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汇编(23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汇编(23篇) 目录 1.2024年安康市政府工作报告............................................................................................3 2.2024年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46 3.2024年高平市政府工作报告........................................................................................83 4.2024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108 5.2024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148 6.2024年鹤壁市政府工作报告......................................................................................188 7.2024年辉县市政府工作报告......................................................................................214 8.2024年界首市政府工作报告......................................................................................248 9.2024年津市市政府工作报告................................................................................... 10.2024年晋中市政府工作报告................................................................................ 11.2024年凯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2.2024年丽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13.2024年连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14.2024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5.2024年攀枝花市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16.2024年凭祥市政府工作报告................................................................................ 17.2024年黔西市政府工作报告................................................................................ 18.2024年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19.2024年琼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24年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1.2024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 22.2024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 23.2024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安康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 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经济运行承压、结构 调整阵痛、矛盾交织叠加等困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1.7%。 ——我们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牵引,夯筑发展 基础。突出“四个一批”关键举措,分类施策掀起建设热潮。 前瞻谋做实储备。根据全国全省战略规划、重大政策、投资导 向、产业布局谋划包装项目,组织五轮次重点项目征集,在线 审批核准备案项目6388个,入库专项债券项目206个,申报增发 国债项目397个。强保障高效建设。精心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和季度观摩,西渝高铁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中央厨房等产业 项目建成运营,张石大道等市政项目投入使用。40个省级重点 项目、402个市级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加油干稳 健提质。项目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3%,带动先行指标 持续向好,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8.1%和11.4%,客货运周转 量增长0.6%和3.4%,工业用电量增长6.1%,财政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增长12.3%。 ——我们以“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载体,凝集发展力 量。建立周三“亲商助企日”制度,落实惠企纾困措施和营商 环境保障。拓平台交流合作。成功举办“国际茶日”等重大活 动29场次,对接落实央企国企、帮扶单位合作130项,深化常州 安康对口协作50项,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达成7个领域战略互 动。全方位招商引资。组建4个区域驻地招商联络处,外 派288支招商小分队,“千人百城万企”招商引进项 目650个,“归雁经济”引育实体1552个。练内功创出亮点。行 政审批“联合报装综窗”“项目管家服务”等模式在全省推 广。安康政务诚信评价全省优秀,非公经济占比全省第一,营 商环境满意度全省第一。石泉荣获国务院大督查综合督查激 励。 ——我们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清除发 展梗阻。市政府领导联县(市、区)督帮,县处级领导包企业 抓项目,在调结构、稳增长中强本领、转作风。严调度抓纲带 目。突出“重点抓、抓重点”,建立经济运行和污染防治、城 市管理、生态旅游等重点工作定期专题调度机制,累计组织一 线工作调度88次,整合力量解决堵点难点问题1173个。自加压 推动倍增。千方百计壮大产业发展基础,研究部署科技型企 业、绿色工业、生态渔业、林业产业、电子商务“五大倍增计 划”,扎实推动产业发展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综合治攻克难 题。摸排消除安全生产风险2.17万项;绿色矿山建设整改隐 患3174个,整改率99.9%;“保交楼”11015套,完成率94%;排 查整治违规坟墓1.37万座;依法处置9个非法集资问题;治乱拆 违2万余平方米,积弊多年的兴安市场消防安全隐患等得到有效 整治。 一年来,还做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重点产业融合破局。旅游拉动消费升温。生态旅 游“三年三千”行动稳步实施,“毛绒玩具+文旅”主题活动引 流强劲,旅游接待人数较疫情前水平增长9.9%。电商网络交易 额、零售额分别增长18.8%、23.4%。“安康壹号”海外仓投入 运营,全市进出口总额20.2亿元、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1.9%。现代物流启动综合枢纽建设规划编制,消费电 子围绕智能终端制造全链优化。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 产能,清理空壳企业,盘活国有资本,进一步夯实工业运行基 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与经营收入 分别增长9.5%和9.3%。秦巴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深化合作,交 通装备重点突破精密部件关键领域,新型材料持续向技术前沿 和高端产品攀升。毛绒玩具在营企业807户,综合产值61.1亿 元,获评“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农业发展步伐坚实。落 实保障粮食安全“十条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 粮化”,种粮333万亩、产粮74万吨,粮食安全考核“七连 优”。富硒食品进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布局,预制菜产业初步形 成整链配套能力。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国 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二)开放拓新大步快进。外向通道继续延展。跟进中 国—中亚峰会合作交流成果,与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巴尔塔市建 立友城意向。组建运营市物流口岸投资公司,开通“安康—东 盟”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安康无水港运量4221标准箱、同 比增长2.5%,富强机场旅客吞吐量33.8万人次、同比增 长83.6%,汉江白河至丹江口实现复航。园区洼地效应显现。获 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安康高新区建设国家新 型工业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持续发力,瀛湖生态旅游区“标准、 品牌、产品”三位一体提升,恒口示范区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 范基地,紫阳获批省级高新区。全市183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综 合产值378亿元,11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和5个飞地经济园综合产 值300亿元。