻《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办法(试行)》要求。根据本市固定污染源分类监管原 则,对“重点监管对象”、“一般监管对象”及“简易监 管对象”实施差别化的自行监测监督检查要求,并统筹安 排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及实际排放量核查工作与排污许可证 例行检查工作。 (2)强化在线监测监管,提高在线监测数据质量和传 输率,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为管理和执法工作提供更有效 的技术支撑。在督促排污单位定期比对监测的基础上,优 化对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的比对监测抽测,同时将以抽测结 果为依据,延伸开展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运维机构的 检查,多措并举提升在线监测数据质量。在按规定出具超 标数据审核报告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对浓度长期无明显 波动、浓度发生突变等异常数据的审核,严厉打击自动监 测数据造假行为,为执法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线索依据。 (3)突出问题导向,增强执法监测的指向性,持续提 高监管效能。持续完善与执法大队的联动工作机制、按执 法大队需求做好执法监测的同时,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 质量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自行监测检查和在线监测设备 比对监测结果的应用,针对有问题的固定污染源及排口开 展执法监测。根据日常监管的情况和排污单位的自行监测 结果,针对超标概率相对较大、环境风险相对较高的因子 开展监测,探索持续优化日常监测任务的可能性,提升监 管效能。 3.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污染源监测 (1)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执法监测。加强工业涂 装、包装印刷等行业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执法 监测。 (2)完善专项执法监测。加强锅炉、汽修、印刷等专 项执法监测。 (3)加大移动源监测力度。与市级监测力量形成合 力,全面完成在用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用车辆尿 素和OBD入户的监督抽测任务;持续做好油气回收设施环 保监测;做好机动车定期排放检验机构日常检测质量监管 工作;围绕“双随机”和“三监联动”的工作要求,配合 执法大队开展专项检查和“双随机”抽查,进一步建立和 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4)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后监管工作。依据《上 海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对建设 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后,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和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以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执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开展以执法监测为主的监督 管理;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对相关建设项目按一定比例 开展事后执法监测和自主验收监测技术核验。 (5)继续做好对典型辐射污染源的监测,具体方案另 行下发。 4.继续推进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信息化建设 (1)配合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 共用。按照市、区“一网通办”工作要求,完善规范应用 系统建设,带动生态环境监测政务服务改进。 (2)深化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数据应用,提 升监测社会化服务全程监管能力,加强监测活动全流程追 溯、事中事后监管和信息公开及信用评价应用,进一步推 进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运维监管及信用评估。 5.提升环境监测综合能力 (1)推动本区环境监测系统分析能力整体建设,按照 市局部署推进实施新一轮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方案,积 极参与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不断提高全区环境监测系统 的核心竞争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进一步提升生态环 境智慧监测能力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在现有市区两级应急监测联动运行模式下,不断 提升本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按照本区区域经济 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特征,加强本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 测特色能力建设。加强本区应急监测工作常态化管理,保 障环境安全。 (3)以人才选育为核心,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强化 监测技术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 平,充分激励各级专技人才做好“传帮带”,让青年人才 的职业发展规划与监测事业发展高度匹配统一,提升专技 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逐步夯实事业留人的机制建设。 6.加强全行业质量管理 (1)严厉查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持续贯彻落实 《上海市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 案》《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上海市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 案》,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失信风险的社会监测机 构,根据市局布署,开展延伸跟踪检查,依法严肃查处环 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2)继续推进对社会监测机构的监管。加强与区市场 监管局的协作与联动,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 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巩固对社会监测机构的联 合监管机制;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安排和要求,进一步强 化对区域内社会监测机构、承担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委 托用于日常生态环境管理监测服务的社会监测机构的日常 监管,实行统一的标准规范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 确。 (3)根据信用风险等级情况,深化事中事后分级分类 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7.加强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加强环境教育基地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加强基地讲 解员培训,做好各类参观接待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切实 发挥对公众的环保宣传作用。 (二)其他常规性工作 1.执法监测。按照本计划开展监管职责范围内的执法 监测。存在超标现象的,应结合执法大队整改要求,整改 后再次开展监测,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2.应急监测。配合局应急办完成突发环境污染事项的 应急监测工作。 3.信访监测。配合局社区联络科(法制科)和执法大 队开展污染纠纷复核监测,公正、规范做好市民来信、来 访、来电投诉涉及的环境监测工作,切实履行环境监测为 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技术监督的职能。 4.创建项目监测。配合局社区联络科(法制科)、污 染防治科完成本年度各类创建项目的环境监测任务。 5.其他监测。根据市生态环境局和市环境监测中心要 求完成其他监测任务;做好相应质量管控工作;完成局长 室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报告编写和数据报送 规范数据报送与报告编写工作。严格按照市环境监测 中心关于数据报送的有关规定,按时报送各类监测数 据,保证报送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根据局有关要求,按 时报送局管理需要的各类监测报告。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重点编写环境状况报告和各类专题报告,使环境质量分 析成为开展针对性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1.编制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 按照《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 范》(HJ64-2012),组织编制2022年度区生态环境质量报 告书。 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报送 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日常调度。于7月15日、10月15日 和次年1月15日前分别将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监测工作开 展情况按业务条线报送区生态环境局生态建设科和市环境 监测中心。 3.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报送 分别于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和次年1月15日前 报送第一、二、三、四季度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至局生态建 设科。于每月7日前和20日左右报送上月AQI优良 率、PM2.5和PM10等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至局生态建设科。 配合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局生态建设科做好市考河道月度数 据的校核工作,于每月18日左右报送市考断面、进出水断 面、三年行动计划断面及信息公开断面监测数据至局生态 建设科。 4.污染源监测数据 (1)所有污染源监测报告,按季度于下季度初报送至 局各对应科室。 (2)上半年度监测任务于6月底前完成现场采样工 作;下半年度及全年监测任务于12月底前完成现场采样工 作。 (3)对污染源监测超标和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异常 的,须于出具监测报告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局污染防治 科和执法大队。 (4)在按污染源监测频次开展监测时,由于企业停产 等原因无法按计划进行监测的,应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到 局污染防治科。 (5)根据管理和执法工作需要,配合局污染防治科和 执法大队开展专项性、临时性污染源监测。 5.其他 如因受到不可抗力影响,无法如期完成年度监测任务 的,按照市、区生态环境局和市环境监测中心安排执行。 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计划 为规范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人员的执法行 为,提高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严厉打击环境违 法行为,着力改善我县环境质量,保障群众身心健康。