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民政领域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民政领域公共服务能力 水平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 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 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 心。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是由民政部门承担主要供给责任,同时 引导市场主体、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补充供给,面向民 政服务对象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养老、殡葬等基本社会服 务。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 念,持续提升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水平,成效显著。民政基本公 共服务兜底保障实现了“应兜尽兜、应保尽保”,民政普惠性 非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民政领域公共 服务渠道更加多元,有力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但 是,对标对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更高要求,全市 民政领域公共服务在政策机制、机构设施、服务供给、人才队 伍、资金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 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着力 推进全市民政领域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努力解决好民政服务对 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民政领域公共 服务“够不够”、“好不好”等问题。就如何更好提升全市民 政领域公共服务水平,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结合地方实际,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出台指导性、针对性、 操作性更强的法规政策,助推全市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水平迈上 新台阶。一是健全重点服务领域法规政策。立足解决民政领域 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空白问题,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 出台《市社会救助条例》、《市慈善条例》、《市地名管理办 法》,加快修订完善《市殡葬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 章,提升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健全完 善工作机制。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 高效的民政领域公共服务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养老服务、 社会救助、慈善工作等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谋大事、议大 事、抓大事的平台作用,提高统筹协调层级,促进跨部门协同 联动机制的规范化与常态化。想方设法解决个别地方服务设施 用地保障不到位、配套资金不落实、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加 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及时沟通,加强协作,形成推动民 政领域公共服务发展合力。聚焦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建立 健全服务对象瞄准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筑牢民政领域公共服 务保障网。完善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政策 措施,逐步放宽社会力量进入民政领域公共服务准入限制,让 社会力量深度“嵌入”社区提供服务。全面清理整合涉及社会 力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行政事项,整合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机 构设置、执业许可、跨区域服务等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 率。 第二,要推动服务机构转型升级 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民政领域服务设 施,布局、规模、服务半径与服务需求结构还不相适应,刚性 需求与重复建设、资源闲置之间还存在一定矛盾,亟须加快民 政服务机构转型升级。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抢抓国家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 划》制定出台的良好机遇,逐级细化分解规划目标、任务、工 程和指标,分级研究制定民政领域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或行动方 案,明确责任分工,抓好督促检查。以县(市、区)为单 位,综合考量服务需求、现有能力、地方财力等因素,按照控 制建设规模、注重发挥效益、避免重复建设的要求,科学布 局、统筹建设民政服务配套设施,让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能。 开展民政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全市大排查行动,进一步摸清设施 底数、服务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对 服务设施不足确需新建的,严把项目入口关,健全市级补助项 目评审机制,全面科学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科学 设定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控制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促进 服务设施贴近服务对象,与服务半径和服务对象数量等因素有 机衔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在保持行政区划总体稳定 的基础上,稳慎调整优化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设置,确保民 政公共服务和管理有效覆盖常住人口。二是加强试点示范。科 学配置资金、设施等要素,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合理投 入,在适度增加服务设施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 和结构的优化。打造一批省级民政领域公共服务示范项目,扶 持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型服务基地,形成一批示范样板工 程,打造全国、全省民政领域公共服务创新示范点,发挥示范 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典型做法,提升民 政领域公共服务支撑力。三是盘活现有资源。统筹用好各级一 般公共预算、彩票公益金、地方专项债等资金。争取民政部加 大部级福彩公益金支持力度,并协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加大 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券、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倾斜支 持全市,加大对兜底性、基础性民政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推 动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宏观政策、社会政策相 衔接的公共财政投入稳定保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提质改 造,提高护理型床位比重,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提高养老服 务供给效率。支持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加快优化提质,支持未 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机构“双空白”县新建未成年人保 护中心,推进低效儿童福利院转型成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支 持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提质改造,提升 服务效能。积极争取农村公益性公墓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各地 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益性公墓,巩固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