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汇编(3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汇编(3篇) 目录 1.新时代高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四个着力点............................................................ 2 2.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研究.....................................................13 3.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 24 新时代高校加强意识 形态教育的四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具 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P43)。 这对我们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 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 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 将更加复杂尖锐。高校是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 地,要立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问题、新挑 战,找准工作着力点,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队伍建设为切入点,掌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 权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根本在人才,根本靠队 伍”[2](P219)。高校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 结构合理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切实提升其意识形态工作 能力和水平,为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提供保 障。 1.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意识形态 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关键所在是建立一支适应时代需求的意 识形态工作队伍。当前,高校主要依托学校党政干部、思 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意 识形态教育工作。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加速叠 加,高校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与挑战正逐渐加大,迫切需 要具有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 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加入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高 校需广泛选拔和吸纳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三育 人”标兵、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学名师等师资精英和 优秀的团学干部,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以专职为主、 专兼结合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 伍,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2.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能力。意识形态教育 工作队伍的能力关乎意识形态教育成效。新时代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要不断回 应社会发展提出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面对广大学生关 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要想把道理讲清楚、把问 题讲明白、把原因讲透彻、把立场讲明确,让广大学生乐 于接受和认可,就需要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的 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和研究。“如果缺乏理论 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 以不断前进的。”[3]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 帜和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着新时代推进意 识形态工作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是做好意识形态 工作的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 作者必须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另一方面,要将科学理论主动运用于工作实践,注重在实 践中练就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本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错 综复杂的形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锻炼在复杂关系中把握政 治逻辑、预判政治风险、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敏锐识 别、准确判断各种错误观点,不断强化斗争意识、培养斗 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斗争。 二、以课程建设为关键点,筑牢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 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 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 大。”[4](P28)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 道,应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满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 求、顺应教育教学与学生成长规律。 1.注重把握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 念、心理特征、学习方式、行为特征等呈现出了新特点与 新动态,这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直面学生关切、增强问题意识、坚 持问题导向,积极解答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激励引 导学生自觉思考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 问。在教学实践中,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开展重大问题 的学习讨论,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 史性变革,用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用典型的案例教育学 生、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展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激 发学生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 另一方面,要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思 政课教学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会导致学生对 思政课的体验不深切、理解不透彻、感悟不深刻。因 此,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性格特征、心 理状况、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的全方位分析评判,及 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规律与行 为特点,选择与大学生需求变化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内 容,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 2.积极回应当前社会的现实问题。意识形态教育不是一 个单纯的教育管理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安全、政治稳定、 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面对新的时代境遇,高 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立足全局、时代和战略高 度,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树立问题意识,精准施 策。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勇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 剖析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民族 分裂主义、泛娱乐化思潮、“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观点和 错误社会思潮的表象、实质和危害,用科学理论武装学 生、用主流价值教育学生、用正确舆论引导学生。另一方 面,思政课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弘扬主旋律、传 播正能量,帮助学生找准人生方向,明辨是非曲直、善恶 美丑,特别是要引导大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 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在教育方 式方法上,可以社会现实问题、公众热议问题、舆情热点 事件、学科前沿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大学生进行分组 讨论、小组辩论、主题演讲、情景剧展演、谈视频观后感 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大 学生理性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三、以机制建设为支撑点,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 性 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是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 障。高校应着力构建网络育人机制和动态跟踪、研判、预 警机制,助力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1.构建网络育人机制。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 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 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因此,网络育人机制的 构建刻不容缓。一方面,要推动意识形态教育与现代信息 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话语方式、提升话语能力、消除话 语差异,使其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可利用网络新媒体 传播速度快、效率高、覆盖面广的优势,发布时事新 闻,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还可探索构建集资源共享、互动服 务、评价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移 动课堂”,使课程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 来。