根 据上级相关要求,现结合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工 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 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生 态优县战略。以“碧水、蓝天、净土”为目标,解决实际 环境问题为导向,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和深度,以落实 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突破口,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 查,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持续 推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夯实环境执法 基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工作安排 根据监管企业数量、类别、行业特点制定监管执法正 面清单,统筹合理安排执法片区、执法类别,实施分类、 分片监督检查。根据“双随机”和阶段性工作要求,创新 监管方式方法,采取日常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线上和 线下检查相结合,做到一方面执法检查无盲区,一方面不 给企业找麻烦。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排污企业(单位)检查。主要包括排污企 业生产情况,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情况,无组织排放源防治 措施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停运、拆除、闲置、关闭、故障 申报情况。 (二)继续高度重视督办问题整改落实工作。进一步 加大对转办问题的整改落实及销号,对国家省市等各上级 帮扶督察组反馈问题,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及时完成整 改,并对类似问题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同 时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规范要求,确保督办的各类问题整 改到位。 (三)开展建设项目现场执法检查。对全县新建、续 建、改扩建项目检查,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 时”制度执行情况;是否按环评及批复要求实施污染防治 以及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项目工地是否采取抑尘、降 尘、围挡低噪声作业;建成项目是否按要求实施验收。 (四)持续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整治。积极 协调相关部门,严查严打“散乱污”企业,加强日常监督 检查和“回头看”相结合,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 处,巩固以往“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严防新的“散乱 污”企业产生。 (五)开展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联合相 关部门,开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 对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置、存放、转运危险 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检查,保持环境执法高 压态势,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六)开展生态和农村环境执法检查。我县确定大京 饮用水源地、申村水库饮用水备用水源地、浊漳河南源等 为生态敏感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企业,浊漳河、 岚河、丹河上游沿岸排污口等进行检查,协同相关执法部 门开展,联合执法,保证一股清水注入黄河、海河。 (七)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一是积极做好上报各类环 境应急报表;二是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三是 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防范工作,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 查治理制度;四是健全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加强企业 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督促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开展应 急演练。 (八)加强环保举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12369”举 报平台作用。严查群众环境举报,对群众反映的或上级交 办的环境信访投诉要及时受理、及时查处、做好反馈,妥 善处理矛盾纠纷,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违法 行为。 (九)做好其他执法检查工作。结合上级工作安排部 署和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扎实做好“环境安全隐患排 查”、“工地扬尘治理执法行动”、“百日攻坚”“利剑 斩污”等环境监管执法检查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部署检查。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工作 任务要求,结合辖区内执法工作实际,根据企业类别和名 单,认真开展辖区内环境执法工作,统筹安排检查时 间,配备必要人员,进行全方位查处,切实提升执法检查 质量,确保环境执法有效到位。 (二)强化执法措施。确保检查企业的全覆盖,不留 死角;继续推行分类处置措施,对各种督查及自查出的违 法违规企业实行分类处置;实行痕迹管理,对违法违规企 业视情节轻重,将违法事项记录在案,督促整改;实行案 件移送通报制,将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构成犯罪的及时 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引导企业自律,突出事前提醒、事中整改、事 后督查。引导企业自觉执行环评规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 法规,规范执行环保制度,主动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及时 加以整改。 (四) 严格遵守执法纪律。执法人员要自觉遵守中央八 项规定精神和生态环境部“六条禁令”相关规定要求,执 法过程中要透明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杜绝群众身 边腐败行为发生,切实把各项执法检查任务落到实处。 2023年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2023年,是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关键之年,是建设高 水平网络大城市的攻坚之年,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高标准做好亚运环 境质量保障,扎实推进“1630”工作体系,为高水平推进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率先走 出生态塑韵城市发展之路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环境 保障。 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为:持续深化国家生态 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 践创新基地创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全市PM2.5平均浓度 控制在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 上,全省排位保持稳定;全市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类占 比和功能区达标率实现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达标 率100%,全力夺取治水“大禹鼎”;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 设,全面“升星创星”,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省下达 目标,危废填埋占比达到25%;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 到85%及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 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省下达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生态 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不发生较大 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一)围绕生态示范创建,奋力推进山水和谐的现代 化 1.不断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开展“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和两年行动计划落细落实,督促指导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创建,推进省环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新昌实践研究 基地建设,谋划打造全域生态文明建设风景线,充分展示 绍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2.统筹推进美丽绍兴建设。全面落实2023年度美丽绍 兴建设各项任务。完善生物多样性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全 市面上开展生物物种资源本底调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建设柯桥区会稽山千年香榧林、诸暨 市弟兄农庄等更多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全面落实生态环境 领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山海 协作和市域内联防联控,打造共同富裕绍兴实践案例。 3.推动“无废城市”升星创星。不断深化全域“无废城 市”建设,创新打造“无废亚运”全省“无废之窗”。大力开 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每个区、县(市)创建“无废城市 细胞”100个以上。重点开展“无废乡镇”“无废乡村(社 区)”建设,完成各区、县(市)辖区内20%的乡镇(街 道)和5%的乡村(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其他类型“无 废城市细胞”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无废学院”作用。市本 级、上虞区、新昌县全面争取升级加星,其余4个区、 县(市)力争成功创建三星级“无废城市”,持续擦亮“无废 城市”金名片。 4.加大生态环境宣传力度。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活动,拓展石化、电力等新领域,推进公众开放常态化。 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力度,拓展日常宣传覆盖面,开 展“世界环境日”和“浙江生态日”主题宣教活动,做好官方 微博、微信、抖音的编制发布,营造共建共享氛围。统筹 做好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公益宣传等工作,持续提升生 态环境质量公众知晓度、满意度。 (二)围绕环境质量改善,奋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的 现代化 1.打好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战。巩固深化“一点一策”精 细管控,围绕核心区、严控区、防控区开展分类管理,加 强站点微环境管控,实施“白手套”评比,筑牢考核防线。