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经济问题分析与对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经济问题分析与对策 (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回升向好、长期向 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推动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同时也要 看到,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 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 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 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仍 然拥有重要发展机遇。一是超大规模市场蕴含机遇。我国人口 规模巨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并逐步扩大,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将产生巨大消费需求,由消费结构升级所引致的 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又会催生新的需求。二是城乡区域发 展空间广阔蕴含机遇。当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会释放巨大内需。三是经营 主体众多蕴含机遇。我国拥有超过1.8亿户经营主体,创业创新 创造潜力巨大。四是产业体系配套完整蕴含机遇。我国产业规 模大、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能够高效满足各种类型的市场 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集聚经济效应。五是 创新支撑发展能力提高蕴含机遇。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 世界第一,研发经费投入居世界第二,还拥有2亿多具有大学文 化程度的人口、2亿多技能人才所形成的人才红利。面对数字化 和绿色化这两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我们 有能力牢牢把握机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六是复 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危中有机。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 足、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 流,经济全球化趋势难以阻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 对外开放、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就能不断改善内外环 境,克服各种困难、化危为机。还要看到,当前我国加大宏观 调控力度仍有较大空间。过去几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没有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为当前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积极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积累了有益经验,留下了政策空间。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 统一行动,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善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 种要素资源,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 长。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 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 效益上积极进取。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 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 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 注入强大动力。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 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 全,着力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和举措,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 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准确识别时与势、危与机、利与 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主动担当作为,不折不扣 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 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检验各项工作。 (外贸发展形势和对策)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表现比较低 迷,主要市场需求疲软,我国外贸外资面临压力。同时也要看 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坚定奉 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 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 形成了有力支撑。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 难,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 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 增长6.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我们要 充分认识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准确把握 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以主动开放、自主开放将外部压 力转化为内生动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贸高质量发 展。 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推 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近年来,数字技术与 对外贸易深度融合,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 模式蓬勃发展,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要完善跨 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推出更多贸易便利化措施,支持综合保 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动态调整维修产品目录,扩大维修 产品范围。加强跨境电商知识技能培训、出海品牌建设、政策 法律培训等相关服务保障,帮助更多中小外贸企业更好“走出 去”。鼓励海外仓企业对接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国 内外电商平台等,匹配供需信息,促进中小微企业“借船出 海”,推动“中国制造”品牌更好拓展国际市场。加快发展数 字贸易,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推动外贸全流程各环节优 化提升,支持企业不断提升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建 设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经贸 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持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提供 新动能。 塑造外贸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能源汽车、锂 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2023年,我国电 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 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这表 明,在保持我国外贸传统出口优势的同时,也应重视外贸发展 新特点,培育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巩固和扩大“新三 样”出口优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均衡发展,支持国内 龙头企业通过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 业,推动新能源等产业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进一步 巩固和扩大出口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 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持续加强全方位多层面交流合作,加强创新 合作,支持技术转移、知识分享、人才交流。深化产业链供应 链国际合作,加强重点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促进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 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强质量管 理,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一批重点 行业产品质量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培育行业性、区域 性品牌,在重点市场举办品牌展览推介,推动品牌产品走向世 界。 健全完善外贸发展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 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改革是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以深 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循序渐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我 国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 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 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 准经贸规则,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 和自由贸易港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探索路径,为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 撑。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 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围绕促进贸易和投资自 由化便利化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加快推动与经济全球化新趋势 相适应的制度建设。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 循环。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内外贸监管规则衔接,推进 内外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高监管的 精准性有效性,优化内外贸营商环境。积极开展国内国际标准 转化,补齐国内标准短板,持续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 (投资问题及对策) 投资连接供需两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 一。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有效益 的投资。这既为做好今年投资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今后 一段时期投资发展指明了方向。 所谓“有效益的投资”,其内涵就是有质量、有效率、有 回报的投资。当前,传统粗放式投资增长模式已明显不适应高 质量发展要求。