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黑龙江乡镇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1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 论》题(黑龙江乡镇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 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 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 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 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 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 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 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新春伊始,《新农村》记者小梁到基层调研,以下是他在 两个村庄采访的片段。 “村子真干净”,这是外来人对东各村的第一印象。村道上 见不到一张纸片,家家院里院外也清清爽爽。79岁的高大妈笑 着把小梁往屋里迎。冬季取暖煤改电以后,高大妈家装了地 暖,外面再冷屋里也舒服。高大妈自己收拾得利索,家里拾掇 得干净,屋里屋外的花儿都修剪得齐齐整整。她言语间透着喜 悦,“儿子孝顺,春节前辞了城里的工作回来,专门照顾我们老 两口。”“爸妈上了年纪,身体都不大好,有个头疼脑热,身边 没个人照顾那肯定不成。”高大妈的儿子小曾买完菜刚一进门就 接过了话头。 东各村是太行山脉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一共250多口 人,但老龄化程度不低,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多位。平 时,村里就是这些老人“守着”。村委会一周放两次公益电 影,捧场的也都是这些老人。“村里的大爷大妈都是居家养 老,儿女负责赡养。子女外出打工的,只能是老两口互相照 顾。村里打算建个‘托老所’,解决老人的日间吃饭和活动、照 料问题。”村党支部委员李大姐介绍说,她时常会到高大妈家来 看看,帮衬帮衬。听说要建“托老所”,高大妈觉得不错,“老姊 妹能时常见上一面,唠唠嗑。”“老爸腿脚不好,出不了门,我 们在跟前伺候着才放心。”小曾说。儿子能在身边尽孝,高大妈 心里满意,可也着急。她跟李大姐商量,“咱村里能不能办个产 业,让我儿子也能有点收入,不然他光照顾我们了,以后咋 办?” 李大姐说,东各村边有条远近闻名的宋代古道,村内还保 留着古道上唯一的一座三孔拱桥,来的游客不少。村里已经 有10多户拿到了农家乐的经营执照,她说:“要是乡村旅游搞起 来,不愁您儿子没事儿干!” 坐落在太湖之滨的水乡小村开弓村,则是另外一种景象。 弯弯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如箭在弦,村名由此而来。而在上世 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来此调研,写下著名的经济调研报告。 岁月变迁,费老留下的精神财富,成了开弓村重要的文化资源 和发展动力。 甜茶、昆曲、桥文化……在开弓村文化纪念馆,或图 文,或影像,或模型,地方风土人情跃然眼前。陈列厅里,一 件件旧物什,散发着浓浓的年代感。“有不少是村民自己捐赠 的,像这样的老式碗橱,还有那套八仙桌椅,现在已经很难看 到了。”被村里人称为“农民教授”的老姚感叹,这里存放的是村 民共同的乡村文化记忆。 开弓村越来越富,村民的生活和城里无异,但老姚喜中有 忧,开弓村曾经是“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如今,农耕文 化、蚕桑文化却有淡化之势,“这是我们的根啊”,老姚颇有感 慨。 如何传承乡风民俗?“首先要发挥好乡贤的力量。大家都有 共识,要有个乡贤议事会。”老姚说。在成立后的乡贤议事会 上,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有形的形式”展现开弓村文化,如熏 豆制作工艺,婚嫁习俗,摇三橹船,桑、蚕、丝到蚕丝被的一 条龙产业……为什么要以“有形的形式”?老姚期盼是“让来到开 弓村的人,从亲身参与民俗活动中体味到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 的韵味”。 