聚 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大气污染防治,开 展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进一步完善日常巡查、定期督查 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巡查制度,坚持每日会商研判,确保 问题全闭环处置,全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污染天 气消除攻坚战。推进工业废气深度治理,加强工业企 业AB级绩效评级,持续开展纺织后整理、塑料包装、钢结 构、机械设备、印刷包装等产业集群整治,按照“应代尽 代”要求推进一批VOCs源头替代工程,基本完成低温等离 子、光催化、光氧化等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推行涂装 行业“干式过滤+颗粒活性炭吸附+集中再生”治理方式,建 立以政府为主导、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活性炭回收、集中处 置再生的管理体系。加快老旧非道机械淘汰和清洁化改 造,淘汰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的叉车1500台。常态化开展 柴油货车路查路检联合执法行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 查、加油站油气回收专项检查。深化非道“电子围栏”监 管,加强对非道机械监管力度,严查闯禁机械。 2.持续深化治水成果。全面实施不稳定达标断面“一 点一策”综合治理,开展水质断面三色预警,谋划落实蓝藻 防控,充分利用好曹娥江浦阳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生态健 康评价成果。全面落实《绍兴市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生物 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2—2025年)》,系统开展江 河、湖泊、湿地等水体水生植被恢复,重建水生物群落。 持续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 地保护,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和美丽海湾建设,实 施4条主要入海河流和浦阳江相关断面总氮、总磷浓度控 制,组织开展总氮溯源研究。高标准推进“幸福河湖试点 县”建设,制定实施《2023年度绍兴市“五水共治”(河湖长 制)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河湖长制”提档升级,推动“河 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效、有能”转变。 3.统筹推进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和重金属污染防 治。切实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着力推进乡村 生态振兴,深入推进重金属治理减排,确保重点建设用地 安全利用率考核达标,地下水环境质量区域和污染风险监 控点位保持稳定。针对袍江等重点区块重点行业企业腾退 项目,加强危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全过程管控,严 守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红线。进一步强化土壤污染重点企业 监管,继续开展重点园区和“两场”地下水污染排查整 治,切实抓好地下水国考点位日常监测和水质巩固提升。 协助做好地下水省控、市控点位调整布设,启动地下水环 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建设。 4.纵深推进“清废”攻坚行动。启动一批、建成一批、 提升一批废盐、飞灰、废活性炭等重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项目,推动危险废物“趋零填埋”落地见效。强化物联感知 水平,进一步扩大浙固码赋码范围,进一步提升电子台 账、电子联单覆盖率,强化危险废物风险防控能力。开展 新污染物行业企业摸排,建立全市新污染物管控清单和全 流程管控方案,打造省级示范,争创国家试点。 (三)围绕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减污降碳 绿色发展的现代化 1.突出减污降碳协同提质增效。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 效指数研究,深化推广上虞区省级试点工作。分解落实主 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做好2023年度减排量核算工作。开 展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企业碳报告报送工作,实现市级核 查工作全覆盖,督促发电行业等重点排放单位做好配额清 缴履约工作。持续推进低(零)碳试点示范建设,累计创 建省级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10个以上,省级 低(零)碳村(社区)试点100个以上。构建减污降碳保安 增效协同体系,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园区智治平台。 2.优化助企服务。强化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评估成果应用,开展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力指数 研究。出台《绍兴市进一步推进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及11项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十百千”、“助企纾 困”等暖心活动,在环评规划编制阶段提前介入重大产业项 目,及时沟通协调项目审批、排污指标等问题,保障重大 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3.推进环评和排污权改革。严格运用“三线一单”和规 划环评成果引领项目准入,开展“三线一单”年度评估和调 整,加快项目环评审批速度,促进项目精准落地,实现三 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位一体。探索实施建设项 目分类管理目录与排污许可分类管理目录有效衔接,推进 小微园区打捆审批制度有效落地。继续开展环评、排污许 可证质量抽查复核,分类处置“两高”项目,推进排污许可 证“双百”和提质增效任务顺利完成。启动市级层面排污权有 偿使用和交易政策制度修订工作,探索排污权跨区域交易 和租赁制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四)围绕生态环境安全,奋力推进问题主动发现的 现代化 1.坚定不移推动督察整改落实。聚焦督察反馈问 题,持续发力,积极做好省委2023年生态环保专项督察迎 检工作,推动整改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信访督 导,建立健全定期汇报、督查督办、验收销号等制度。进 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结合环保“e企管”分类赋 码手段对红码等重点企业进行强化巡查,组建企业环保 员,环境网格员、环保志愿者组织,加强对各类问题风险 的预判、预警,系统提升全量问题发现能力。 2.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执 法行动,围绕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重点因子,臭氧 污染等重要时段,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的 执法力度,深化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交叉检查,推进行政处 罚案件质量核查,实现区域、时间、企业、问题、措 施“五精准”,切实查处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加强环境执法 与刑事司法衔接,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重大案件进行联合督 办,对涉危险废物跨境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查重处。 3.维护区域环境安全。聚焦“一案一池一阀”“一废一品 一库”等环境应急管理和危废贮存处置重点环节,开展企业 隐患摸排治理,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畅通信访 投诉渠道,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 音”。持续实施放射性废物“清零”、废旧金属熔炼企业辐射 安全排查、“助企帮扶、除险保安”三大专项行动,建立市、 县、企三级辐射预警机制,推进全市四、五类放射源在线 监控系统全覆盖,防范放射源失控风险,提升辐射环境安 全水平。 (五)围绕数字化改革,奋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现 代化 1.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强化数字政府“生 态保护”跑道牵头抓总职责,构建一体推进、高效协同、综 合集成的工作格局。深化“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推广应 用,迭代升级开展“无废大脑”建设,完成第二批“一地创 新、全省共享”应用场景开发,创新设计固废交易撮合、新 污染物、尾矿库管理等特色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浙里蓝 天”数字化应用,全域推广热点网格、电子围栏、扬尘在 线、秸秆禁烧、用电监控、LDAR检测等功能模块,提升实 战实效水平。不断深化找寻查挖在线平台,谋划建设生态 文明示范创建数字化应用,全面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数 智平台,推动数字化工作向各领域延伸推广,不断形成实 践成果。 2.强化科技监管能力。开展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标 准化升级改造,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自动标记与电子 督办,完成重点单位自动监控设施新建任务,按时保质完 成自动监控系统的安装联网。深入开展水、气、声、土和 辐射等要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及时编制各类环境质量 周(月)报。运用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手段对重点区域 开展动态巡查,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过程智能监控系统,提 升精准执法能力。 3.深化法治建设和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推 进法治建设清单化管理,强化补短板工作,深入开展普法 与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生态环境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行 政复议诉讼案件“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扩面实施环境污染 责任保险制度试点,完善企业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推进生 态环境案件违法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一案双查”,研究制定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公益诉讼的衔接机制,不断丰富“绍兴 模式”“绍兴案例”。 (六)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奋力推进生态环境队伍建 设的现代化 1.加强政治建设。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神,持续深入开展各类学习教育,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 践的能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维护”,拥护“两个确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 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全系统落 到实处。积极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大运河审计等巡视、巡 察、审计工作,做到积极主动、周密稳妥、有力有效。 2.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 革,推动任务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坚持实干实绩选 好人用好人,加强对各分局领导班子的管理,提高生态环 境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加大干 部培养交流和业务培训力度,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和监测队 伍建设,开展执法技能比武,对各区、县(市)监测站开 展分层、分级技术帮扶,完善容错免责制度和容错裁定机 制,推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双向良性互 动。 