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构建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的情况汇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构建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的情况汇报 X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构建县域医共体“一个体 系”为纽带,建立需求对接、人才下沉、技术贯通、信息 共享、目标考核“五项机制”为核心,医保基金和公卫资 金“两个打包”为杠杆,部门和医防“两个协同”为保障 的“X”县域医共体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县域内医疗资料优 势互补、分工协作、共同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就 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目标,构建了“县级转得出、 镇级接得住、小病就近治、大病到县级”的有序就医格 局,逐步形成了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群众健康素养、人均 预期寿命“三提升”和群众就医负担“一下降”的良性发 展格局。 一、积极构建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 (一)“一个体系”强统筹,构建管理共同体。一是 立体化织密网格。成立由县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全县 紧密型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医共体规 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制度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 项。组建“X县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总院”,设在县人民医 院,其他县级医院为总院成员单位,X个镇(中心)卫生院 为总院分院,X个村(社区)卫生室为镇卫生院派出机 构,织紧织密县、镇、村三方联动管理的立体式、全方 位、全覆盖的群众医疗服务网格体系。二是科学化统筹管 理。设立医共体总院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院长负责 制,赋予总院人、财、物管理权限,成员单位保持原有机 构设置、法人资格、职能职责、债务债权、日常管理“五 个不变”,建立健全行政后勤、人员队伍、绩效考核、药 品器械、财务审计、医疗业务、医保政策、信息系统统一 管理的“八统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机制。三是区域 化整体建设。总院牵头在全县建立心电、影像、病理、检 验、远程医疗五大中心,推行县级诊断、镇级诊疗,避免 重复建设,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集中全县医疗项目资 源,率先在全市各县区层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 心,省级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 生儿救治中心,开展了心脑血管造影、冠脉支架植入等X余 项新技术,填补了县级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四是差异化均 衡发展。按照县级医院优势互补、镇级医院阶梯发展总体 思路,县人民医院发展全能医疗业务,县中医医院重点做 强中医业务,县妇幼保健院做深做细做强妇女儿童专科业 务。镇级卫生院差异化错位发展,各镇卫生院集中主攻X项 医疗技术,做强X个业务科室,解决医疗资源分散问题,统 筹提升全县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村级卫生室兜住网底,负 责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二)“五项机制”强整合,构建服务共同体。以建 立五项机制为抓手,推动县域内医疗资源“大整合”,实 现县域内医疗机构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共建共享。一是 需求对接机制。以“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 节,培养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为目标,按 照“镇级需要什么、总院补充什么”原则,镇级每年度向 总院提出帮扶需求,总院采取共性指导和个性需求相结合 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培育计划,针对性的帮助镇级 补短板、强弱项。二是人才下沉机制。筹集“X县医疗卫生 人才基金”X万元,用于卫生专技人才招聘、引进、培 育,先后引进学科带头人X名,招聘本科生X名,培养X名 后备村医。严格执行县级医院临床专技人员晋升高级职称 前到镇卫生院支医不少于X年帮扶制度,在县级医院遴选优 秀专技人才挂职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既当“专家”又 当“管家”,参与成员单位管理。三是技术贯通机制。完 善管理制度及内部运行流程,统一业务培训、考核,逐步 成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消毒供应、病理诊断等X个业务 中心,实行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同质化管理、一 体化提升服务水平。推行“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 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高健康服务质量,提升群 众满意度。四是信息共享机制。统筹县域健康信息、检验 检查、后勤保障、业务管理等信息,打破各单位之间信息 壁垒,建设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县 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管理、业务、服务等信 息共建共享。五是目标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 用,定期对总院开展考核评价、落实奖惩。医共体建设成 效考核与公立医院书记、院长目标年薪制考核挂钩,保障 工作落实落细。每季度对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 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财政补助兑付、资金结算重要依据。 (三)“两个打包”强杠杆,构建利益共同体。以转 变资金分配方式为杠杆,以医保基金、公卫资金包干为手 段,引导成员单位结成利益共同体,切实激发各级医疗机 构的内生动力。一是医保基金打包。将医保基金统一打包 到医共体总院统筹使用,建立“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 理超支分担”机制,医保基金按人口和服务数量预付到各 成员单位,结余资金的X%用于发放绩效工资,X%用于特 殊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及医院能力建设,倒逼医疗机构主动 控费、资源下沉、重心下移。二是公卫资金打包。将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统一拨付到医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