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附历年完整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附历年完整版)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昨天发布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 错。其中,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占8条,包括“新冠”的“冠”误读 为guàn,“戴口罩”误为“带口罩”,“副作用”误为“负作用”等常见错误。 “新冠疫情是2020年人类所遭遇的最大挑战,抗疫是2020年的年度主题。折 射在语言层面,疫情、抗疫、复工复产、社会经济全面恢复等主宰了这一年度话语 体系的构建。无论是新闻媒体语言还是大众日常用语,都向这些话题倾斜,社会关 注焦点也集中于此。”《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分析,这是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中涉及疫情条目较多的原因。 2006年起,《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至2020年已连续评 选15次。“我们希望集中纠正一些‘习以为常’的差错,唤醒人们对母语的敬 畏。”黄安靖说。 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 “冠”是个多音字:读guān,名词,指帽子或形似帽子的东西;读guàn,动 词,指戴帽子。“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简称;“冠状病毒”是一种球形病 毒,因其外膜上有形似中世纪欧洲王冠上的棒状突起而得名。“新 冠”的“冠”取“王冠”之义,名词,当读guān而不读guàn。 二、“戴口罩”误为“带口罩”。 “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在相关宣传中常被误为“带口 罩”。“戴”指把物品加在能发挥其功用的身体某一部位,“带”指随身携带、拿 着某物品。“戴口罩”指将口罩正确地加于口鼻之上,“带口罩”即随身携带、拿 着口罩。 三、“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 “共渡难关”中的“渡”常误为“度”。“度”与“渡”均可指跨过、越过、 经过,古汉语中常混用,但如今二者已分工:“度”与时间概念搭配,如度日、欢 度佳节;“渡”与空间概念搭配,如渡河、远渡重洋。难关,本义指难通过的关 口,是空间概念,与之搭配的应是“渡”而不是“度”。 四、“杏林”误为“杏坛”。 不少诗文用“杏林天使”“杏林豪杰”称颂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但“杏 林”常被误为“杏坛”。“杏林”与三国吴人董奉有关,据说他看病不收钱,只要 求病愈的人在他家附近种杏树,病重者种五棵,轻者种一棵,日久蔚然成林。后世 以“杏林”称良医,也指医学界。“杏坛”与孔子有关,相传孔子曾于杏坛之上授 业,后世便称讲学之地为“杏坛”,现泛指教育界。 五、“宵禁”误为“霄禁”。 报道国外防疫措施时,“宵禁”常被误成“霄禁”。“宵”指夜晚,“霄”指 云、天空。宵禁,即禁止夜间活动。为防疫而宵禁,目的是减少非必要的人际接 触。“宵禁”与云、天空无关,不能写成“霄禁”。 六、“挤兑”误为“挤对”。 在新冠疫情威胁下,许多国家的医疗系统几近崩溃,不少媒体称“医疗资源出 现挤对”。其中的“挤对”应为“挤兑”。“兑”即兑换;“挤兑”本指银行券持 有人争相向发行银行兑换现金的现象,严重时会使银行崩溃,失去兑付能力。医疗 资源被挤占,可类比为“挤兑”。“挤对”指逼迫别人屈从,“医疗资源出现挤 对”说不通。 七、“副作用”误为“负作用”。 有媒体报道,某些防治新冠肺炎的疫苗或药物出现“负作用”,这里的“负作 用”应为“副作用”。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不是单一的,对特定的疾病而言,起 治疗作用的是“主作用”,对治疗无效的其他作用是“副作 用”。“副”与“主”相对,强调的是附带。 八、误用“叹为观止”形容疫情失控。 截至2020年底,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00万,病亡人数超过35万,均 居世界之最。有媒体在报道时称:美国疫情防控形势,让人“叹为观止”。“叹为 观止”是个成语,表示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新冠疫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 健康,不能用“叹为观止”形容。 九、“科创板”误为“科创版”。 2020年11月,蚂蚁集团发布暂缓上市公告,其中将“主板”“科创板”错成 了“主版”“科创版”。“板”指板块,本指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单元,引申指具有 共同特点或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主板”“科创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板”取“板块”之义。“版”指用于印刷的上面有文字、图 形的底子,“版块”仅用于报刊、节目中。 十、“螺蛳粉”误为“螺丝粉”。 2020年,广西柳州特色小吃螺蛳粉走红。不少商家在宣传时错把“螺蛳粉”写 作“螺丝粉”。螺蛳,淡水螺的通称,一般个体较小,可食用,肉味鲜美,营养丰 富。螺丝,是螺钉的俗称,螺蛳粉以螺蛳为主要食材,和螺丝无关。 2019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足协致歉声明中的成语误用:以“差强人意”表示让人不满意。 2019年11月,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负于叙利亚队。