3.严肃执纪问责。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 神,加强明查暗访,强化通报曝光,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 金、违规吃喝等问题,深入开展通报典型案例、观看警示 片、现场廉政教育等活动,深入开展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 理,持续提升党员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和底线意识,做到 露头就打、反复敲打,积极配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工作,持 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打造积极向上、 清风正气的生态环境铁军队伍。 XX高新区(XX区)2023年 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坚决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以 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 量变到质变的进程,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 境治理,达成“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愿景,制定 本计划。 一、2023年度工作目标 (一)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1. 饮用水源地 锡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2. 国省考断面 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要求,地 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 到75%,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3%。 3.水功能区 全区水功能区达标率指标达到国家和省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考核目标要求。 (二)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2023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四项 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市下达年度目标要求。 (三)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目标 到2023年底,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9.8%的目 标(与经开同一核算单元)。 二、主要任务 (一)持续强化工业污染防治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严格环境准入政策,落实产 业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依规、持续深入推进落后产能关停 退出,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规范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落实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 质处理工作推进方案,推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 集、分质处理。按省定时间要求,对纳入城镇排水主管部 门监管范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生产废水纳管接入城镇污 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企业开展调查评估。提升工业废水集 中处理能力,开工建设新城水处理二厂扩建项目等工业污 水集中处理设施。 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加快建设配套工业污水集 中(预)处理设施,持续排查整治污水管网破损混接等问 题,加强园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加强重点企业环境应急 基础设施建设,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探索新污染物风险管控。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环境风 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探索开展新污染物健 康风险评估。落实涉水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加强产 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加强抗生素类药品、农 药使用监管。 加强磷污染综合管控。开展全区重点行业涉磷企业排 查整治工作,到2023年底完成全区重点行业涉磷企业排查 整治任务。 开展涉氟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涉氟企业全面排 查,建立涉氟企业档案库,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开展分类 整治。加强涉氟监管区域和重点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 (二)有效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继续开展城镇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完成2022年度水污 染物平衡核算工作。 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继续推进梅村厂、 硕放厂等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提标工程。重点整治商 业综合体和农贸市场、餐饮、排挡等“小散乱”排水、住 宅小区阳台、庭院排水以及公共建筑和企事业单位排水。 加强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之间的管网 联通建设和智能调度。 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建成区 返黑返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整治。严格落实黑臭水体整治方 案,定期开展水质监督检测,强化河道巡查管养、河岸绿 化保洁、河流补水活水、设施运维管护等工作,坚持“水 岸同治”,推动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消除。 推进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组织对现有城 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开展排查,差别化推进新一轮污 水处理厂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三)深入开展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 控制水产养殖污染。全面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因 地制宜开展养殖池塘标准化、生态化改造。 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 造试点项目。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 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鼓励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秸 秆机械化深耕还田和离田收储,大力推进直播稻转机插 秧,到2023年底,国考断面和饮用水源地等水敏感区域率 先完成直播稻转机插秧。 (四)强化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监管 推进船舶水污染物整治。严格要求船舶营运产生的污 水、残油(油泥)、生活污水、化学品洗舱水、压舱水等 依法合规分类储存、排放或转移处置。规范船舶含油污 水、残油(油泥)等水污染物转移联合监管。强化运河等 水上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防范,严厉打击化学品非法 水上运输及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非法排放行为。严厉 打击违规从事泥浆水上运输行为及泥浆运输船偷排漏排行 为。 推动港口码头整治工作。落实港口码头环境保护长效 监管方案,巩固内河码头整治成效,确保辖区港口企业按 照环保要求进一步完善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并规范有效运 行,确保生产生活污水依法依规收集处置。 (五)保障重点水域稳步提升 全面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定期对水源地保护区 内可能影响水源环境安全的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垃圾等风 险源进行排查整治。巩固水源地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农业 面源污水排放等整治成果,开展“回头看”。 持续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高质量实现“两保两 提”目标。继续开展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治理,巩固2条 主要入湖河流一、二级支流支浜全面消除劣Ⅴ类成效。科 学实施太湖XX水域生态清淤工程,削减湖体内源负荷。组 织做好2023年太湖安全度夏,加强蓝藻打捞处置、巡查巡 测等工作,确保实现连续十六年太湖安全度夏。 加速推进“两河”整治提升“一号工程”。推进京杭 大运河(XX段)港口码头整治,优化旺庄、新安、硕放 等3个作业区,整合提升现状码头,加快形成现代化港口码 头布局。持续提升运河沿线支流支浜水环境,28条主要支 浜全部实现消除劣V类。 深化实施美丽幸福河湖行动。在2020—2023年美丽河 湖三年行动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提质扩面,深化推进美 丽幸福河湖行动。开展新一轮河道疏浚,大幅消减河道底 泥污染,提升河网水环境容量。抓好圩区闸站管理,切实 防范常闭泵闸汛期开启后圩内水体对考核断面的影响。 (六)开展水生态环境修复 开展河湖生态缓冲带划定和修复。优先在太湖及主要 入湖支流、京杭大运河等区域,因地制宜地划定一定宽度 的缓冲区域。 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充分利用自然降解和恢复 能力,培育建设生态净化型、生态涵养型、生态修复型和 生态保护型安全缓冲区。 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严格执行禁渔期、禁渔 区等制度,严格执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要求,配 合做好太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管理。科学规 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督促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减缓 涉渔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生境影响。 (七)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实施用水 全过程监管,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工业、城乡、农 业节水,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示范,持续推 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加 强农业用水终端管理;推进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持 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试点工作。合理规划再生水设施 建设布局,统筹再生水生产、调配、利用等。加强尾水资 源化利用,优先用于企业和园区内部工业循环用水,或生 态补水、景观绿化和市政杂用。