科创环境氛围浓厚。秦创原安康飞地孵化器、科创 园建成投用,市域创新促进中心体系健全。科技型企业倍增计 划率先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 增长101.6%、100%、66.9%。全市在库科技特派员1676名,配备 重点企业科技副总50名、科技顾问80名。汉滨、旬阳、石泉入 选全国科普示范县。 (三)城乡一体建管并重。规划导控成体系。“三区三 线”划定应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完成编报,建成基础信息平 台和“一张图”监控系统,稳步推进镇级规划和村庄规划编 制。耕地流出整改成效明显,永久基本农田恢复补划8.83万 亩,整改率达到131.8%。城市建设加速度。大力实施“微改 造、精提升”工程,夜安澜等15个项目竣工投用。开工建设棚 改项目3356户,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82个。出台促进房地产平稳 健康发展“二十九条”、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二十一条”措 施。精细管理显实绩。完善城管委运行机制,“数字住 建”“运管服”平台应用扩面升级,扎实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 圾分类。健全四级联动长效机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位次 前移,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县域公共管理服务水平进 一步提高,汉阴、平利获评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 (四)乡村振兴显效成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完善“双 向交办、四步闭环”工作机制,消除返贫风险1.5万户5万人。 深化产业就业帮扶,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4.8亿元,脱贫人口人 均纯收入1.49万元、增长14.1%。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各 县(市、区)跟进市级重点产业链,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 各展所长。汉滨服装袜业、旬阳拐枣开发、汉阴碳基材料、石 泉预制菜肴、宁陕精品民宿、紫阳平利富硒茶饮、岚皋魔芋食 品、镇坪道地中药、白河光皮木瓜等特色产业错位发展。经济 组织扩规增收。实施“百社引领、百场示范”工程,认定农民 合作社市级示范社6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9个、市级示范家 庭农场103个。创新“银农直连”机制,农村供销体系电商销售 突破10亿元,“832平台”成交1亿元。1581个村集体经济年收 益超过10万元,占比达到88.8%。和美乡村宜居宜业。统筹推进 石泉、平利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13个示范镇、100个示范 村、73个和美乡村试点村建设。实施2596个乡村建设项目,新 改建农村户用厕所1.66万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0.2%,生活 垃圾收运处理率93%,78个村获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五)生态环境扬优补短。提标升级勇夺第一。实施污染 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全力保护好蓝天碧水净土。中心城区环境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8、空气优良天数339天,城市水环境质量 指数3.0129,均排名全省第一。重点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安 全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2.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8平方公 里。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综合整治成效 明显。盯牢秦岭“五乱”不放松,369个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到 位,核心和重点保护区20家矿业权关闭退出。巴山区域小水电 清理退出电站12座、完成整改19座,河(湖)长制创新举措全 国推广。白石河硫铁矿治理、蒿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稳步 推进,全国两个技术与经验推广现场会在安康召开。价值转化 探索实践。启动GEP自动化核算,发布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等5项 研究成果,10个县级生态资源公司组建运营。申报入库EOD项 目6个,秦巴生态馆建成投用。入选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产品价值 核算试点市,获评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 (六)民生事业均衡用力。就业创业促增收。新增城镇就 业1.9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9亿元,组织劳动力转移就 业64.1万人、脱贫人口就业37.2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和7.7%。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走在 全省前列。以工代赈工作全国通报表扬。公共服务上水平。民 生财政支出31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9%。县城以上 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传 承创新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三医联动”改革、DRG支付方式 改革稳步实施。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陕西省样板市,国 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西部地区第一,全民健身工作 全省第一。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如期完成目标。社会保 障广覆盖。“五大险种”持续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 保率99.3%、医保参保率98.7%。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 提升行动,完成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2000户,建成镇(街 办)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个。发展普惠托育机构109家,建成托 位8956个。社会救助政策兜底32.6万人。 (七)社会治理坚实稳固。安全监管有力。落实落细“三 化三制”,开展事故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未发生重大及以 上生产安全事故。组建819支应急救援队伍,落实2966处地质灾 害隐患监测预警,成功应对17轮次强降雨。深化“食品药品安 全放心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到位。社会稳定有序。以平 安安康、法治安康建设为抓手,筑牢反恐反邪防线,常态化推 进扫黑除恶斗争,全民反诈和“警民共建一家亲”活动取得实 效。实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信访法治化试点全 省先行,信访工作综合考核名列全省第一,宁陕、旬阳成功创 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新举措有效。落实“五同”工作机 制,把村级事务做成“阳光工程”,村财审计监督在全国成为 经验。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优抚褒扬工作,巩固发展新时 代军政军民团结,荣获“陕西省双拥模范城”称号。社会治 理“安康模式”全省推广,平安建设满意度全省第一,获 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市政府党组集 体学习制度、市政府常务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市政府领导班子牵头完成调研课题29项、转化工作 措施37条、解决突出问题62个。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提 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成功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 市。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速,完成自建政务系统数据共享,市 政府门户网获评中国优秀政务网站。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 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78件、政协提案413件。全 面落实审计监督,依法加强统计监督。深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机 关事务、方志、气象、慈善、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 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根 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是省 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市委正确决策、市人大监督支持、市政 协鼎力协同、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 府,向全市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 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安解放军、武警部队、公 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对口和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的单位及 个人,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康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致 以崇高敬意! 