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8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8篇) 目录 1.把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 撑................................................................................................................................................. 2 2.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6 3.推进“两个强化”激发农村潜能和活力......................................................................10 4.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6 5.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22 6.专家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用好“千万工程”总引擎描绘乡村振兴新画 卷............................................................................................................................................... 26 7.一号文件里的“三农”脉动........................................................................................33 8.一号文件,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51 把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 收举措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 农民增收举措。“两个强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 撑。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 和主体活力,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紧紧围绕增加农民 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广辟增收门路,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过 程中有越来越多获得感。 一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面对各类风险挑战,现在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要优化农业科 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核心技术攻关 力度,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扭住种子这个要 害,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 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 主优良品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服 务职能,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强化农业科技人 才培养使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快培养农林水 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实效。 二是强化改革创新动能。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 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强化改革 举措集成增效,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当前,各地第二轮土 地承包正陆续到期,今年将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 延长30年整省试点,探索具体操作办法,为全国面上开展打好 基础。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小 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 撑,加快打造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解决“谁来种地”问 题。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 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严格控制农村 集体经营风险的前提下,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对 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登记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 下实行税收减免。同时,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水 价综合改革、农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三是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收入 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691元,城乡居 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到2.39∶1。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农民增 收动能有所减弱。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目的就是 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要做好农民工稳岗就 业。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头大头,要通过加强农民工职 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做 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等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 业。要加大产业经营增收力度。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 作坊、林下经济等经营项目,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导向,更 多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拓展转移性 收入。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 障水平,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严厉查处套取、骗取资金等 违法违规行为,把给农民的各项补助补贴补到位。要增加农民 财产性收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鼓励以出租、合 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今年中央一 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推 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 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 化为抓落实的行动优势,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推进乡村 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一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乡村振兴是一项历史性任 务和系统性工作,必须动员更多力量、用更大的力度来推进。 去年,党中央专门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 了乡村振兴的部门责任和地方责任,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 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 到实处,落实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推动各级党政“一把 手”把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特别是发挥县委书 记“一线总指挥”作用,真正把三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农 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要求体现出来。注重发挥督查考核“指 挥棒”作用,既要突出实绩实效,推动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 能整合的整合、能简化的简化,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又要 通过督查考核推动真抓实干。 二是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农村工作是涉及多个部 门的综合性工作。各级党委要加强农村工作体系建设,强化统 筹推进乡村振兴职责,健全议事协调、督查考核、上下衔接等 机制,加强各级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建设,把涉及多个部门、多 个领域、多个环节的工作统筹起来,形成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合 力。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 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 用不能削弱。要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 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 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三是加大乡村振兴要素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强化 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提出了一些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在人才 方面,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 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 综合素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在用地方面,提出稳妥有 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 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在投入方 面,提出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创新乡 村振兴投融资机制,确保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同 时,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综合运用信贷、保险、期货等政 策,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针对一些地方农业补贴跑冒 滴漏问题,文件强调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严厉查处套取、 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把这些政策要求真正落实到 位,让“人地钱”等资源要素更多汇聚乡村、服务乡村。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办实事、见实效。我国各地农村情况 千差万别,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 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要充分尊重 地域差异性,多给基层一些自主权,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不 能不顾实际交任务、层层加码压指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落 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农民群众反映 强烈的问题。要坚持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民权益,干任何工 作都要把农民利益摆在首要位置,真正惠民生、暖民心,坚决 反对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更不能劳民伤财、甚至侵害农 民利益,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推进“两个强化”激发农村潜能和活力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 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 添活力。”“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 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 农民增收举措。“两个强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 撑,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 和主体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一、科技强支撑,改革增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2023年我国农业科 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短板农机装备取得突破,现代农业建 设扎实推进,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与此同时,面 对各类风险挑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 农业科技创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出具体部署,从 战略布局、种业振兴再到农机装备、农技推广,都列出了详细 的任务清单。比如,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上,提出完善联 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 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等。一系列举措将持续推进种 业创新攻关,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 好技术要让农民用得上、得实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要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强 化公益性服务功能、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加快培养农 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改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 调,强化农村改革创新。 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 主线。当前,各地第二轮土地承包正陆续到期,今年将启动实 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探索具体操作 办法,为全国面上开展打好基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 业的方向,各地要适应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 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同 时,必须坚守农村改革底线,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 改革破题,让“人地钱”等资源要素更多汇聚乡村、服务 乡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强化乡村全面振兴要素保障,提 出了一些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在人才方面,提出实施人才支 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等。在用地方面,提出稳妥有 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 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在投入方 面,提出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创 新投融资机制,确保投入与目标任务相适应。 二、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农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同时 也要看到,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今年中 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目的就是巩固农民持 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产业 经营增收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 作坊、林下经济等经营项目,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导向,让 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头大头,要做好农民工稳岗就 业。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 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 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 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 此外,要拓展转移性收入,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 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赋 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 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坚持把 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 先发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 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抓落实的行动优势,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 各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五 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明确主攻方向,扎实组织推动。要推 动各级党政“一把手”把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特别 是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真正把“三农”重中之 重的战略定位体现出来。要注重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 用,既要突出实绩实效,推动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能整合的 整合、能简化的简化,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又要通过督查 考核推动真抓实干。 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 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抓好贯 彻落实,坚决反对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要保护农民 利益、维护农民权益,真正惠民生、暖民心,让广大农民在乡 村全面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 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 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 战的伟大成就”。