赛后,中国足协通过微 博为中国男足的糟糕表现向球迷致歉:“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 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其中误将“差强人意”当作“让人不满意”用了。 差(chā):略微;强:振奋。“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二、明星微博中的知识差错: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成孔子的话。 2019年11月,演员李小璐和贾乃亮宣布离婚。随后,李小璐发微博称自己是一 个“普通女人”,还说“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已有 辞书收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条目,用例大约出现在明清时期,意思是:常人不是 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其出处可追溯到《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一语。 三、干支纪年中的用字错误:“己亥”误为“已亥”。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己亥”在使用中常被误为“已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 的合称。天干中有“己”没有“已”,干支纪年中只有“己亥”年而没有“已 亥”年。还有将“2019年己亥年”误为“2019年乙亥年”的。干支纪年中确实 有“乙亥”年,但2019年不是。 四、科技新闻中的词形错误:“挖墙脚”误为“挖墙角”。 2019年8月,华为发布操作系统“鸿蒙”,并许诺了众多优惠,力邀安卓应用程序 开发者为鸿蒙效力。媒体一时调侃:这是在“挖安卓的墙角”。其中“墙角”是“墙 脚”之误。墙角是指两堵墙相交接所形成的角;墙脚则指墙基。墙角被挖开对墙体损 害有限,但墙脚被挖整堵墙就会坍塌。因此,汉语词汇系统中有“挖墙脚”,而 无“挖墙角”。“挖墙脚”即拆除墙基,比喻从根本上加以破坏。 五、影视新闻中的用字错误:“主旋律”误为“主弦律”。 2019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影片集 中上映,获得广泛好评。相关新闻中,“主旋律”常误为“主弦律”。“旋律”通常 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指多声部音乐 作品中的主要曲调,现在也用来比喻基本的观点、主要的精神。“旋律”不能写 作“弦律”,“主旋律”也不能写作“主弦律”。 六、经贸新闻中的不规范用字:“鲇鱼”误为“鲶鱼”。 2019年11月,美国确认中国鲇鱼监管体系与美国等效,中方表示欢迎。相关报道 多将“鲇鱼”误为“鲶鱼”。鲇鱼,头扁平,口宽大,体表无鳞,多黏液,过去也 作“鲶鱼”。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实施,确定“鲇”为规范字,而其异 体字“鲶”未收入表中。此后,将“鲇鱼”写成“鲶鱼”就是不规范的了。 七、司法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 2019年10月,大连一名10岁女孩惨遭杀害,凶手蔡某因不满14周岁,依法不追 究刑责。有媒体报道:蔡某行为素有不端,其父母虽有察觉却“不以为然”,未加严 管,最终导致恶性事件。其中“不以为然”是“不以为意”之误。“不以为意”指不 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以为然”指不认为他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 父母不重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应用“不以为意”。 八、环保新闻中的用字错误:“禁渔”误为“禁鱼”。 2019年年初,多部委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 案》,对长江流域分阶段实施禁捕做了规定。在相关报道中,部分媒体把“禁止捕 鱼”说成“禁鱼”,混淆了“鱼”和“渔”的区别。“鱼”是名词,即鱼 类;“渔”是动词,即捕鱼。“禁渔”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水域 内禁止捕捞,不能写成“禁鱼”。 九、波音坠机事件中的用语错误:“令人堪忧”。 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一架波音737-8飞机发生坠机空难,举世震惊。不少媒 体报道: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堪忧”。“令人堪忧”是病态结构。“堪”指值 得;“堪忧”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因此,可以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堪 忧”,也可以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担忧”。但是,将“堪忧”与“令人担 忧”杂糅成“令人堪忧”,是错误的。 十、外交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 对于美国无端挑衅的“霸凌主义”行为,我外交部发言人曾用“令人不齿”一词 予以抨击。相关报道常将“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齿”本指牙齿,引申指 并列;“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不耻”指不以为有失体面,如“不耻下 问”。