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 题:区域经济体量小、重大项目少、产业底子薄,缺乏持久稳 健的支撑;生态红线约束紧、保护任务重、转化路径窄,高水 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民生投入缺口大、基础设施 标准低、公共服务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距离群众期待还有差 距;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视野还有局限、能力亟待提 升,以实干求实绩的品质仍需锤炼。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 度重视、深入研究、铆足干劲,不懈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要求和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 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 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 议、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 平安全,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深化拓展“三个 年”活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 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锚定高质量发展“五个坚 持”思路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 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 增长5.5%和7.5%,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 在5.5%以内,粮食产量73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 低2.5%,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10%。落实总体要求,实 现预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 理,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因地制宜创新落实,突出“五个第 一”原则: 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实力。聚焦发展质量提升,坚持深 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用真实高 速度量的增长强基固本,用绿色可持续质的提升集能广益。致 力产业有机融合,坚持“生态旅游引领、绿色工业主导、富硒 农业奠基”多维度协同,以市带县整合资源,着力加快链式发 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政策一致落实,坚持稳中求 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政策驱动、投资拉动、消费带 动,抓好贯通衔接,及时刚性兑现,提振市场信心,形成发展 合力。 突出生态第一资源厚植优势。彰显生态环境优势,坚决捍 卫“国之大者”,扛牢秦巴生态卫士之责,守护一泓清水永续 北上,争做“两山”理念实践典范,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安康样 板。放大地理区位优势,立足西部地区,深耕秦巴腹地,建设 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 运,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培育特色产业 优势,以专业园区承载土地集约、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升级 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把比较优势转化为 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 突出创新第一动力多元赋能。开放合作借外力,跟进全省 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步伐,承接产业转移和市场布局,深化 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协作、对口帮扶合作,积极培育开放型经 济。改革催化激活力,以投资管理制度、贸易合作交流、金融 创新服务等为重点,持续深化首创性、便利度、集成化改 革,让市场主体创造力涌动勃发。科技创新强内力,依托秦创 原绿色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狠抓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 化,发挥数字经济组合增效作用,加快生成适应高质量发展需 求的新质生产力。 突出民生第一关切共建和谐。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造 福人民的政绩观,提高民生政策普惠性,增强民生保障实效 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关注企业需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 有变”,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主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 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共创美好生活,着眼既做 大“蛋糕”又分好“蛋糕”,瞄准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做实促 增长、扩就业、稳物价等工作,建好公益、基础项目,让幸福 安康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突出安全第一责任守好底线。防患于未然,压实防范化解 风险政治责任,坚持底线思维,树牢忧患意识,提高见微知著 的工作前瞻性,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 中有底”的行动力。化解在源头,对各种隐患早介入、早研 判、早处置,以务实严谨的态度精准排险,做到责任不落空、 事态不演进、矛盾不激化,依法解决老问题,防止引发新问 题。长效优治理,健全制度规范,强化基层基础,突出群防群 治,完善网格化、常态化、智慧化、法治化治理体系,层层夯 实安全责任。 三、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一)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加快推动经济增长。以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扭住关键环节,强化攻坚 举措,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主攻项目做大投资。全力以赴保增量。加强“四个一 批”动态管理,狠抓385个市级重点项目,确保项目开工率一季 度达到60%、二季度达到100%。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安康湖文旅 产业开发、天然气长输管线、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大项目。滚 动接续扩规模。县(市、区)首位产业至少策划包装2个投 资5亿元以上项目,每个市级重点产业链至少谋划生成2个投 资10亿元以上项目,全市在库储备项目规模保持2000亿元以 上,其中产业项目份额不低于6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 右,社会(企业)资本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完善机 制拼进度。加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线上监测预 警+线下协调保障”机制,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要素配置供给、 全领域高效服务、全过程公正监管。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亩均 论英雄、实绩论英雄,定期组织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督 导、评比考核“三场擂台赛”。 精准招商务求实效。高点站位招大引强。坚持“大绿色、 大生态、大循环”理念,强化投行思维、链式思维、增量思 维、闭环思维,推行重大项目招商全域协同联动,产业分工合 作,资源跨县配置。全年招引落地投资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 于55个,使用内资和外资分别增长10%以上。链式招商有的放 矢。巩固“千人百城万企”招商机制,每月一主题、每周一专 场,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完善“一链一策”支持措 施,动态更新“头部企业名录”和“全链招商图谱”,上半年 基本完成叩门走访对接。突出以制造业为重点扩大利用外 资,对符合条件的新设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帮办代办全程服 务。做好招引项目落地“后半篇”文章,建立“招商专员+项目 管家”服务与绩效评价机制,新签约合同定期对接,新引进项 目专人保障。