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冲经 济下行压力、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的主动选择,对于推动中国经 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也是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 国经济运行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内需不 足。投资在短期内体现为需求,中长期则转化为供给。以扩大 有效益的投资来优化有效供给,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 增长注入持续动能。 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 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拉动效 应,尤其对稳增长扩内需拉动最直接、见效最明显。重大项目 大多涉及重大产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补短板领域,是扩 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之一。从实践效果来看,重大项目投资 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区域 发展能级、更好拉动经济增长的“硬支撑”。 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发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 基础设施是支撑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的战略性 基石,对应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扩大投资和促进 消费的结合点。扩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要重点聚焦先进制造 业、绿色低碳等领域,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为高质量发展积蓄 新动能。 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更加重视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也是提升投资质 量、增强投资活力的关键力量之一。近年来,各地坚持问题导 向,创新民间投融资体制机制,为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出台了一 揽子政策。近期,有关部门还启动了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 库,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总的来说,不仅要让更 多民营企业“敢投资”“愿投资”,而且还要让民间投资“投 得快”“投得好”。 需要指出的是,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需要进一步拓展 有效投资空间,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高投资的综合 效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 应,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固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同时,要 进一步强化部门之间、央地之间的协同配合,加强对项目资 金、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以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金融安全问题及对策)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 力不足,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上升,加之当前我 国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随着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越 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国内金融机构在经 营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不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可能 会被放大,从而增加国内金融体系脆弱性,跨境资本的“大进 大出”亦会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我们要深刻认识 到,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这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 在要求愈发重要,应密切关注和防范金融开放过程中产生的各 类金融风险,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始终遵守稳健审慎的原 则,坚持对外开放与风险防控协同推进。 在推进金融开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加强金融监管。建立 与金融开放环境相适应的金融法律体系,制定并完善监管法律 法规,确保金融行业在高水平开放的同时做到有法可依,提高 监管有效性。金融监管机构应适时调整规则以适应金融形势的 变化,针对金融开放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建立全面的风险评 估与管理机制。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 理。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避免监管真空,建立权责 明晰、运转高效的金融监管框架。强化信息互通共享,对资金 流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协同监管。加大金融领域监督执法力 度,重点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顺应信息技术和产品国产化替代 趋势,加速推进国产化改造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避免金融系 统受到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借助前沿技术,确保开放 场景下的金融数据安全,通过加强身份认证、权限管控等措 施,促进数据安全、有序、高效流动,为数据资源价值的提升 提供安全保障。 金融高水平开放必须稳妥有序推进。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 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 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正确处理好防风险和促发展关 系,坚持开放先行先试,以更高水平、更大力度推动金融领域 开放创新。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逐步取消外资金融机构 与内资不同的资格条件限制,放宽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鼓 励支持内外资金融机构开展离岸业务,继续探索和完善建立个 人离岸账户制度体系等。建立与国际规则相接轨的信用评级、 会计审计等现代金融制度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落实信息披露 制度,提高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不断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形 成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同时,加快建设与金融 市场制度体系相适应的金融人才队伍,加强与拥有国际金融中 心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合作,加快国际金融人才双向流 动,积极培养更多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和规则的金融人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这是党中央基于我国经济运行规律和国内外环境变 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当前和未来经济工作指明了方 向,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 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内 在要求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始终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 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 一体两面,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和需求在对立 统一中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新时代以来,我国需求和供给以及 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变化。 需求由内需和外需构成。在改革开放以后相当长的时期 内,我国通过不断扩大外需,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 势,成为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中国制 造”行销全世界。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 复苏乏力,并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特别是美西方国家对我国 进行各种遏制打压,包括抵制我国生产的产品,这导致外需增 长的势头没有以前强劲。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 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中等收入群 体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更加强烈,积累起了巨大的内需潜力。但我国超大规模 市场的消费潜力和投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特别是新冠 疫情发生以来,虽然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总需求不足问题依然 突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还发挥不够。 从供给侧来看,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 的工业体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 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 类,有巨大的生产能力。但存在着“全而不优”“全而不 强”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 剩,比如水泥、钢铁中的建材等产能由于房地产投资偏弱而过 剩;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投资增长速度过快,但下游 相应消费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而出现内卷式竞争和过 剩;一些原计划出口的产能则由于外需的变化而出现过剩。二 是供给体系质量不高,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个 性化多样化需求,供给创造需求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此 外,供给体系的安全性稳定性还有待提升,有些关键核心技术 的供给严重依赖国外,存在“卡脖子”现象。 这种供需新变化,意味着影响供需之间动态平衡的条件发 生了变化。为此,要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 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 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扩大内需和优化供 给,打通两者结合的断点堵点卡点,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 生产能力的优势。”因此,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要推动供需做强做优,推进供需深度融合,畅通供需高 质量循环。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需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需求在,动 力就在;需求强,动力就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超过1.2万美元,成为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扩大内需有 非常好的条件。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多次遭 遇冲击,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 机、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等,我们都通过扩大内需进行了有效 应对,可以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采取了 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内需不断回 暖,2023年经济呈现出回升向好态势,但基础还不牢,需要进 一步巩固和增强。