对美国的挑衅行为表示鄙视,应用“令人不齿”。“令人不耻”是根本说不通 的。 201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重庆公交车坠江报道中的读音错误:“发生口角”的“角”误读 为jiǎo。 2018年10月,重庆万州发生公交车坠江重大交通事故,经后续调查发现,该事 故是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与肢体冲突所致。某些媒体播报这则新闻时,将“口 角”的“角”读为jiǎo。“角”是个多音字,有jiǎo、jué两个读音。 读jiǎo时,指牛羊等动物头顶上长出的尖长的骨状突起物,也指物体两个边沿相接 的地方。读jué时,有较量、比试、竞争之义。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即在口头 上进行较量,“角”应读jué。 二、高校校庆演讲中的读音错误:“鸿鹄”的“鹄”误读为hào。 2018年5月,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时任校长在演讲中鼓励学生“立鸿鹄 志”,“鹄”读成了hào。“鹄”在“鸿鹄”中的正确读音是hú。“鸿鹄”俗称天 鹅,因善高飞,人们常用“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三、博览会报道中的用字错误:“青睐”误为“亲睐”。 2018年11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大量外国企业前来参 展,显示了中国市场在国际上的巨大吸引力。报道相关新闻时,有媒体称外国企 业“亲睐”中国营商环境。“亲睐”应为“青睐”,典出三国时期的名士阮籍。阮 常用“青白眼”看人,喜欢的人平视露出黑眼珠,不喜欢的人则以白眼相 向。“青”指黑眼珠,“睐”有看的意思。 四、演艺圈风波报道中的用字错误:“捅娄子”误为“捅篓子”。 从2018年5月开始,演艺圈“阴阳合同”等“潜规则”被揭露,引起有关部门 的注意和调查。某些网络媒体称揭露者“捅篓子”了,演艺圈黑幕一旦揭开,将掀 起“滔天巨浪”。“捅篓子”应是“捅娄子”。娄,本指物体中空,“捅娄子”即 捅出漏洞来,常比喻引起乱子、纠纷、祸事等。“篓子”是用竹篾、荆条、铁丝等 编成的盛物器具,没有“捅篓子”一说。 五、范冰冰逃税报道中的用字错误:“不知所终”误为“不知所踪”。 2018年10月,税务机关公布了对范冰冰逃税案件的处罚决定。在此前的一段时 间,作为该事件“主角”的范冰冰远离了公众视野,某些媒体说她“不知所 踪”。“不知所踪”应为“不知所终”。“终”是动词,指终止、结束。“所 终”是一个“所”字结构,结构助词“所”加动词“终”构成名词性成分,充 当“不知”的宾语。“踪”即踪迹,是名词,不能跟“所”字搭配。 六、世界杯赛事报道中的不当表达:“争夺冠亚军”。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法国队和克罗地亚 队打进决赛,最后法国队夺得冠军。报道相关新闻时,某些媒体说法国队和克罗地 亚队“争夺冠亚军”。参加决赛的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而非“亚 军”。“亚军”是不必争夺的。“争夺冠亚军”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 七、中美贸易争端报道中的词语误用:“反击”误为“反戈一击”。 2018年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蛮横地挑起贸易争端;中国进行 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制。某些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说中国的反制措施是 对美国的“反戈一击”。“反戈一击”指掉转枪口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发起攻 击。中国不属于美国的阵营,在中美贸易争端中,中国反制美国,是对美国的“反 击”,而非“反戈一击”。 八、沙特记者遇害报道中的词形错误:“籍籍无名”。 2018年10月,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遇害,引起了 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介绍该事件的背景时,有媒体称卡舒吉家世在中东赫赫有 名,并非“籍籍无名”之辈。“籍籍无名”应是“寂寂无名”。汉语中“籍籍”一 词,常形容声名盛大;“籍籍无名”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九、国际关系报道中的修辞错误:“360度”大转弯。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应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时,态度反复无常。某些媒体报道相 关新闻时,常用“360度”大转弯形容其态度的巨大转变。如:“不打叙利亚了?特 朗普一夜之间360度大转弯!”“特朗普对伊朗态度360度大转弯,称愿不设条件见 伊总统。”这种说法犯了夸张失度的错误。一条射线在平面上以端点为定点,旋 转360度时与自身重合,旋转180度时正好形成平角,汉语中常以“180度”大转 弯来形容转变幅度很大,到了前后相反的地步。 十、社交用语中的用词错误:赠人物品用“惠赠”。 在社交用语中,“惠”是一个常用敬词,凡以“惠”开头的词语都是指对方的 行为有“恩”于己,如惠顾、惠存、惠临、惠赠。某知名人士在送给别人的书 上,有“惠赠某某”的题词,某商家开张时,有“惠赠礼品”的告示,都是用错 了“惠赠”,可改为“敬赠”。 201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电视中的人名误读:老舍的“舍”误读为shè。 央视2017年2月开播的《朗读者》节目中,濮存昕和董卿强调老舍的“舍”应 该读作shè,在观众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实这是缺乏依据的,正确的读法是shě。