强化重点产业链“链长”责任制,对招引入链项 目实行落地跟踪,确保招商项目履约率100%。 多措并举活跃消费。深挖在地需求。出台推进市场消费、 商贸物流、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实施“优品、强 商、活市、乐购”四大行动,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 品消费。深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省级试点城市建设,打造 高品质商圈、商业综合体、示范商业步行街和夜间经济聚集 区,优化升级毛绒玩具主题街区。创新消费场景。积极创建省 级绿色商场、智慧商店,鼓励各类商贸中心改造提升。推进文 旅与商业资源有效结合、商圈和文化场景跨界融合,深度发掘 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实体功能作用,抓住餐饮美食、国 货“潮品”、复古怀旧等消费热点,发展智能、时尚、定制消 费业态,打造沉浸、体验、互动消费场景,满足个性、多样、 品质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电商。规划布局电子商务产业园 区,引导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融入电商元素。建 设“网货选品安康中心”,组织开展专项帮扶行动,培育直播 电商市场主体。发展5家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新增限 上商贸流通企业80户,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50%以上。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 (二)抓支撑、延链条、促融合,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准 确把握结构调整后的趋势性变化,推动全市重点产业链向上嵌 接、向下扎根,纵向耦合、横向并联。 生态旅游率先发展。打好推介引流牌。用好客运场站、服 务区、加油站等场所,升级上线“智慧旅游”平台,开发地方 自营OTA。常态化开展“毛绒玩具+文旅”系列主题活动,打 响“春来早、夏龙舟、秋最美、冬养生”品牌,实施“四季千 场”引流和“十县百场”推介活动,力争全年接待游客5200万 人次。塑造核心吸引物。支持瀛湖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旅游度 假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做好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全国 试点。支持南宫山创建5A级景区、凤堰古梯田申报世界灌溉工 程遗产。抓实337个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培育平利蒋家坪 等7个4A级景区。培强综合承载力。统筹“湖城一体”和“一江 两岸”文旅开发,大力发展星级饭店、精品民宿、商业街 区,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城“会客厅”接待能力。推广“安康味 道”系列美食,鼓励开发养生药膳、特色渔宴等体验产品,扩 大名店、名宴、名菜、名小吃影响力。优化“秦巴1号旅游风景 道”通行条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游客体验感。跟进市 场导向和游客需求,加强专业化、多功能基地建设,大力开发 康养游、亲子游、工业游、研学游、冰雪游、低空游项目。挖 掘文化内涵,活化文物利用,办好文体赛事,唱响陕南民 歌,创新文旅融合体验项目。全市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常态化调 度,完善旅游投诉与求助受理“三快三到位”机制,依法打击 侵害游客权益行为。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扶持企业上台阶。加快新型工业化进 程,设置1亿元工业促增长专项资金,建立绿色工业倍增骨干项 目储备库、骨干企业培育库。实施重点企业“零增地”技改项 目100个,对产值和用电量增幅达到要求的制造企业给予10万元 以上奖补支持。促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组织申报国家两 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5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户,规上工业增 加值增长8%左右。专业园区提能级。以专业理念和专业水准建 设产业园区,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深化“标准 地+承诺制”改革,建立园区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实施“工业上 楼”工程,动态储备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新增千万元以上 入园企业90户,园区亩均效益提高3个百分点。启动建设新型材 料循环产业园化工片区。育链延链强辐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参与省 级重点产业链分工,紧扣细分领域重度垂直,大力招引培育链 主企业、吸引聚集优势资源,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 链”。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实施增资扩产项目,搭建新型材 料、交通装备、消费电子、绿色建材等对接平台,联通上下游 市场,提升协作配套水平。 现代农业凸显特色。夯实产业基础。实施“十百千万”工 程和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和高 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330万亩。抓好“百园航母、 千园提升”和“百社引领、百场示范”,完善“企业+基地+农 户”模式,探索折股量化、收益分红等多元分配机制。新认定 市级龙头企业30户,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户。突破产业规 模。加快安康富硒茶标准化生产,促进百万亩茶叶基地稳定规 模和夏秋茶高效利用,茶产量达到5.7万吨。推进魔芋产业创新 发展“五大提升工程”,新增魔芋种植面积10万亩。调整生猪 养殖结构和规模,稳定生猪出栏190万头。引导蚕桑产业向优势 区域聚集发展,年产茧6500吨。推动生态渔业养殖提质倍 增,水产品产量6万吨。实施林业产业经济倍增“五大行 动”,林下经营收益达到150亿元。延伸产业链条。做优做 靓“中国硒谷”品牌,带动绞股蓝、核桃、拐枣、木瓜等产业 发展,力争富硒食品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00亿元。支持石泉县建 设全国预制菜产业百强基地,积极引育市场竞争力强的头部企 业,实现预制菜产业综合产值80亿元。实施秦巴医药产业链提 能增效工程,推动优势道地药材产量增长7%、综合产值突 破65亿元。 (三)抓创新、优服务、促开放,内外并举蓄势积能。突 出高质量、高效能,把握新特征、新规律,营造优质宜商环 境,拉长短板补齐弱项,培育新质生产力潜能。 创新驱动转换赛道。依托秦创原联动。促进创新驱动平台 向县(市、区)延伸,支持安康高新区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型特 色园区,推进紫阳省级高新区建设,高标准打造富硒特色产业 创新聚集区。完善“四张清单”,以“三项改革”促成果转 化,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 创意设计、个性定制、技术研发等服务型制造业。引入新要素 挖潜。实施创新人才攀登计划,组织“风投、创投、产投”机 构与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联合 体、众创空间等平台10个,完成“揭榜挂帅”项目5个、成果转 化项目50个、乡村振兴“绿色通道项目”20个。力争申报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150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00户。面向数字化 转型。提升“千兆城市”建设水平,新建5G基站1000个,新增 光缆5000公里,启动数字乡村平台建设。促进数字政府建设基 础设施集约化、数据资源集成化、应用场景协同化,完善“四 端一线一评价”体系。支持安康高新区和汉滨区数字经济产业 园建设,培育数字产品制造服务新业态,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 和企业“上云”进程,打造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 立足枢纽扩大开放。畅通开放渠道。推进安康国家物流承 载、综合货运“双枢纽”城市规划建设,布局“三港四中 心”体系。优化富强机场航线班次,启动二期扩建前期工作。 加快西渝高铁、安岚高速陕渝界段、十巫高速镇坪段、国 道316建民至恒口、富强机场至恒口无水港快速干线建设。常态 开行白河以下汉江航线,做好丹宁高速、汉安十高铁前期工 作。构建开放网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抢抓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支持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加快 自贸协同创新区发展,推进上港物流集散中心等十大重点项 目。鼓励县(市、区)规划建设“前置仓”“收储仓”“冷链 仓”,共同架构“买全球、卖全球”物流体系基础。拓展开放 市场。积极申报建设省级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继续争取安 康海关设立。升级“安康壹号”海外仓,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 建设,带动安康名优特产扩大出口,新增外贸企业20家,实现 外贸增长10%。实施“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建设三年行 动,打造毛绒玩具“外贸旗舰”,综合产值达到75亿元。促进 开放协作。加强苏陕、津陕对口协作、“组团式”帮扶和常州 安康经济协作,与央企国企、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落实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 展项目,密切汉江生态经济带沿线城市互动。 优化环境亲商助企。