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07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申论真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07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申论真题及答案 二、给定资料 资料一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网络募捐热”:一些人纷纷自建网站,通过网上发布 求助信息的方式考,试大收集整理开展募捐。对于这种做法,有些人认为应该提倡,也 有些人认为应该禁止,还有些人主张既不应该提倡也不应该禁止。不管怎样,网络已 经成为新的慈善平台,网上募捐渐成公益文化。 2000年,河北省无极县中医院职工卢英红建立了名为“爱心无限”个人网站,并利 用业余时间到河北各地农村寻找贫困孩子,把家庭确实困难、综合素质良好的学 生,作为资助对象在网上进行发布。全国各地网友寄来善款、文具、衣物后,他再分 别转邮给孩子们,有的还专程上门送去。为了增加“爱心无限”网站的点击 率,2002年,他拿出家里仅有的1万多元钱,购买了服务器托管在北京一家公司,并申 请了国际域名。一批批被救助对象的信息上网了,大量爱心人士的现金汇人了卢英红 的账号、再由他代理发往救助对象手中。他把每一笔资金、每一批衣服的来龙去脉都 清清楚楚地公布到网站上。6年来,卢英红募捐到的款物,折合人民币已达30多万元。 2005年11月27日,江苏启东的季吴畏因罹患白血病,在出生一年半之后就离开了 人世。尽管这个小生命因为医学的无力挽回而逝去,但其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一次完 善的网络回救助和临终关怀。摇篮网上数千位年轻的妈妈向小吴畏伸出了援助之 手,让吴畏的父母在不幸之中感受到了人间温情。截至11月27日,救助吴畏的捐款总 额超过了11万元。其中,已使用资金7。8万元,剩余资金3。2万元。捐款和款项使用 情况,在摇篮网上都有网友“我爱季吴畏”的详细公示。对于剩余的捐款,季吴畏父母 表示将捐献给更需要的孩子。希望好心的妈妈(爸爸)以后继续关注其他需要关爱的孩 子们。小吴畏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得到数万网友的关心和救助,除了相关儿童救 助机构和热心网友的支持外,主要是由于摇篮网充分扮演了信息公开的中间人角 色,既保护了当事人,也对广大网友负责。 2006年7月,受4号台风“碧利斯”影响,广东韶关、清远等地遭受了罕见的洪涝灾 害。位于粤北山区的小城乐昌,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 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各方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之处,便是 网络成为民间赈灾的一个新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7月底以来,热心人通过网络途 径,向乐昌市捐赠的各种物资达13吨之多,包括衣物、被褥、药品、食品、瓶装水等 灾区人民用得上的物品。洪灾无情,网络有情。网络募捐热,成为此次捐赠乐昌热潮 中的一个亮点。 2007年1月8日,银川市兴源回民中学“育龙阅览室”面向学生开放,阅览室的所有 书籍都是由来自山西在该校支教的梁宏明等4名青年志愿者,通过互联网发起的“贫困 学生帮扶行动”募集而来。志愿者们还表示将继续通过网络募集的方式,再为宁夏山村 学校筹建更多的阅览室。 “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是江泽民同志倡导的。1995年底,他在陕西、甘肃考察时 指出,要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经常性的捐助活动,支援灾区和贫困地区。随后,以“扶 贫济困送温暖”为主题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在全国普遍展开。胡锦涛同志对这项工作 也高度重视,2006年11月29日,专门就组织社会捐助、确保受灾群众过冬衣被等问题 作出重要批示。同年,民政部等7部委决定将共产党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与已经在 全国开展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结合起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并确定每年 的11月都要为困难群众筹集款物。一个全国性、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机制已经形成,并 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联系方式,互联网的快捷广泛以及它的交互性,是其他任何媒体 所无法比拟的,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信息、娱乐、知识和技术。