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舍予是舍我、无我的意思,“舍”即舍 弃,应读第三声。老舍的“舍”和舍予的“舍”同音。根据亲友回忆,老舍生前自 己也读shě。 二、2017年“双十一”马云推出了一部功夫影片,其主题曲《风清扬》 将“青蘋之末”的“蘋”误成了“萍”。 “青蘋之末”出自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青蘋,是 一种草本植物,其茎横卧在浅水的泥中,叶柄伸出水面,只要水面有风,青蘋就像 测风仪一样轻轻摇动,后世以“青蘋之末”比喻事物处于萌芽状态。而“萍”则指 水生植物浮萍,其叶片贴在水面上,不会随风而起。所以,“风起于青萍之末”是 不合常理的。 三、热播电视剧中的读音错误:“参商”的“参”误读为cān。 2017年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有句台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 商”,剧中人将“参”读成了cān,正确的读法是shēn。 “参”“商”指的是参星和商星,均是二十八宿之一。参星在西,商星在 东,二星此出彼没,不会同时在天空中出现。人们常用“参商”比喻亲友分离后不 得再见。“参”读cān时有加入、参加、参考等义,与上述台词无关。 四、“虐童”事件报道中的用词错误:“非营利”误为“非盈利”。 2017年11月,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引爆媒体,社会为之震惊。有媒体 在报道中提到有关涉事单位时称之为“非盈利组织”,正确表述应是“非营利组 织”。 五、灾害报道中的概念混淆:“飓风”误为“台风”。 2017年8月哈维飓风登陆美国,给当地带来了巨大自然灾害。不少媒体在报道此 事件时把“哈维”误称为“台风”。何为“飓风”何为“台风”,气象学上是按地 理位置进行区别的: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称“飓 风”;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称“台风”。被命名为“哈维”的热带气旋产 生于大西洋,显然是飓风而不是台风。 六、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法律词语误用:“起诉状”误为“起诉书”。 王宝强离婚事件,因法院公布了新的相关调查结果2017年再次引起热议。有媒 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把王宝强当时递交法院起诉离婚的“起诉状”误成“起诉 书”。“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了向人民法院起诉而递交的法律文 书。“起诉书”则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提起 公诉的法律文书,又称“公诉书”。“起诉状”和“起诉书”的发起人有别,属两 种不同的法律文书。 七、影视演职员表中的词语误用:“领衔主演”。 影视剧演职员表中,多有“领衔主演”一项,一般都是多人并列。这是不 合“领衔”一词的本义的。所谓“领衔”,是指在共同署名的文件中,排名在第一 位的人。后来也指在艺术表演者的名单中,排名在第一位的演员。不管用于什么场 合,“领衔”只能是一个人,不能是一群人。 八、不得体的礼貌用语:“敬请期待”。 社会礼貌用语中,“敬请期待”呈流行趋势。商店即将开张,商家总会挂出横 幅:“开业在即,敬请期待。”电视剧即将播出,电视台也会推出预告:“开播在 即,敬请期待。”谦恭的“敬请”和自负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组合。所 谓“期待”,是充满期望的等待,这是一种主观感情的显示;强行要别人“期 待”,至少是有背于传统礼仪的。正确的用法是“敬请赐候”。 九、社会管理报道中用词错误:“城乡接合部”误为“城乡结合部”。 “接合”是连接在一起的意思;“结合”则是人和事物间发生了密切联系,凝 结为一个整体。“城乡接合部”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区域在区划 管理上往往比较复杂,通常兼具了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利用性质。鉴 于“城”和“乡”只是地理上的邻接关系,不是组织上的结合关系,是不宜写 成“城乡结合部”的。 十、商业广告中的用词错误:“一诺千金”误为“一言九鼎”。 装潢公司在电视上承诺十九天完成家装工程,拖一天罚一千元;又在报纸上连 续刊登巨幅广告,主题词是“一言九鼎十九天”。类似差错也见于其他商业宣 传,如“当天发货,一言九鼎”。这些“一言九鼎”都应改作“一诺千金”。“一 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重、威力大。商 家用“一诺千金”意在表示信守承诺,用“一言九鼎”则成了自我吹嘘。 2016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航天新闻报道中的读音错误:“载人飞行”的“载”误读为zǎi。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完成一系列载人飞行任务后,顺利返航着 陆。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迄今为止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一些广 播电视媒体的播音员把“载人飞行”的“载”读作了zǎi。“载”是多音 字,读zài时,意思是装乘、携带;读zǎi,意思是记载、刊登。“载人飞行”指用 飞行器承载人的飞行,应读作zài。 二、经济新闻报道中的用词错误:“一篮子货币”误为“一揽子货币”。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简 称SDR)的一篮子货币。