扭住重要节点。坚持“一枚印章管审 批”“清单之外无审批”,加快“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 和“先证后核”工作落地。推动审管流程、机制、服务“三变 革”,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扩大“一次办、 协同办、异地办”范围,推进镇(街办)村(社区)便民服务 中心标准化建设,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打通关键堵点。按照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认真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 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经营主 体准入准营便利度,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企业进 场“零门槛”,交易环节“零障碍”。落实金融惠企政策,用 好支农支小贷款,鼓励金融机构让利投放低成本信贷资金。扫 除落实难点。坚持周三“亲商助企日”制度,完善各级领导包 联重点企业机制,每月至少两次“一企一策”服务解决问题。 加强营商、审改、职转“三办联动”,着力从“解决一个问 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 (四)抓统筹、提品质、促协调,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推 动新型城镇化布局结构调整,通过城乡一体、产城融合、治理 提升等有效措施,整合拓展高质量发展资源空间。 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加强一图管控。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 划导控作用,综合人口状况、经济功能、土地利用、环境保护 等,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多规合一”协同 系统和基础信息平台,严格规划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坚持一 体推进。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国土空间功能状况引导县域 产业差异化发展,适时组织控制性详规修编。以科学规划引领 乡村建设,促进形成乡村产业集中布局、融合发展的空间格 局。项目一线落地。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督,做到规划、 审批、建设“三统一”。健全规划编制管理与修编审查机 制,建立专项规划名录清单,对符合“三区三线”划定和规划 要求的建设项目,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提升中心城区品质。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老城区功能疏解 坚持多拆少建或只拆不建。新区域既要解决“有没有”更要追 求“好不好”。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持续深化“两违”整 治,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补齐公共配套短板。实施东坝管网等 重点排涝工程,加快诚信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完成南门、长兴 等老旧小区改造。增强城市燃气管网安全保供能力。注重内涵 以创促建。塑立城市文明形象,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强化卫生 城市、园林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市巩固工作。推行联合巡查综 合执法,落实“一街四管”措施,下力整治“十乱”问题,扎 实推进垃圾分类。围绕山水园林品质城市目标,建设“灰绿结 合”生态水系,突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打造“口袋公 园”“街头小景”。建立“三精”管理体系。落实“精准、精 细、精心”管理,在细微处见功夫、显情怀、出质量。用 好“五同”机制和载体,抓好“一委一办一平台”对接,推动 城市运行维护“一网统管”。落实《安康市物业服务与管理条 例》,推行物业企业信用考评,建设“红色物业”,打造和谐 小区。 强化县城载体作用。分类差异发展。落实全省县域发展三 类功能区划分,产业功能县以发展特色产业优先,聚力培育支 柱产业,推动首位产业产值向百亿元大关迈进;农产品主产县 以发展农业优先,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特色农产品,做优做强 精深加工;生态功能县以保护生态优先,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 态经济化有效路径。完善基础设施。打通县城环线路、断头 路,贯通市政街区路和产业园区路,改造县乡路和景区路,创 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推进安康水网建设,加快实施增发 国债水利项目,加大供排水管网改造升级力度,抓实电网巩固 提升工程。突出县域承载。以发展县域首位产业为战略重 点,围绕“产城人”融合做强县域经济,确保发展速度高于全 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推进“客 货邮”融合式运输体系建设,完善县镇村商贸流通服务网络。 培育乡镇集群。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合理配置商业 机构、金融网点、便民设施等,强化集镇综合服务功能。 以“产镇相融”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培树一 批特色小镇样板,支持有条件的镇加快建设县域副中心。 (五)抓巩固、循规律、促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总抓手,运用全局观 念系统思维,厘清重点出实招,创新举措求实效。 尊重乡村演进规律抓建设。明晰功能定位。加强以 县(市、区)为主体的城乡规划衔接,区分城郊融合、集聚提 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类型,明确乡村布局和重点方向。 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村居建设、文化传承等因 素,强化乡村空间立体感、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度。建设和 美乡村。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指导实践,尊重农民意愿,彰 显乡村风貌,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留住乡亲、护住 乡土、记住乡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高质量完成平 利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国家试点县项目。重点整治提升。大力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农村改厕解决好实用、好用 问题,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结合“无废农村”建设,合理 规划布局生态化污水处理设施,扎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 量和无害化归集处理。 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抓增收。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深 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大 力发展适生性、带动性、稳定性强的农村产业,扶持能人大户 培树“农创客”典型。利用乡土特色资源延拓产业,发展乡村 民宿、农业观光、休闲康养,推动乡村从“卖产品”向“卖风 景、卖特色、卖体验”转变。密切利益联结共享。实施农村创 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政府牵头、企业助力、能人带动、村 民参与,建立“产业+创业+就业”收益动态分配、群众稳定增 收机制。采取订单生产规模集约、托养托管直接带动、经营主 体吸纳就业、以工代赈劳务发包等多种形式,让农民深度嵌入 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合力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供销 社+合作社+监测户”机制,组织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建立生态 资源公司“联农”、集体经济组织“带农”、科技成果转 化“益农”、社会资本引入“助农”四方合作模式,做好“粮 头食尾”“农头工尾”大文章。深化“三联共建”,力争农村 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以上村达到100%、50万元以上村达 到10%。 把握市场运行规律抓改革。用活土地要素。统筹农村“三 块地”改革,扎实推进承包地延期,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实施农 田集中连片整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 宅”政策。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 价”,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配置流动要 素。顺应人口流动和产业发展趋势,提高城乡要素双向协同效 率,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 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服务制度。 集成治理要素。深化“五治融合”创新举措,实施农村基层治 理提升工程。坚持倡导与约束并重,健全“村规民约”体 系,强化“一约四会”治理,引导村民更新观念移风易俗,革 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陈 规陋习。 (六)抓保护、固本底、促升级,描绘美丽安康画卷。加 快生态优先绿色升级,推动环境基础持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筑屏障。