当一个人的呼喊马 上可以传遍全世界,而且立即就能得到回应的时候,网络募捐就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一 个重要功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份的调查,我国同民总人数 已达到11100万人。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上网用户都测览一遍一条网络求助信息,且每 人只捐出一分钱,那就有111万元,更何况有些人并不只捐一分钱,那可就是相当大的 一笔数目。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况且网络联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不受 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向慈善机构在网上公布的一个固定账户打上自己愿意捐赠的数 目,受助者立刻就能收到捐款。对于受助者可以说是解了燃眉之急,有助于他们比较 快地摆脱所处的困境。 资料二 2005年9月15日,西南大学文学院女生陈某,以“卖身救母”的网名在天涯社区重庆 版发帖子,为身患肝病的母亲求援。帖子称,妈妈因肝病生命垂危,陈某卖掉了家里 的住房,筹作手术费,让妈妈接受肝移植手术。可术后恢复不理想,专家认为应该做 二次肝移植术,需要几十万元手术费。陈某在求助信的结尾处写道:“我多么希望有好 心人能救救我妈妈!我宁愿卖掉我自己。帖子发出后,该学生的个人账号很快收到各地 网友超过10万元的捐款。但随后一位同友发出的一篇题为《卖身救母的真相》的帖 子,引来了众多网友对陈某“卖身救母”真实性的怀疑。该帖子说,陈某生活奢侈,身 穿价值近千元的阿迪和耐克新款服装。该帖子称,陈某利用了媒体,其行为有欺骗性 质。10月19日,天涯社区网上又出现了一篇《“卖身救母”事件调查实况》的帖子,发 帖者与另一名网友赶赴重庆“独立调查”发现,陈某的母亲是沪州检察院职工,第一次 手术的费用是30多万元,由于享受医疗保险,医保机构按照标准支付了15万元,检察 院职工为她募捐2万多元。如果她进行第二次手术,需要30~40万元,医保能再支 付15万元。但关于其母享受医保这一点,陈某始终没有提及。该调查引起了许多网友 对陈某的不满,一些网友说:我们的社会需要真诚,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完善的捐助机 制,受助人理应公开情况。网友的讨伐与质疑,集中在陈某有选择地公开求援信 息,影响了捐助人的知情权。这些声音在10月23日陈某的母亲去世之后开始变弱,但 仍有网友不肯罢休,甚至表示要将陈某告上法庭。对此,陈某和她的亲戚表示,将选 择一个适当渠道公布详细账目,同时希望能有司法部门介人调查,将真相告诉公众。 他们还呼吁能够出现专门的机构监管网上民间捐赠,这样当事人就不会再受到类似的 伤害。 自9月15日陈某在网上发出求助的帖子至其母手术后去世,再到后来迫于巨大的舆 论和心理压力陈某休学回家,网络上各种观点包括对陈某、对“独立调查人”的支持 与“讨伐”等,展开了尖锐激烈的争论,甚至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谩骂攻击。包括央视 和许多重要的平面媒体也对此事件进行了深人采访报道,网络募捐一时成为社会上最 引人关注的焦点,陈某则成为当年我国最“着名”的网络人物之一。前不久,在“无忧团 购”网站上,网友“雪儿妈”自述:雪儿已经持续7天发热,并且都在38。C左右,头一晚 上身上开始冒出了小红点,患白血病的可能性有70%,治疗这种病需要20万元。“雪儿 妈”还发布了团购奶粉和超低价“帮宝适”婴儿尿片的消息,希望网友们通过购买自己代 理的产品来帮助自己。这件事打动了不少网民,他们纷纷捐钱,近200名已做妈妈的同 友向她订购商品,累计金额达到12万元,其中一位姓陆的女士通过网上银行支付 了33000元,向“雪儿妈”购买婴儿尿片。可后来,人们发现所有向“雪儿妈”购买奶粉和 婴儿尿片的妈妈们,都迟迟拿不到“雪儿妈”的货品,“雪儿妈”接到汇款后,总是以各种 理由搪塞,而且人们还偶然发现,在网上与“雪儿妈”一唱一和的网友“孙迈克”和“静静 的守护者”,上网使用的IP地址,竟然与“雪儿妈”完全相同。网友们终于认识到,这是 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2006年6月,一网名为“紫色回忆”的女士,在某网站论坛上发帖子说,她去年遭遇 车祸,自杀未成一度昏迷。在医院,她每天都能收到网友们的问候和录制的歌声,她 就是这样被唤醒了。不幸的是,她现在又患上脑瘤,需在大量治疗费。这位“阿紫”的 遭遇打动了不少网友。一个叫“蝴蝶兰”的为“阿紫”发起捐款倡议,不长时间就募集到 了4万元,汇给了“阿紫”。但也有同友怀疑“阿紫”与“蝴蝶兰”有可能合伙利用募捐骗钱。 还有网友真的到了她们所说的山东淄博某医院了解情况,结果发现医院根本没有其 人,才知道是上当受骗了。随后,网友们在论坛上纷纷声讨“阿紫”的欺骗行为,“阿 紫”又编造了“自杀”谎言在网上传播。后来,人们得知,“阿紫”根本没有病,娘将捐款 用作别处了。 2005年1月28日,“胶东在线网’”二手信息审核的编辑发现一条信息,有人以红十字 会烟台办事处名义,打着“为了灾区重建家园捐款”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幌子,在网 上发布了农业很行账号以及咨询电话号码,企图骗取热,动人捐款。