到2023年底,全区城市污 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5%以上。 保障河湖生态水位。研究制定河湖生态水位保障实施 方案。优化水资源配置,科学制定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 划,持续做好调水期间水质保障工作。科学调度水资 源,针对京杭大运河、伯渎港、走马塘等设有重点国省考 断面的水体,协调上下游,加强调水管理。开展河湖沟渠 水系联通,逐步打通断头浜、地下河,恢复河湖生态功 能。 (八)促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积极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 建设。到2023年底,至少建成1条XX市美丽河湖。 强化排污口规范管理。落实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 法,规范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落实分级审批权限 和审批流程。巩固长江、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成 效,启动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到2023年底,完成国 省考断面所在河道一级支浜排污口排查和20%整治任务。 提升监测监控预警能力。开展全区水功能区常态化监 测。强化汛期过程中污染强度监测、分析与预警。全面提 升监测监控预警能力,积极推进重点园区、限值限量园区 及企业的水环境常规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网络建 设,实现对水质的实施监控和及时预警。 推进水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环境风险 调查评估和隐患排查,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加快推进 涉危涉重等工业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和重点河 流应急防范体系建设。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突发生态环境 事件联防联控机制,配合建立完善市内重点区域跨界水体 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推进医疗机构污水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机构 污水处理能力、环境监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快构 建设施完备、管理规范、运行有效的医疗机构污水治理体 系。到2023年底前,全区按规定应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的医疗机构完成建设改造任务。 四、重点工程项目 2023年,组织实施污染减排、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 保护修复、能力建设等4大类21个重点工程。共计投 资3.25亿元。 XX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第八轮生态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年。XX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入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坚决执行中央、 市、区决策部署,坚持“抓环保、促发展、惠民生、保安 全”工作主线,以“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工 作作风,扎实做好本区2023年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努力以 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改善区域环境质 量,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一、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警示片整改工作 持续做好中央、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警示片及 市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常态固守,督促各责任单位持 续做好跟踪落实,确保督察整改标本兼治、长效长治。积 极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 二、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切实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第八轮生态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XX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迈向建设美丽XX新征程的实施意见》,聚焦重点,突 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质 量。 (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持续推进扬尘污染防 治工作。积极履行区扬尘办的相关职能,总结梳理2022年 度扬尘防治工作,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及周边的工地和道路 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对架空线、桃浦智创城的扬尘污 染进行监管,继续联合区建管委和相关街镇,开展重点工 地联合执法工作。二是进一步做好VOCs整治工作。持续推 进新一轮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对印 刷、汽修、加油站、实验室、餐饮业等涉VOCs行业的大气 污染治理规范化工作。针对已完成VOC2.0治理减排量核算 的单位组织开展核查评估和验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 专项资金扶持。探索固定源环境监管新模式,继续推 进VOCs简易治理设施两级监管巡查和在线监测推广试点等 精细化管理工作。三是深入推进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推进 商业广场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工作,推进高效油烟净化器在 线监控系统的安装。全面完成30套餐饮油烟的在线监控安 装,提升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深入开 展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会同市监测中心、XX大学专家开展 课题研究,分析XX区臭氧污染特征、成因并提出对策,提 高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左 右,PM2.5年均浓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持续做好地表水监测和 跟踪预警。对全区56条区管及以上河道、35条其他河湖开 展水质监测及数据分析汇总。跟踪水质变化,做好采样协 调等工作,针对水质欠佳的断面出具预警单,督促相关河 道监管部门及时查找原因,确保全年全区市考断面达到或 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不小于70%。二是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相 关工作。全面完成本区区管及以上河道溯源工作,完成其 他河湖及小微水体排查溯源工作,制定本区入河排污口问 题清单及整改方案,基本完成全区整治任务。完善XX市入 河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建立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机 制。 (三)土壤污染治理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 风险防控。会同区规划部门持续做好土壤污染调查、风险 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 估报告评审工作;完成每季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核 算;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初步调查监督检查。二是加强 土壤污染修复过程监管。做好土壤修复施工开工前现场踏 勘、6个关键部位视频安装及开工前报备审核和监管等。加 强对区域重点地块和中央资金使用项目跟踪推进。三是强 化土壤污染执法监管。完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定时召开 本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例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打造日 常监督管理体系。 (四)固体废物管理方面。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 理水平,制定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检查计划和工 作方案,继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和整治,加强 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加强产废单位委托处置合同 签订和备案的监督管理,提高按时备案率。进一步规范小 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工作。推进实施“无废城 市”建设工作。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 三、持续推进双碳工作,推进低碳示范创建 一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国家和市关于双碳 工作部署,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摸清区域温室气体的 主要排放源,完成本区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工 作,为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提供扎实基础。二是推进低碳创 建工作。根据本区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创建名 单,指导创建单位落实创建期创建工作,并定对创建区域 相关指标数据进行评价,确保创建稳步推进。 四、继续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健全“一证式”监管体 系 一是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及一网通办服务。积极配合落 实区各项审改举措,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让服务对象有 更高的获得感。坚持跨前服务,做好研发服务、生命健康 产业等区重点项目服务工作。二是做好排污许可证相关工 作。确保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按时提交率100%,持续提高持 证单位年度执行报告质量。做好排污许可证后常态化管理 工作,推进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三监 联动”工作机制。协助市局加快推进本市固定污染源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提升日常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强 化区内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五、继续加强环境执法和监测,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一是持续强化环境执法力度。继续做好环境监管“双 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 污染、固废、辐射等各项专项检查,增强环境执法震慑 力。组织环境执法人员、重点单位相关人员开展行政执 法、应急演练、技能培训等各类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提 高环境应急能力。做好区内企业单位帮扶指导。二是做好 环境质量监测。定期组织实施各类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 监督监测,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开展应急预 案报备,做好应急减排及分级管控措施,保障秋冬季等重 点时期大气质量。 