不少媒体在报道这则新闻时,将“一篮子货币”说成 了“一揽子货币”。货币篮子(Currencybasket)或称一篮子货币,是一个经 济学术语,指设定汇率时作为参考而选择一组外币,由多种货币按不同的比重构成 货币组合。而“一揽子”则指对各种事物不加选择地包揽在一起,如一揽子计划、 一揽子交易等等。“一篮子货币”中的货币需要精心选择,不能“一揽子”放进 来。 三、美国总统大选报道中的量词混淆:“任”误为“届”。 2016年11月,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然而新闻媒体的报道却 混乱不堪。有媒体说他当选美国第45届总统,也有媒体祝贺他当选美国第58届总 统。事实上,部分媒体混淆了量词“任”和“届”。美国实行总统制,每四年举行 一次总统选举,总统任满4年为一届。如果总统在任期内因故由其他人接替,接替者 仍被视为同一届总统。如果同一人在不连续的数届总统选举中当选,每当选一次就 算一任。简而言之,“届”是由选举决定的,一次选举即产生一届总统;“任”是 由总统的更换来定义的,每更换一次即产生一任总统。据美国历史,特朗普当选的 是第58届美国总统,也是第45任美国总统。 四、英国脱欧公投报道中的概念错误:“脱离欧盟”误为“脱离欧洲”。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其结果是英国“脱欧”。有些媒体 在报道这次事件时,把“脱欧”解释为“脱离欧洲”。这属于明显的概念错误。其 实,英国脱离的不是欧洲,而是欧盟。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简称欧 盟,是一个推行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英国 在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脱欧派在公投中胜 出,英国脱离欧盟将成为事实。而欧洲是一个地理概念,英国处在其中,不可能根 据投票选择脱离这个地方。 五、韩国“亲信门”事件报道中的词形错误:“手足无措”误为“举足无 措”。 2016年10月中旬,韩国总统朴槿惠被曝出亲信干政丑闻,不少新闻媒体在报道 此事时,用“举足无措”来形容朴槿惠执政团队的慌张和混乱。汉语中没有“举足 无措”,只有“手足无措”。手足无措,即手和脚都没地方安放,比喻不知所从、 举止慌乱。之所以会出现“举足无措”这样的误用,可能是和“举足轻重”一词发 生了混搭。 六、娱乐新闻报道中的用字错误:“凭借”误作“凭藉”。 2016年11月26日,冯小刚以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获“金马奖”的最佳导演 奖。在报道新闻时,很多媒体都说:“冯小刚凭藉《我不是潘金莲》夺大 奖……”“凭藉”是不规范的,正确的写法是“凭借”。 七、娱乐明星的用字错误:“令人髮指”误为“令人發指”。 2016年8月31日,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了所谓《德云社家 谱》,全用繁体字书写。遗憾的是,出现了好几处错误,“令人髮指”误成“令 人發指”就是一例。“发”既是“髮”(fà,毛发)的简化字,又 是“發”(fā,发展)的简化字。“令人发指”的意思是,让人头发都竖了起 来,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其“发”指头发,应该使用繁体字“髮”。 八、体育明星的词形错误:“作为”误为“做为”。 2016年11月17日,林丹发微博就出轨一事向家人道歉。这条道歉微博说:“做 为一个男人……”“做为”应是“作为”之误。“做”“作”两字在语用中常常纠 缠难辨,有时甚至含混不清,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运用规律可循:表示抽象语义多 用“作”,表示具体语义多用“做”。“作为”是介词,常用来介绍某种身份或某 种性质。 九、广告宣传中常见的用字错误:“绅士”误为“绅仕”。 随着中产兴起,“绅士”一词大行其道,常现身广告中。香港明星黄宗泽今年 当选了某时尚杂志评选的“新绅仕”,广告随处可见,但“绅仕”其实是“绅 士”之误。“绅士”指有现代文明修养的男士,其“士”是对男子的美称,不能写 作“仕”。“士”古代指未婚男子,也可做成年男子的通称,或做男子的美 称;“仕”则作动词用,通常指做官。 十、常见的食品名用字错误:“黏豆包”误为“粘豆包”。 “黏豆包”是北方的一种传统点心,采用黄米、红豆等材料制作而成,触手很 黏。店招、广告牌及食物包装袋上基本上误写成了“粘豆包”。“黏”是形容 词,表示糨糊、胶水等具有的使物相连的性质;“粘”是动词,指依靠黏性把东西 互相贴合。“黏”(nián)和“粘”(zhān)的误用有历史原因。1955年《第一 批异体字整理表》颁布实施,“黏”作为“粘”的异体字被废除,“粘”于是身兼 二职,既表“粘”的意义也表“黏”的意义。但1988年公布《现代汉语通用字 表》,又将“黏”恢复使用。 2015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诺贝尔奖报道中的用字错误:“生理学或医学奖”误为“生理学和医学 奖”。 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和”连接,意思为需要在生理学和医学上同时取得建树才 有获奖资格。而该奖项的英文名称,两个学科间用的连接词是表示选择关系 的“or”,而非表示并列关系的“and”。 二、“九三”阅兵式报道中的概念错误:“抗战胜利纪念日”误为“日本投降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 字,中国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和“日本 投降日”是不同的概念。 三、“抗战”纪念活动中的用字错误:“罄竹难书”误为“磬竹难书”。 “罄”本指(器皿)空,引申指用尽;古人用竹简书写,“罄竹难书”意思是 把竹子用完了也难以写完,形容事实多得不可胜数。