消费在内需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在拉动经济 增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 置。要不断增强消费的能力,改善消费的环境,扩展消费的渠 道,提升消费的意愿,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 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 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发挥投资对 于扩大内需的关键作用,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处理好政府投 资与社会投资的关系。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有挤出效应,也有 溢出效应,在社会预期偏弱的时候,政府投资对于树立信心有 特殊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 投资。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 是,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 需求升级的动态适配性,以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 性。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 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制造强 国,创造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 系统布局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 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传 统生产力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能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生产力,是能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是能不断开辟发 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生产力。新质 生产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方向,也是检验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供需是要循环起来的,并在循环中 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习近平总书 记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 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立 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 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多年来的实践证 明,我国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内部循环的势能强大。统 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影响二者相结合的 断点堵点卡点,需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不断释放国 内大循环的势能,将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效能。这是因为市 场半径决定分工程度,分工程度决定效率高低。我国还存在一 定程度的市场分割现象,而市场分割将会抑制分工,既不利于 需求的释放,也不利于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同时,要进一步 发挥国际循环在促进供需结合中的作用,因为虽然国际循环现 在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但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更加美好世界的进程中,国际循环也面临着新的机遇,而且机 遇大于挑战。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 务,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 稳、先立后破,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一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9项重点任务的 首位,既凸显出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也凸显 出科技创新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 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但关键核心技术受 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要坚持创新在我国 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决 定创新的诸多因素中,人才是关键。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 已超过2.4亿人,这是推动创新的底气所在。要优化人力资本配 置,提高人力资本密度,既要在国家层面上形成世界重要人才 中心和创新高地,也要结合各地产业状况,打造各具特色的区 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雁阵式创新格局。加快科技成 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现代产业发展的引领力。 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 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 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因此,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 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会带来巨大的消费 需求。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 业,因此,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 业,特别是要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 就业稳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织密扎牢社会保障 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同时,民生领域也是投资的富矿。新时代新征程,人们对教 育、养老、生态等高品质民生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为扩大投资 需求创造了难得机会,进而真正做到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 三是深化供需领域改革。需求潜能的释放和供给体系质量 的提升都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深化改革。就需求 领域的改革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特别是要推 进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使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在城 市中能比较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降低城市生活成本。这 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和提升流动人口在常住地的消费能力和消费 意愿,另一方面有助于打破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推动 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就供给领域的改革来说,要不断 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 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特别是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 宽松更加公平的环境,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 益保护等方面出台更具包容性和稳定性的举措。促进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发展,更好孵化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富有活力的创 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四是完善宏观调控。宏观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 量、增效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 期调节,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统筹重大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 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的背景 下,有些规划、项目、布局可以提前落地,以稳定预期和扩大 有效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 各种宏观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协调配合,特别是要聚焦经济建设 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增强宏观政策取向 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 止“合成谬误”,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 力,放大政策组合效应。 (经济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增强内外联动,构 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变化,增强生 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重大战略抉择。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革;与此同时,逆全球化 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我国发展进入战略 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只有构 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全面融入 世界经济体系,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 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有效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只有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 深层次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发挥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雄厚、人 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等优势,不断开拓 国际经济合作空间,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以自身的确定 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以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开放 型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要把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一方 面,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开放型经济体 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统筹推进产业开放、市场 准入、贸易投资、要素跨境流动、区域开放格局、服务保障、 安全保障等领域体制机制变革与制度建设,使各领域改革相互 匹配、协同发力,充分发挥我国对外开放综合优势,不断提升 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赋予自贸试验区、自由 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鼓励各地区勇于 探索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开放发展举措,总结形成更多 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使高水平开放红利在更大范 围、更宽领域得到充分释放。