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平台建设,对学校官 网、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掌握校 园网络舆情动态。同时,可大力推进校园网络舆情数据库 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搜集、整 理、比对、分析高校舆情动态,增强舆情监管的主动性和 预见性。[5] 2.建设动态跟踪、研判、预警机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要做到先发制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实现从“消防 员”向“预防员”的转变。一方面,要运用实地观察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会诊法、重点对象追踪调查法 等方式对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点进行 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持续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 态,重点调研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阅读喜好和关注焦点。还 要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以高校 的校情、生情为基础,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体 系,通过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和效果的科学分析,做 出定性和定量评价。另一方面,高校应建设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预警系统,持续优化预警信息收集机制、预警决策与 反馈机制、预警问题管理与解决机制,为预防和化解意识 形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6]针对高校意识形 态工作可能面临的突发问题,高校各部门需提前谋划、明 确分工、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以环境建设为着眼点,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感召 力 环境与教育是影响人思想的两大外部条件。意识形态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环境是 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增强意识形态教育感召力的重要 举措。 1.强化宣传舆论阵地建设。通过构建以意识形态教育为 核心的宣传平台,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可以有效保障高 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顺利实施。一方面,高校要紧扣时代脉 搏,持续推进以广播站、校园网站、校刊、论坛、宣传 栏、宣传横幅等为基础的宣传矩阵建设,利用校园专题文 化长廊、地标建筑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巩固壮大主流思 想舆论。另一方面,环境建设需要校内校外齐发力、课内 课外齐专研、线下线上双联动,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等 多方力量形成全环境育人“生态圈”。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形态的文化性和文化的 意识形态性相融共生。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一方面,高校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社 团活动、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如举 办意识形态教育专题讲座、研讨会、主题演讲比赛、学习 沙龙和党的知识竞赛、红色文化歌舞展演、红色革命圣地 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实地调研等活动。同时,高校还应 打造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举办“奋战脱贫攻 坚、筑梦乡村振兴”大型成果展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 化生活,用主流意识形态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另一方 面,高校应注重深入挖掘重大节日、纪念日的丰富内 涵,在相关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沉浸式 的仪式教育,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形式对 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 育,增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意 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虽然能够轻易获得多样化的 信息资源,但其也面临信息泛滥、信息虚假等问题,这对 他们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学生作为 新媒体的主要受众和使用者,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对 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文章研 究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提高他们 的信息素养和思想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概念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涌现了各种 各样的新型媒体平台和工具,如微信、微博等。这些新媒 体平台和工具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高职学生可以 迅速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新媒体互动性强,高职学生可 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2]。新媒体具有 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 求通过新媒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然而,新媒体时代存在的信息泛滥和信息虚假等问 题,使高职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判断信息的 真实性。新媒体时代存在的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问 题,也使高职学生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和网络攻 击[3]。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现象,容易使高 职学生陷入浅层次的阅读和思考,从而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性的学习。 (二)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求和挑战 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首先,高职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正确的信息获取 和评估方法,以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其次,高职学生需 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提高媒介素养和思维能 力[4]。再次,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自我保护和网络安全意 识,以防止受到网络攻击。最后,高职学生需要具备批判 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给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挑 战。首先,新媒体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快,高职学生需要不 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其次,新媒体时代存在信息碎片化 和信息过载问题,高职学生需要学会筛选和整合信息。最 后,新媒体时代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保护问题,高职 学生需要学会合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广泛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他 们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分享生活,新媒体 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普遍较为频 繁。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和分享生 活,如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浏览新闻、观看视频 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每天花费在新媒体上的 时间达3—5小时,新媒体已经成为高职学生获取信息、娱 乐和社交的重要途径[5]。 (二)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状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引 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抵 御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6]。然而,目前高职学生意识形 态安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当 前,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 干扰。然而,现有的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往往只停 留在思想教育层面,缺乏对高职学生特殊需求的重 视[7]。这导致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乏针对 性,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第二,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现有 的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的教育活动。这 导致学生对正确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无法真正将 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三,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乏及时性。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不断涌 现,高职学生容易受到新思潮的影响。然而,现有的高职 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往往滞后于时代潮流,无法及时引 导学生对新思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虽然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较为频繁,但是对意识 形态安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高职学生对 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误导性。一些高职学生对新 媒体传播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