六、全力解决群众诉求,加强生态环境科普宣传 一是做好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做好信访、12345市民服 务热线、“夏令热线”等调处工作,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 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做好各项生态环境舆情、大 调研、人大政协意见提案的答复工作,提升主动解决环境 问题的能力,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成效。二 是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宣教活动。重点做好2023年度六五环 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等生态环境宣教活动,组织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扩大宣教活动受 众面。巩固政务新媒体宣传阵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 导生态价值理念。 XX市XX区生态环境局 2023年3月15日 XX市XX生态环境局2023年 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机关干 部职工良好形象,不断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精神文明建设水 平,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 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紧扣二十大这条主线,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 设,坚持从严治党,依法行政,增强单位凝聚力、向心 力,发扬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切实转变工作 作风,在机关形成风清气正、政令畅通、和谐稳定、干事 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幸福新XX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和强大精神动力。 二、创建目标 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务实进取,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 际、扎实有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普法教育深入人 心,工作生活环境整洁优美,广大干部精神饱满、奋发向 上,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强,工作效率高、工作业绩好,精 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达到市级文明单位标准。 三、主要任务 (1)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扎实开 展党组集中理论学习活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重视精神 文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团 结协作,作风优良,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2)增强文明创建意识。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条 例》及考评实施细则等创建知识,教育全体干部从讲党 性、重品行树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的 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不 断增强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标准推进 创建工作。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干部的理论和业务 学,建立定期业务培训制度,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 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 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职业道德、社会公 德、家庭美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 的道德修养,形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忠于职守、勤奋 敬业、争创先进、积极进取的风气。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制,模范遵守党纪党规和有关廉洁自律的各 项规定。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各项制 度和规定对照、检查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 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堤坝,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 力,促进机关廉政建设。 (5)加强遵纪守法教育。进行经常性的民主法制教 育,建立规范的工作纪律和公共秩序。无重大刑事案件、 重大事故、严重违纪案件,杜绝各种不良现象。 (6)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按照“对党忠诚、甘为人梯 公道正派、一身正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严 格机关管理,严格工作纪律,公开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 率、真心实意为社会各界服务 (7)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加强机关文化设施建设,广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 式,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8)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保持良好的室内外环 境卫生,达到清洁优化、绿化、美化。积极组织开展志愿 服务活动,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三送”志愿服 务行动。 (9)构建文明和谐单位。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工作部署和要求,引导干部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营造和谐文化,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干部普遍关心的实际 问题和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积极推进 和谐单位建设。 四、创建措施 1、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每月组织一次学习。要 合工作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切实转变作风。领导干部每 年至少写出1-2篇有深度、有理论、有见解的心得体会或调 研报告,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2、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建立定期业务培训制 度,认真学习就业工作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 质和业务能力。 3、坚持不懈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服务提升年”活 动,制定切实可行的便民措施,科学设置工作流程,不断 创新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 4、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按照文明单位标准,逐步建立 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各项公开办事制度 等,规范创建工作。 5、开展各类文体公益活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 活,组织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等活动,开展扶贫结对帮 扶、扶贫救助献爱心等活动,促进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努 力提高我局的文明程度和创建水平。设立“环保设施公众 开放日”公益活动,鼓励社会公众走进实验室,更深入了 解环保设施处理工艺。结合“六·五环境日”开展公益活 动,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走进 社区街道开展线下宣讲,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普法教育。要以学习《公民道 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徳、家庭美德为重 点,深入开展“道德规范进家庭”、“道德规范我承诺我 先行”等活动。通过举办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法律 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局全 体干部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的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和治安防范,防止发生盗窃、火灾事件,杜绝各类刑 事和治安案件的发生。 7、完善硬件建设。改善办公条件,购置图书资料、建 立阅览室等。搞好办公室的美化绿化,搞好办公区环境卫 生的检查和管理工作,确保环境卫生整洁,室内花草摆放 有序确保“绿化”、“亮化”和“美化”。 五、步骤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3月20日一4月24日)。召开市级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要组织 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有关文 件,加强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能力建设。积极主动参与精 神文明创建工作,明确创建目标,提高对创建工作重要性 和必要性的认识,掀起文明单位创建的高潮。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4月25日一10月31日)。按照市 级文明单位考核标准,坚持硬件、软件一齐抓。认真抓好 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加强综合治 理、环境卫生治理,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全面推动市级文 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创 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査,对不足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意 见,确保创建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三阶段:争创达标阶段(11月1日一12月31日)。创建活 动办公室要根据全年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对前段工作 进行总结,并对照考核标准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向 文明委提出申报请示,并做好验收的一切准备工作。全体 干部要全力以赴,以最优异的成果、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 考核。 六、创建要求 1、建立“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全 力抓”的创建工作机制。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 用,积极投入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加强督导和 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创建措施落到实处。 