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现高 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更好结合。推进制度型开 放是我国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趋势、实施更深层次对外 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国内规则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 接,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坚持问题导 向,在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 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等方 面重点突破、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引进来”和高 水平“走出去”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 理体系改革,实现从国际经贸规则的旁观者、追随者向参与 者、引领者的角色转变,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 的制度性话语权。 有效协调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关系,增强国内国际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一方面,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 动摇”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 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疏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存在的 梗阻,形成动力充沛、内部协调、循环通畅的社会再生产体 系,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和要素不 断汇聚;另一方面,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 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 入,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切实 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畅通要素流动渠 道,从而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显著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 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 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 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加快形成互利共赢、多元 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 时,为全球发展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宏观经济环境及对策) 2023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地 缘政治冲突频发、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 速放缓。从国内看,经济恢复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交织叠 加带来的困难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在应对挑战中显 现出韧性和亮点,呈现增速较高、就业平稳、物价较低、国际 收支平衡的态势。 经济实现较高增速。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三季度以来,在政策发力、需求回暖、预期改善的多重作用 下,经济运行明显改善,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工 业企业效益逐步修复,产能利用率提高,民间投资止跌回稳。 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就业形势持续改善。2023年,全国城 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12月份全 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价格总体保持稳定。2023年,全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0.2%,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7%。 国际收支保持平衡。货物出口由降转升。2023年,出口额 为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额179842亿元,下降0.3%。进 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亿元。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稳定 在14%左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额 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外汇外储稳中有升,年末外汇 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 高质量发展取得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搭载国 产先进制程芯片的手机市场发售,国产大飞机投入商业运 营,国产大型邮轮交付使用,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 代。科技创新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新能源汽车产销 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稳 居世界第一,北斗导航商业化应用规模扩大。绿色转型持续推 进。截至2023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 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风电 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 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在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 济体中位居前列。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增速不仅领先于发 达经济体,在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也居于前列。中 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 过30%。 应该看到,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一些困难 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够 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建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 期偏弱,企业存在不愿投、不敢投现象;风险隐患仍然较 多,化解多年积累的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风险需要一个过 程。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底线思维,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 更要看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产 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对经济恢复 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将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经营 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新的机 遇,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孕育新的产业变革,为我 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总体上看,我国发展面临的 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回升向好、长期 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坚持稳中求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 立后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 合,这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就是 把“稳”作为大局和基础,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 业的政策,为更好实现“进”创造条件;以进促稳,就是要 把“进”作为方向和动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 益上积极进取,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先立后破,就是要统 筹“稳”和“进”,把需要“立”的主动“立”起 来,在“立”的基础上实现“破”,把握好时度效,避免脱离 实际的急于求成。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重在对冲 经济波动,保持短期经济平稳运行。跨周期调节更多考虑政策 的滞后效应,着眼“防患于未然”和中长期发展目标。通过跨 周期调节,既可以避免“大水漫灌”造成通胀或资产价格泡 沫,也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有利于中长期增长的重点领 域,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把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结合 起来,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我国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仍有空间,可适度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安排适度规模 的赤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转移支 付,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 态势注入“源头活水”。关键是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财 政支出结构,聚焦扩大内需,稳投资、促消费,强化国家重大 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统筹用好新增专项 债务限额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着力支 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着力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强货币供应总 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在总量方面,保持适度货币信贷规模,稳 固货币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综合采取多种工具,增强信贷 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并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 源,提高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在结构方面,要力求精准,持 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发挥好 货币信贷的引导效能,优先支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营小 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的健康发展。同 时,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低全社会利息负担和 融资成本。