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为官避事平生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为官避事平生耻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 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官避事平生 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 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 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中的关键词“担当”和“责任”,对党员干部来说,既是 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官德在今天的 延续。 中国古人对官德进行过深入思考和全面阐述,形成了 较为系统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其中,勤勉尽职、担当尽责 是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官德的起点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展 示的过程体现于外在的行为当中,作用的结果是取得于国 于民有益的业绩。衡量官德高低的重要标尺,不是看一个 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而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认真做 事,是否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为官避事平生耻”,就是强调为官从政者应在其位 谋其政,“避事”而不积极干事,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 最大耻辱。这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文化引入了官员 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当中。知耻,也就是孟子所说 的“羞恶之心”,是儒家文化中人性的基本特质。这 种“耻”是内在的,靠人的自觉性进行自我监督。 以为官避事为耻,体现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 人们赞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 当,推崇“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气魄,嘉 许“犯其至难,图其至远”的果敢。历史上,骂贼而死的 颜真卿、挽狂澜于既倒的于谦、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都 把当官却不敢任事、逃避责任视为最大的耻辱,他们也理 所当然地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尊重。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把传统官德中“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