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强化政治、生 态、人文、公共“四个维度”价值属性判断,全面深化林长 制、田长制,支持秦岭国家公园和“数字秦岭”建设,打造秦 岭生态环境保护最佳区域。完成巴山区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加 快化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保证汉江水质安全。巩固“三 长治河”创新机制,落实“十年禁渔”,严管“四清四 无”,分类开展黑臭水体和入河排污口整治,“一库一策”排 除尾矿库安全风险。落实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加强河 湖水库水生态监测和无害化处置,确保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 达标。深化提标升级行动。健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和污染防 治攻坚成效评价体系,实行集中调度、一线调度,深化源头管 控、精准防控、协同联控,持续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 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第一。 紧盯突出问题抓整改。巩固工作成效。坚持源头减量、过 程控制、生态恢复,加快白石河硫铁矿剩余6个矿点治理,按时 保质完成目标任务,打造全国矿山污染治理样板。开展蒿坪河 流域重金属环境背景值调查,启动实施6个综合治理工程,加强 流域监测,严防水质污染。持续查漏补缺。扎实推进中央和省 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三色督办”机制,加大现场核 查力度,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形成督察整改闭环。消除 涉矿隐患。深入开展矿山整治三年行动,巩固采石采矿领域整 治成果,创新网格员监督、无人机巡查、信息化比对等治理手 段,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加大资源勘探力度,联 动优化矿权出让规则,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 率,有序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平方公里。 转化生态价值出效益。盘清资产家底。定期发布生态产品 总值核算报告,探索建立“GDP+GEP”双考核机制。深化国家低 碳试点城市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双储林 场”国家储备林项目,培育“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 地。鼓励国有林场盘活资源资产,积极开展水域、荒地、滩涂 等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加快实体运营。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注 入生态资产,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创新金融化、 电商化等运作模式,推动县级生态资源公司实体化运营,探索 构建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建设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争 取政策支持。深入研究国家扶持政策和重点投资导向,积极争 取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做好EOD项目策划申报建设。 (七)抓就业、强保障、促共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 民履职、为民用权、为民奉献,围绕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持续用 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建设全国公共就 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组织“雨露计划”“春风行动”,实施 技能培训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 程”,确保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稳定就 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万人,脱贫群众务工就业38万人。 保障供给人力资源。针对“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建 立“用工+薪资+就业”对接机制,打造“网上劳务市场”。积 极引导返乡创业,培育10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落实稳岗返 还、职业培训、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稳定员工队伍。培育产业适用人才。结合产业链用工需求,开 展职业技能培训2.6万人次,引进高层次和紧缺特殊人 才100人。支持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特色专业,与 重点企业进行“订单式+定制化”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 用技能人才。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县城以上城 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 置,提高各类教育集团办学质量和带动能力。启动安康中学迁 建,长春初中、高新八小等学校建成投用。发展竞技体育、群 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以大健身促进大健康。巩固“双减”成 效,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支持白河县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 设试点。卫健事业协同发展。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服务同步 提升,抓好季节性传染病防控,增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 处置能力。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巩固健康城市建设成果,鼓励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 县。支持宁陕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文化服 务创新发展。强化“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 业”导向,实施公共文化共享“六大工程”,加快“三馆一 院”建设,开展“文化惠民进万家”活动。高质量办好第24届 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落实《汉调二 黄艺术传承发展条例》,推动紫阳民歌保护传承立法。支持镇 坪县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老龄服务。积极发展银发经 济,壮大助餐服务、居家助老、养老照护、老年文体等适生业 态,培育老年用品、康复辅助等潜力产业。持续推进星级养老 机构建设和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 镇(街办)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个。关爱妇女儿童。优化人口 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构建友好生育环境。依法严惩 家庭暴力违法犯罪,保障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权益。完善留守 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救助困难群 体。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建成市精神病福利院,加 快市儿童福利院迁建,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深入实施 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根据全市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部署,今年征 集的民生实事项目提请大会审议票决后,市政府会将其列入年 度重点工作挂牌督办。 (八)抓前端、防风险、促稳定,实现更高水平安全。树 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以大概率思 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做到底数清、底盘稳、底子实。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防返贫风险。发挥“四支队伍”作 用,抓好动态监测、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紧盯2.4万户7.7万 人监测对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防债务风险。 积极培植财源,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稳妥 化解政府债务,加快融资平台分类转型。严控“三公”经 费,兜住“三保”底线。防金融风险。突出“减存量、控增 量、防变量”,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五个监管”,严厉打击 非法金融活动,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关联风 险。多措并举解决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在建项目预售资 金监管,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 求,继续抓好“保交楼”和不动产登记工作,维护购房群众合 法权益。 