2、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整个创建活动的督促 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要坚持把创建 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把文明创建与各类评先、表彰活动结 合起来,实行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建积极 性,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 氛围。 3、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办公室要充分利用“信 息”“简报”等不同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 度。加强同各新闻媒体、同县文明办的工作联系,争得上 级有关部门对我局创建工作的支持和具体指导,推动我局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第八轮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 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以美丽XX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 心,以精细化治理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 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全面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提供有力支撑。 一、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加快完成大气网格化、精 细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体系试 点,以精准监测、预警实现精准治理。启动第三轮清洁空 气行动计划,聚焦工地、餐饮、汽修、加油站、机动车及 非道等重点领域,加大问题发现处置力度。深入推 进VOCs污染防治,推动臭氧和颗粒物污染协同治理,力争 本区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提升。加强噪声管理,持续 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法宣贯培训,开展夜间施工办理和绿色 护考等工作。 加强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 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和溯源,制定区加强入河排 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加强 河道日常巡查,开展涉水问题专项执法。推进医疗机构自 动在线监控安装使用管理,对新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的6家医 疗机构加强监管,确保流量数据有效传输率稳定。跟踪分 析考核断面水质,做好数据动态分析和趋势预警,科学研 判水质达标情况。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巩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 率100%的工作成效,落实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 与区土储中心沟通频次,及时掌握信息,倒排工作周 期,确保土地安全高效流转。逐步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 设”模式试点,缓解修复周期与开发时序矛盾,促进土壤资 源化利用。进一步完善XX区环保监管与土地储备联合机制 规划研究。 二、凸显亮点特色,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健全“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加大“无废城市”建设工 作领导小组统筹协同力度,明确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落 实部门责任。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制度,定期跟踪推 进进度,分析存在问题,督促指导进程滞后项目,确保中 期评估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持续推进“无废城市”数据平 台建设,拓展管理应用场景,推动部门间固体废物管理信 息共享,提升“无废城市”治理效能。 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监管。按照危险废物、医疗废物、 一般工业固废、新污染物四个管理门类,建立健全分级分 类管理制度。提高辖区内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 平,探索一般工业固废纳入“两网融合+”实施路径。探索建 立中小型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平台,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 境管理评估。推进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最后一公 里”全覆盖项目,力争年内率先在全市实现小微医废产生单 位全覆盖。 加快培育“无废”文化。持续推进绿色商场、绿色餐厅、 绿色菜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生态城区等创建与 申报。按照全市制定的“无废细胞”建设指标和评价标准,高 质量打造欧莱雅集团、嘉里中心等“无废细胞”样板。选取典 型企业试点,开展咖啡企业牛奶包装盒集中回收行动。主 动协调宝山邮政局,加快推进绿色快递包装建设。加大“无 废城市”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培育“无废文 化”氛围。 三、着眼精准精细,加快现代化环境治理 建立固定污染源全域纳管体系。依托环保数字化转型 升级,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固定污染源全域纳管工作,从固 定污染源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着手,在确定固定污染源基 本信息库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数据治理+人工现场核查”方 式动态更新,构建全区统一的固定污染源信息库,为监管 全覆盖和分类分级综合监管打牢基础,推动构建区域一体 化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平台。 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在固定污染源全域纳管的 基础上,逐步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 体系,探索优化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 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和环评、监 测、执法等相关制度的衔接联动机制,整合建设项目事中 事后与排污许可证后监管联动,推进“一证式”监管,实 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逐步完善排污登记类企业、告知 承诺制和登记备案类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加大联动力度。做细做实监管、监测、执法“三监联 动”工作机制,深化“绿盾通”应用,扩展联动场景,规范联 动流程,形成常态化的联络沟通模式。深入开展部门、街 镇“条块结合、联勤联动”工作,进一步增强街镇的指导与配 合,牵头制定街镇生态环境工作手册,明确常见生态问题 发现清单和操作指南,提升街镇对非专业性区域领域环境 问题的发现和处置能力。持续推进联动工作,结合“绿盾 通”应用中的双向商请功能,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及时反馈 处置问题,实现行业精细化管理。 深化低碳示范创建。全面建立本区温室气体清单并逐 年更新,为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梳理重点用能单 位,鼓励符合要求的单位参与碳排放交易。继续积极推进 各类低碳示范创建,确保石门二路街道、永和二村 在2024年前完成低碳社区的创建,市北高新园区完成低碳 发展实践区的中期评估。积极开展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二 批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培育具有突出亮点和特色的实践案 例。协调推进彭浦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建设,打造绿色发展转型样板。 四、坚持系统治理,夯实专业支撑保障基础 强化全区统筹协调。推进区生态环保“十四五”规划,开 展规划中期评估,全面完成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 目标任务。深化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和市生态 环境警示片等问题整改,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 护督察等迎检准备。压实《XX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 单》,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部门、街镇环保工作责任。细化 考核评分细则,按照区统一部署做好生态文明工作目标考 核。 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大练 兵,积极开展实战竞技比武,不断提升队伍执法能力和水 平。对照《上海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履职评估办 法(试行)》,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执法机制,加大执法 力度,强化自身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执法监管能力和水 平。加快推进执法大队规范化建设,加大软硬件投入,力 争2023年年底规范化达标。完善执法事项目录、行政处罚 自由裁量基准,突出依法治污,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执 法责任。 强化环境监测支撑。积极探索建设特色监测站,以大 气网格化预警监测体系和碳监测能力为特色方向,为区域 大气污染治理、区域联防联控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技 术支持,打造环境监测技术高地。加强创新示范,开展重 点时段、特征时段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分析、XX国媒中心碳 点位风场测试研究等课题研究。深化技术骨干培养方 案,拓展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渠道,加快培育环境监测复合 型人才,构筑人才培养高地。 五、围绕服务大局,认真落实环保各项工作 优化服务效能。围绕“放管服”改革、“两张网”建设要 求,推进完成“一网通办”目标任务,持续提高政务服务体验 度和满意度。严格把好“三线一单”等环境准入关口,认真做 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落实分类审批、简化 审批的要求,推进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提前服 务、跨前指导,做好市区重大项目行政审批和备案工 作,助力市区重大项目落地。分解压实责任,落实好服务 企业和投资促进工作。 严格环保法治建设。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把好法制审核关,不断规范生态 环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有效落实生态环境损 害赔偿常态化工作机制。继续做好热线信访调处工作,不 断提升实际解决率及群众满意度。坚持严格执法与监督帮 扶并重,充分运用非现场检查等方式,依托第三方辅助监 管有效发现问题,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推进“八 五”普法,积极开展法治专题培训、“以案释法”案例编制、 执法过程普法等工作。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对新污染物、辐射安全 等的监督管理,强化核技术利用企业监管,开展销售单位 专项检查、无证单位排查、放射性药品运输和放射源使用 检查,突出隐患排查、源头防控。