而“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 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概念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误为“亚太经合组织 成员国”。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 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现在 共有21个正式成员,其中既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经济体。“成员”和“成员 国”不能混为一谈。 五、“反腐倡廉”新闻报道中的文字错误:“严惩不贷”误为“严惩不怠”。 “贷”义为宽恕;“严惩不贷”指严厉惩罚,决不宽恕。“严惩”和“不 贷”在逻辑上是前后呼应的。而“怠”本义为轻慢,引申指懒惰、松懈等。 六、《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的常见用字错误:“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 心”。 “勠”义为合、并;“勠力同心”意思是协同用力,团结一致。“勠”曾作为 异体字被废止,其含义由“戮”字承担。但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勠”字已恢 复使用,此后仍把“勠力同心”写成“戮力同心”,是不合规定的。 七、名人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身价/身家。 名人财富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身价”旧时指卖身钱,现在多用来表示知 名人士的出场费、劳务费、转会费等。计算马云的家产应用“身家”一词。“身 家”本指自身和家庭,可引申指家庭资产。 八、足球赛事报道中的概念错误:“发角球”误为“罚角球”。 在足球、篮球等球类比赛中,一方队员犯规时,由对方队员执行射门、投篮等 处罚,此称“罚球”。守方队员把足球踢出底线,是正常的踢球行为,不构成犯 规。“角球”不属“罚球”范围,所以是“发角球”而非“罚角球”。 九、医学报道中的用词错误:“综合征”误为“综合症”。 2015年5月,韩国爆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引起了世界关注,但许多中文媒体 在报道中把“综合征”误成了“综合症”。征,意思是征象、表征;症,意思是疾 病、病症。在表示具体的疾病时,用“症”;在表示疾病的症状时,用“征”。 十、电影片名中的表达错误:《失孤》。 《失孤》是一部以“打拐”为题材的电影,由刘德华、井柏然、吴君如等主 演。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指年老无子的人。无论是父亲走失孩子,还是 孩子被拐与父母分离,都不能称为“失孤”。 2014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 “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 提交提案之类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议 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 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 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 的书面意见和建议,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者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 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对提案的提出、审查、 办理、监督等有详细规定。 二、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 “住”与“驻”都有停留的意思;但是“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 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是为执 行公务而驻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三、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 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许多媒体在 宣传报道这一新政时,提出了“单独二胎”的说法。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 妇”简称“单独”没有问题,但把“两个孩子”简称为“二胎”,是不准确 的。“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如果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已经 有两个孩子,再允许生“二胎”,就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孩子。这可能导致对新政的 误读。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2014年11月中旬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一些媒体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说 法,如“把APEC会议当成国际间的交流平台”等。际,即彼此之间。“国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