扎紧公共安全防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开展“三化三 制”提升年行动,狠抓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做好水陆交通、建 筑施工、涉煤涉矿、危化物品、城镇燃气、消防安全等重点领 域日常监管,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防范生产事故。防灾减 灾未雨绸缪。抓实防汛、防滑、防火、防震等领域,全面增强 预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完善江河流域防汛调度机 制,加快安康(牛山)S波段气象雷达系统、重点区域地质灾害 普适性监测点建设。食品药品严抓严管。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示 范城市,实施食品安全放心攻坚、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认 真落实各方责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防范到位。推 动应急预案标准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加快一体化综合平台和专 兼职救援队伍建设,保证信息及时、响应迅速、处置高效。国 防动员多方参与。推进指挥通信、防护工程、专业队力量建 设,深化动员准备,合力共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平安安康。加快市域社会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纵深推进综治中心三年提升行 动,健全完善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 诈骗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 争。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 化“321”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信访 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攻坚,提高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质效。 倡树文明新风。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 培育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新民风建 设,宣扬孝义文化,倡行公民道德。狠抓意识形态领域工 作,清理净化社会环境、网络环境、校园环境。 使命在肩,任重千钧,惟有勤勉尽责担当,方能不负人民 重托!我们将扎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 机,转变职能提升效能,狠抓政府自身建设。 政治铸魂勇担当。深刻把握政府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政 治属性,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加快高质量 发展作为最大的担当,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履职作为,增进民 生福祉。在政府各项工作中,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 围长期坚持下去,在行动上见忠诚,在执行上见力度,在发展 上见成效。 依法行政强规范。尊崇宪法和法律权威,法定职责必须 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扎实做好行政 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坚持重点领域审计全覆盖,自觉接受人 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法律、社会、舆论和纪 检监察监督。协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促进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蔚然成风。 改进作风提能力。强化斗争精神,坚持求真务实,敢于下 茬碰硬,登高望远抓先机,跨前一步抓工作,雷厉风行抓落 实。传承“四下基层”作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干什么学什 么、缺什么补什么,学用结合强化专业素养。提高工作效 率,落实精文简会,减轻基层负担,大力整治“四风”问题和 各种“懒政病”。 廉洁奉公扬正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 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勤俭办 一切事业,让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和常态。纵深推进政 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以自律、勤廉有为,恪尽职 守、夙夜在公,以政府清廉、干部清正带动政风清爽、社会清 朗。 各位代表!安康是一方承载希望的热土,拼搏是一种最美 的进取姿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发扬踔厉、追赶超越,加快建设汉江 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幸福安 康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2024年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 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 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 话精神,全力唱响“一大品牌”、实施“六大战略”、推 进“三大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抚州迈出坚实步 伐。 ——经济增长逆势前行,主要指标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全 市GDP突破2000亿元,增长6.3%,增速跃居全省第3,创撤地设 市以来最好成绩,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3%,为历年最 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排名全省第1;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增长6.9%,排名全省第4,较上年前移2位;固定资 产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5,较上年前移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3.8%,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4.2%,排名全省第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长7.3%,排名全省第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 长13.7%、排名全省第4,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增长7.5%、排名全 省第2。 ——“文化抚州”火爆出圈,“梦想之舟”扬帆起航。精 心策划中秋国庆、元旦跨年等系列活动,多个话题登上抖音全 国热门榜,央视多次对我市文旅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推动抚州 文旅加快“出圈”、热度攀升。深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内 涵与价值,举办首届中国(抚州)诗歌之城论坛、第二届全国 高腔优秀剧目展演、全市首届微马联赛、流坑古村跑挑战赛等 活动,4项举措入选全国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 单,拍摄的纪录片《光照临川》、参与出品的电视剧《大道薪 火》在央视播出,篾编作品《清明上河图》被国家版本馆永久 收藏。 ——试点示范多点突破,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获批紧密型 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改革、医保反欺诈大数 据应用监管、“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行政执法监督 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立合作机制等多项国家级试点。4项林 业改革措施为全国首创,5项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 例,知识产权基层服务站、社会救助网格化管理等十多项改革 经验在全国推广。国资国企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市场化、实 体化、效益化”改革经验纳入省实施方案;水权改革领跑全 省,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水网先行市。 ——争项争资成效显著,政策利好加快落地。积极主动赴 北京对接汇报工作,90多个事项得到国家部委大力支持,通过 国家审核的专项债券项目个数排名全省第2;成功争取到中央财 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 目、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均为全省唯 一。全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77.6亿元、增长24.6%,再创历史 新高。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加速挺起高质量发展 的“硬脊梁”。