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协同,加强财政、货 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 估,这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一些非经济性政策对经济运 行的影响有时不亚于经济政策,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 取向一致性评估,可以避免政策之间相互抵消,确保同向发 力、增强合力。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 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推动高 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 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 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就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培育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 人、下一代互联网、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一批未来产业新赛 道,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巩固通信设备、电力装备、船舶、动力电池等优势产业地 位。新质生产力是由科技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 力,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良好的创新生 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 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 聚,完善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向基础 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延伸;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 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 资金需求;深化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更好体现知识、 技术、人力资本导向。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 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 性循环。要努力促进居民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发展 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 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 点,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场景的投资。以提高技术、能耗、排 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 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 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和重大项目建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当前,尤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落 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 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充分激发民营 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健全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体制 机制,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加大 高端装备、智慧物流、绿色低碳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力度,鼓 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场景开发建设。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 市场分割,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在稳步推进 制度型开放,结合高水平经贸协议谈判,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 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积 极稳定外贸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 跨境电商出口。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扩大电 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努力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 垒,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积极回应 外资企业诉求,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 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好 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支持外资企业继续“在中国、为世界”。 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提升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 游的便利化水平,增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就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 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 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 民生等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只要我们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 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 势,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在中国式现代化航道上行稳致远。 (数字经济问题及对策) 但也要看到,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潜能有待深入挖掘。关键 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标准体系尚不完 善,制度规则有待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话语权仍待提升。数 字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强,创新资源存在分散、重复、低效等 问题,制约创新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新技术、新应用持续涌现带来新挑战。 以Web3.0、量子计算、卫星通信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快实现从 研究探索到商业落地的跨越,驱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以大模 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人工智能将成 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并显著改变工 作、生活、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导致创新方式发生改 变,“数据+AI”与工业研发流程融合催生新型研发范式,形成 改变传统边界的创新能力。基于数据的研发方式,能够对传统 物理试错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提升创新效 率。 要探索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 体制和产业创新机制,以人工智能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数字领 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培养专业人 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式创新。聚焦数字产业化战略前 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加 快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让人工智能 充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设施规模化应 用,并超前谋划6G、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 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当前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影响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数字化转 型水平及路径存在一定差异,数字鸿沟问题凸显,中小企业数 字化转型尚处于探索阶段,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生态尚未形 成。产业数字化中的核心问题,如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 连接、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融合等,都需要新一代数字技术 来解决。而我国高端芯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基本 算法等多项数字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另一方面,我国数据 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 关制度不够健全,数据开放共享不足,数据要素没有充分流动 和深度开发利用,要素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释放。 要构建良好数字技术创新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 伐。搭建供需平台,推动供需双方从研发到生产全过程参与、 协同攻关,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布局、市场化运作的创新 生态。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向工业领域加速渗透,加快传 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 延伸,实现全域、全链、全环节数字化发展,大力支持中小企 业数字化转型。 要充分发挥平台企业作用,优化供需匹配,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引导平台企业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对外开放、 挖掘消费潜力等方面创造更大价值。依托平台更好支持实体企 业走出去,通过跨境电商加速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支持工业互 联网平台、消费互联网平台技术创新,增强平台企业国际竞争 能力,提升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加速技术出海、模式出 海。 要加快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和潜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进一步明确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展技术和数据要 素市场,这为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指明了方向。要加快 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 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及标准规范,培育规范数据交易平 台和经营主体,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评 估,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 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银发经济)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