进一步优化辐射安全许 可证办理程序,建立有效的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开展废弃 油罐、油池安全管理,摸清辖区使用燃油锅炉单位的情 况,督促相关企业做好废弃后整治。修订《XX区处置核与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扩大环保宣传影响力。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绿色低碳 示范、“十四五”规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等主题,有机 融合公众参与、普法宣传、执法管理、民生服务等需 求,做大做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六五环境日宣 传主平台、“双微”平台、“短视频大赛”特色品牌活动等宣传 效应,发动线上线下公众参与。继续保持与市区媒体平 台、宣传部门的良好沟通,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社会影 响力。 六、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突出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 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 责协同”机制,进一步拧紧知责、担责、履责链条,推动管 党治党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 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 十大精神,争创“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 关”。以“静邻”系列党建品牌为引领,全力打响“静环号”系 列党建品牌,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生态环保特色的党建名 片。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结合生态 环境实际需求,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政治过硬、对党忠 诚、业务精通、本领高强、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干部。 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相关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 下、劣者汰的常态化用人导向和机制。持续做好优秀年轻 干部培养和导师带徒工作,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育、管 理、选拔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落实职务职级并行、谈 心谈话、走访慰问等制度,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 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 疲劳厌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执行党的纪 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承诺 制,积极配合派驻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 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惩 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警示教育制度化 常态化,有序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局系统 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从源头上把好思想总开关,营造风 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度普法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 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人民群众关心 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增强法治 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营造尊法学法守法 用法的氛围,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样板区建设。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 想 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 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者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将习近平法 治思想列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理论学习计 划,充分利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辅导材 料,深入学习宣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 深刻内涵。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社区、进机关、进企 业、进校园等活动。 (二)开展宪法、民法典、黄河保护法相关法律宣传 教育 1.抓好宪法知识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发表的关于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重要署名文 章精神,通过分发宪法单行本,组织开展宪法知识法治能 力考查测试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2.突出民法典学习宣传。继续深入开展“美好生 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参与第三个“民法 典宣传月”活动。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件办理过程 中,采取以案释法等形式向侵权人针对性地宣传民法典第 七编侵权责任的有关内容。 3.加强黄河保护法宣传教育。各处室(单位)应将黄 河保护法学习宣传纳入学法计划,围绕11章节122条具体内 容开展自学与集中学习。各处室(单位)在依法履行职 能、行使职权、服务管理中做好黄河保护法宣传解读,努 力推动全社会形成深入学习黄河保护法、积极参与黄河治 理、共同保护母亲河的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三)深入学习党内法规 利用各类普法阵地和媒体,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 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将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和 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习惯性遵守党内法规的良好 风气,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和纪律观念。 (四)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 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重点工作,结合 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在立法、执法、服务等环节重点 宣传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工作人员旁听庭审 活动,不断增强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意识。将法治元素与 环境管理的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生态环境法治文 化宣传基地。 (五)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好日常学习和宣传工 作 灵活运用“学习强国”APP,“中国普法”、“XX普 法”等媒介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的各项重点工作,综合运用网络、微信、微博、新媒 体矩阵等载体传播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开展线上 法治能力考查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用。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工作责任。各 处室(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 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制要求,细化普法工作措 施,压实普法工作责任,推进各项普法工作落实。 (二)坚持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抓。各处室(单 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 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普法工作开展创造 条件。做到普法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两手抓,将普法各项 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普法成效。 (三)及时做好普法经验工作总结。各处室(单 位)要将开展普法工作的相关资料及时报送,注重挖掘典 型案例,提炼普法宣传的经验做法、工作成效,持续推进 生态环境普法工作。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 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2023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 实省、市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市(中、 省)直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葫委 办(文)发〔2021〕7号)、《葫芦岛市第二轮省级生 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葫委发 〔2022〕12号)、《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 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葫芦岛建 设202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葫政办发 〔2023〕9号)职责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 划如下。   一、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1.按照省工信厅和市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的工 作部署,适时启动工业领域和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 案制定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衔接,紧密联系,一 体推进。   责任科室:科技与资源科、装备与原材料科   2.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部门发布的《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 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 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实施意 见》,配合开展冶金、建材、石化化工重点行业节能 降碳工作,共同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能效水平进一步提 升。    责任科室:科技与资源科会同投资与规划科、装备 与原材料科   二、大力推行绿色制造   3.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制 造,鼓励企业开发绿色设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