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 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不容有任何闪失。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首先要把底线守住,基本盘不能出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 件围绕做好“两个确保”,进行了针对性部署。 一、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的首要任务。2023年,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 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 量13908.2亿斤,高基数上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 豆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今年中央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 标,重点是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稳面积,就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关 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一方面,通过适当 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 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扩 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有 钱挣。另一方面,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对产粮大 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 地方抓粮有动力。 增单产,就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 上,这方面潜力还很大。要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 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 也要看到,“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 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 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菜篮子”产品 稳产保供,确保量足价稳。 二、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从数量看,2023年全国耕地总 量连续第三年净增加,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 亩;从质量看,我国耕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的 阶段。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 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重道远。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格落实耕 地保护制度,强调“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 体’保护制度体系”。 要保数量,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 本农田保护任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 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 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住18亿亩耕地 红线。 要提质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提升耕地质量,优先 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 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 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 管,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同时,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 度,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 动。 要管用途,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严厉打击 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续整治“大棚房”。 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 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 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 务。2023年以来,各地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努力做到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群众 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 强。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目标,必 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持续巩 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要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止返贫监测 精准性、帮扶实效性。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 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按规 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要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推 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 动,让留在当地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产业支撑,让有劳动能力 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要落 实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支持政策,在改善发展条件、提 升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造血”能力,更多依靠自己 努力富裕起来。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过渡期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要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 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 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 公开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 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后发布的第二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世 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一个“一号文件”,对于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 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 眼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学 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 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 抓手,对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重大部 署,是我们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新画卷的重要遵循。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23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 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错综复杂形 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克服较 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 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农”各项工 作扎实推进,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 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 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 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 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经济恢复仍 处在关键阶段。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 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守好“三农”基本盘,做 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时任xx省委书记习近平 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 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历经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 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 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做好“三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 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 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 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打好乡村全面振 兴漂亮仗,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以确保国 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 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 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从农民群众反映 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 效。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 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压实五级书 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 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 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苦干实干,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 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 足,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专家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用好“千 万工程”总引擎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 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 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文件首次把“千万工程”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标 题,作出“两确保三提升一加强”的工作部署。“学习运 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 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等重要提法部署,释放出我国将有 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信号。 一、一条主线提供“方法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千万工程”成为最大的重点和 亮点。“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源头,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方 法。文件提出,“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 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 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 例。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 进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 表示,“千万工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 效,证明是一条符合xx实际的全面振兴乡村之路,对中国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在新的阶段,中国想让 乡村振兴更见效、出实效,让农民‘可感可及’,就必须坚持 问题导向,而‘千万工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是 全面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今 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主线就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 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2035年 农业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农村要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实现 这一目标时间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在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取得 农民可感可及的成效,而‘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后,也需要一 个好的方法论作为引领。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其实就是要求各地学习其中 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学习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的方法论。”叶兴庆表示。 二、典型案例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千万工程”作为典型案例写 入标题。专家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这 肯定了“千万工程”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普遍意义。 xx省“百千万工程”智库专家顾益康认为,“千万工 程”开启了一场由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催化带动生态变革、产业 变革、社会变革的重大转型,掀起了由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 和农民投资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潮,从之江大地到中华大地发生 了乡村功能重塑、城乡关系重构、发展方式绿色蝶变,实现了 乡村衰落到乡村振兴的伟大转折,开创出一条“民族要复 兴,乡村必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圆梦之路。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发轫于20多年前,造就了万千美 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站在“千万工程”实施20年的关键节点,去年底的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要以“千万工程”的经 验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顾益康指出,这释放的信号 是——深化认识“千万工程”的伟大意义,全面总结“千万工 程”的成功经验,深刻阐释“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 启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 力使新时代的“千万工程”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总引擎。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是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 更富,这也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根本目的。中国社 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以“千万工 程”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聚焦农民的“急难愁盼”,就 是让农民做乡村振兴工作的评判员。 “我们讲‘人民立场’,落到‘三农’实际工作中就 是‘农民需要’。”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 华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在“三农”工作中更加 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 为农民而建,站在农民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切实保障农民 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 的日子。 三、领会理念方法因地制宜发展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是学深悟透“千万工 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方法,各地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生搬硬 套、搞“一刀切”,甚至搞形象工程。关键还是要因地制 宜,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振兴的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 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重在学习运用蕴含其中的理念方 法。比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和建设;坚持因地制 宜、分类施策,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坚持党建引领、大抓 基层,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