该网站及时与市 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并成功地拦截了这条信息的发布。两个小时以后,又有人在该 网发布这样的消息,工作人员当机立断,立即予以拦截,随后该网站将相关信息打印 后送到市红十字会。烟台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士表示,幸亏胶东在线网及时拦截,才使 众多网民没有上当受骗,避免了一起诈骗案件的发生。市红十字会为此也提醒广大市 民,如有意对印度洋海啸赈灾捐款,请认准市红十字会授权发布的指定银行账号或直 接到市红十字会现场捐赠,切勿相信网上募捐和街头捐助活动。 一位阿友说:“我参加过多次爱心捐赠,对网上的爱心援助也会一视同仁,在有所 了解和自己可能的情况下参加。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网络有其虚拟的一面,如何核实求 助事件的真实性,就是一个难题。网上救助还应有一种识别机制,否则,就有可能造 成爱心的滥用,甚至社会诚信的缺失。许多人对个人网络募捐持怀疑观望态度,他们 在未核考试,大收集整理实事情的真实性之前是不会捐款的。”还有的网友说:“利用网 络诈骗的例子很多,如果一看到网络上的募捐消息,就匆匆忙忙慷慨解囊的话,那免 不了会上当受骗。如果在网上看到募捐的消息,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其他途径,向当地 的政府机构或者居民查询,情况如果属实,就可以操作。”个人网上募捐是一把双刃 剑,有利也有弊。由于网络本身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它的公信度和可信度 会大打折扣。如此一来,个人网络捐助在热心资助他人的同时,也充满了道德上的陷 讲。所以,每一个实施爱心网络救助的人,很有必要考证其真实性,以兔同情心遭遇 被无情欺骗的尴尬和无奈。 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隐蔽性等特征,让非法之徒有可乘之机,使有爱心之人 对“网络救助”失去信心。一些人利用网络救助,把人们的同情心与爱心当作幌子,实 则是吸引更多;的网民点击自己的帖子,等其帖子达到了较高的点击事,他就可以得 到BBS虚拟的奖励。他们却不知道在自己的满足欲膨胀的同时,也重重地伤害了他人。 更有甚者,利用网络救助欺诈他人钱财,待得手后,溜之大吉,这方面的案例举不胜 举,这种行为是不可饶恕的,它致使人们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站污。渐渐地,人 们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求助”、“救助”等一类消息,产生了漠视的态度。 赞成禁止个人网上募捐的人们,看到的是这种募捐方式弊的一面;反对禁止个人网 上募捐的人们,考虑的则是这种方式利的一面。但世界不仅仅是“一分为二”的,于是 有些人主张既不提倡也不应禁止这种做法。主要是在目前的情况和条件下,特别是互 联网应用迅速普及发展的形势下,不能也不可能取缔网上募捐这种方式,但它目前也 无法律支持,缺乏法律、法规规范,所以也不宜提倡。 资料三 普通人的捐助,为慈善事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要保证捐助、募集的制度 化、长效性与广泛性,除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鼓励更多企业参加捐助外,还要动员更 多的普通人加人到慈善捐助活动中来。慈善事业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三种渠道:一是 企业或各种经济组织(实体)的捐献,二是政府财政拨款或援助,三是社会成员的个人 捐赠。这三种经费来源在各国的比重虽然不尽相同,但各国慈善基金的主要来源均不 外乎这三种渠道。目前,我国企业捐赠的范围很小,个人捐助也十分有限,这是制约 和影响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瓶颈性障碍。在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中,绝 大多数没有过捐赠纪录。我国私人年均捐赠只有0。92元人民币,不到当年人均GDP的 万分之一。而在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一年数千亿美元捐款中,有80%是个人捐 助,而这其中的70%又是来自普通人。2003年,美国人均私人捐款为828。7美元。中国 和美国的人均收人之比为1。38,而人均慈善捐款之比却为1:7300。可见,我国普通 人广泛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尤为重大。 美国慈善事业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上网捐款日益盛行。据《慈善纪 事(TheChronicledphilanthropy讨发表的报告,与前一年相比,上网捐款的数额增长 了近150%,据167个慈善组织统计,通过因特网筹集了9亿多美元的捐款。