村里要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传承乡风民 俗。村民的文化活动要有载体,开弓村发展较早,能用的土地 已经不多,怎么解决?经过商议,村里准备把老仓库改造成文 化礼堂。“脚手架已经搭起来了,估计5月份就能使用。”老姚高 兴地说。按照规划,礼堂能容纳100人左右,今后村里的党员活 动、小型培训、会议、文艺演出都可以使用。 未来,开弓村的文化回味必定更悠长。 材料2 “去趟镇上就靠一双脚板子,都是山路,车子进不来 呀!”说起自己的老家大娄山脉的双河村,小冯满是感慨。双河 村地势陡峭,四面环山,人都住在半山腰上,道路不畅,外面 的建材也很难运进来,村民只好就地取材,筑起了木房子。“木 房时间长了就容易变形,腐烂的都有。”小冯说。遇到刮风下 雨,就神经紧绷,生怕房子漏雨、塌了,觉都睡不安稳。一家 守着不足3亩的陡坡地过活,靠天吃饭。成家后,虽然小冯也曾 拖家带口地出去闯过,却没有攒下多少积蓄。后来,小冯有了 第二个孩子,加之老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夫妻俩只能辞 职回家,没撑几年就成了贫困户。 接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消息时,小冯还有点不敢相信:“一家 子5口人还能搬出大山,做梦都没想到。”2018年7月,小冯全家 从大山深处搬到了县城。挪了穷窝,小冯一家成了新市民。房 子面积100平方米,宽敞的卧室、独立的厨房、干净的卫生 间……“下雨天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但没住几天小冯却有点 不自在:“地面都铺了亮堂的瓷砖,稍微落点灰或者踩个脚印都 看得清清楚楚。”从村里人成为新市民,有很多新的不适应:垃 圾得倒进楼下的垃圾桶,要开始交物业费了……让小冯尤其困 惑的就是物业费:“住的是自己的房子,为啥每月还得交 钱?”不只是他,许多搬迁户刚开始都想不通。“他们毕竟过惯 了山里的日子,能理解。”针对居民们的新困惑,社区干部们采 取“两步走”:一方面挨家挨户走访了解需求和想法;另一方面 一对一讲政策、做工作,不让困惑“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沟 通和适应,搬迁户们慢慢习惯了社区的生活。小冯有点不好意 思,“啥事儿都有个过程嘛,懂了就习惯了。” 进了城,刚安顿好,小冯就开始找工作。转累了的他想找 个地方垫垫肚子,周边就几家餐馆,还坐满了人。正要离开 时,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谁都得吃饭,周边餐馆又不多,这 是个机会。”但转头,小冯又犯难了:干惯了体力活儿,炒菜的 技术不高怎么办?妻子也发愁:店面租金是笔不小的数目,一 时半会儿也难凑出来。2018年底,随着最后一批搬迁户入 住,社区开始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技能培训。一看到有厨师培 训班,早有想法的小冯跟妻子立刻报了名。两个多月后,在社 区的帮助下,小冯用凑齐的5万元租下了一间门面,期盼许久的 小餐馆就这样“上线”了。小馆子环境干净,口味地道,加上两 口子手脚勤快又热情,赢得了不少回头客。看到生意一天比一 天好,小冯终于能缓口气:“现在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块,早就脱 贫啦。” 搬出大山,工作也有了着落,还能照顾家里人,小冯觉得 很满足,但另一件心事也随之而来——孩子的学习有了新状 况。以前外出打工,孩子就跟了一路。“因为经常换工作,孩子 几乎没有在固定的地方上完一年学。”说到这儿,小冯满是愧 疚。 搬到县城后,小冯家距学校只有十几分钟路程,上学不愁 了。原以为在家门口上学是件高兴事儿,但出乎意料的是,开 学第一周,小冯明显感觉孩子的情绪不太高。几番询问,他才 弄清楚:“之前我们外出打工,孩子常年跟着在外地念书。现在 回到家乡的学校上学,反而有些不习惯。”更意外的是,老师还 专门来家里了解情况,跟小冯和孩子认真谈了一次心,临走时 提醒,小冯夫妻也要多帮助孩子融入新生活。“还是观念有问 题,过去老觉得教育孩子就靠学校,不靠家长。”小冯说,“以 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更上心才行。”如今,孩子慢慢认识了不 少新朋友,成绩也稳定了不少。这一切,小冯看在眼里,乐在 心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小冯觉 得,尽管有些磕磕绊绊,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材料3 年近四十、做小生意的杨华,还不知道自己竟有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