就现代社会 的特征而言,助人就是助己。贫富差距是慈善存的现实基础,原因就在于穷人需要救 助,而富人有能力提供救助,财富有条件从富有者转向匾乏者。但这里所说的“富 人”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只是指那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才称得上是“富人”。只要是 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者就有能力、有责任救助那些因天灾人祸而遭遇生活变故落人困 境的人。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风险加剧,风险类型增多,后果严重。从传统的自 然风险转向认知风险,从个别风险、区域风险转向全球风险,从单一风险主体转向多 重风险主体,这就意味着我们进人了风险社会。在这样的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遭 遇不测。现代人依靠个人抵抗风险的能力在降低,这就需要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的帮 助,普通人对他人的救助,由此就具有了同舟共济的现代色彩。因为风险是普遍存在 的,它降落在谁的身上,只是一次风险,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它不会落在自己的头 上,或者说正因为别人替你承担了一个概率问题,你才有可能平安无事。 许多普通人对帮助困难群体的自我责任不明确,认为救助穷人是国家和政府的责 任,或者认为只有富人才能做善事,自己根本不算富人。由于个体道德感缺失,致使 社会上的高尚助人行为也遭到贬斥,表现为主动助人者不仅得不到他人的表扬与肯 定,而且还可能受到猜疑与嘲笑,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助人愿望,减少了捐资助人的行 为。 中国民间慈善活动所具有的浓厚乡里情结和亲族情结,导致了慈善事业的封闭性 和内敛性,与现代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开放考,试大收集整理性、广泛性、公平和公正 等基本特征不相符合。普通中国人只愿帮助亲戚或熟人,这就缩小了慈善对象的范 围,妨碍了普通人对慈善事业的普遍参与。慈善是帮助人们摆脱各种困难、抵御各类 风险,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途徒径。“慈”是指晚辈的爱,“善生暴指在与人真阈的 发爱与再取个眼注的对象是弱缈体及脆弱的社会成恨不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 助,一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其行为主体是群体、组织或个人。它向社会或受 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志愿服务,社会公众完全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于社会弱 势群体的无偿救助。从本质上讲,慈善是一种救济的愿望,培养人的善意识,提高人 的道德水平。同时,慈善事业还能有效调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成为国家社会 保障的必要补充。 2006年11月至今,全国有7827万人需要政府给予考试,大收集整理口粮救 济,2041万人需要衣被救济,571万人需要治病救济,这是近几年来冬春季节救助任务 较重的年份。这种情况仅靠来自政府部门的救助,还不能满足全部需要,社会捐助必 不可少。伴随着社会捐赠成为人们的公益共识,社会捐助服务体系日渐完善。目 前,国内大中小城市相继建立了2.8万个社会捐赠接收站点,随时接受广大群众的捐赠 款物。在2006年11月份的捐赠活动中,许多单位成立了自己的接收捐赠小组,并为一 些距离较远的捐赠者提供上门服务。山东临沂市的许多社会人士直接到民政府部门进 行捐赠。捐赠体系的进步,直接促进了捐赠覆盖面的扩大。在我国,每一次大规模的 募捐活动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完成的。通过各级行政组织对国有企、事业单位提出要 求、规定数额,由单位领导、党员带头,人人有份,所捐款额则按照级别、职称等级 加以限定。如此一来,捐款就不仅仅是奉献爱心,而成了完成任务,不是出于自觉自 愿,而是碍于情面,甚至担忧强迫的色彩。虽然每一次大规模募捐的效果都不错,但 却并不利于人们慈善意识的培养。慈善事业管理过程中行政色彩过浓,非赢利性的慈 善组织缺乏独立地位和自主权,民间捐款被作为政府关怀和救助发放给受助对象,这 无论对于捐助者还是受助者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美国,比尔·盖茨可算得上是慈善楷模,他既是商界精英、世界首富,也是最 具善心者,其企业与个人每年的捐赠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在香港,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