大力开展工业创新发展争先擂台赛,新增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203家,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4%,成为 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制定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 建设“2416”行动计划,“2+4”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6.4%,其 中,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 长29.9%、39.5%,有色金属产业精深加工产值占比提高10个百 分点;崇仁中低压输变电设备、南城校具(教育装备)入选全 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2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 景、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全国5G工厂;引 进10亿元以上项目38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获得全省招大 引强重点奖励。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2022年度全 市R&D经费增幅和强度提高值均列全省第2;入选国家知识产权 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新增12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争 取科技部“揭榜挂帅”项目1项、省级“揭榜挂帅”项 目2项,实施市级“揭榜挂帅”项目41项;新增9家省级科技创 新平台载体,数量排名全省第2;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 破1000家;圆满承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 区),我市企业在江西赛区和全国大赛中获奖数量均列全省 第1。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8%。 (二)综合施策扩投资促消费,着力释放内需潜能。统筹 推进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和“四大攻坚行动”,全市306个 省大中型项目、743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投资计划 的119%、103.5%,王安石大道改造、曾巩学校、资溪白羽肉鸡 祖代场建设等272个项目建成,南城通用机场、疏山水利枢纽、 临川年产5万吨贡酒等361个项目开工。深入开展促进商贸消费 提质扩容三年行动,发放政府消费券6400万元,推出700多场大 型商贸促销活动,在库限上商贸单位突破1000家、实现两年翻 番,获评1个中华老字号品牌、2个省级高品质夜间经济街 区、1个省级示范商业街区。举办首届特色小吃文化节、特色康 养小吃展,吸引众多游客纷纷打卡。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新能 源汽车下乡政策,全年新上牌数量增长155%。 (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扎实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市属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3%。深化开 发区改革创新,2项改革试点入选全省优秀案例。深入开展政务 服务数字化改革,电子证照、电子印章使用率分别达 到99%、99.5%,公安、不动产、公积金、医保、社保网办率超 过9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宜黄、金溪分别入选全国深化农 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和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把全 市153所乡镇敬老院整合为63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首创“时光 益站”互助养老新模式,服务老人2万多人次。不断优化营商环 境,创新打造“企心办”联办机制,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 超100亿元,临川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深化拓展抚泉对口 合作,两市所有县(市、区、功能区)全面建立结对合作关 系。优化提升外贸质量,生产型企业出口额增长82.5%,占出口 总额的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货值占 全省的96.2%。 (四)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紧抓 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总产量52.8亿斤、增 长2.2%,水稻制种面积29.8万亩、位居全国前列,新增设施蔬 菜超4万亩,油菜种植超额完成任务,生猪生产在全国严峻形势 下保持稳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资溪、南丰分别获批创建国 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乐安入选国家农产 品质量安全县,黎川获评全国香榧产业发展先进县,广昌白莲 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南丰蜜桔、崇仁麻鸡荣登中 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100强。学习借鉴“千村示范、万村整 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建美丽宜 居乡镇13个、美丽宜居村庄132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连 续2年成效考核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东乡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 示范县。 (五)坚持不懈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 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 浓度18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1,国考、省考断面水 质优良比例100%,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3年全省优秀。 开展凤岗河水环境治理,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健全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启动全市域林业碳汇项目开 发,实现管输天然气“县县通”,新增1家国家绿色工业园 区、7家国家绿色工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 到37.6%。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在全国率先搭建“两山”转 化综合性服务平台,全市“两山”转化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营。 举办2023首届中国·抚州生态康养产业大会,被授予“民革中 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 (六)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构建社会治理新格 局。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件民生实事任务,民生支出占一 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3%,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城镇 新增就业、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分别完成年计划 的106.2%、232.8%。上线运行“抚民安薪”监控预警系统,常 态化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创新推广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 险(抚惠保),参保率排名全省第1,赔付5715人次、4232万 元。探索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新增公办幼儿园24所,增加 学位9330个,标准化幼儿园达标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东华理 工大学抚州新校区开工建设,赣东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基本 完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实现零 的突破,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启动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 培养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建 设。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高分通过复 审,7个县、41个乡镇分别获推荐国家卫生县、国家卫生乡镇。 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项目538个,完成84个老旧小区改 造,改造棚户区7945套,新增城市停车位2.4万个。全力守护儿 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开展儿童青少 年心理健康项目,设立“刘莹姐姐工作室”12个、“刘莹姐姐 工作站”485个。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全口径政府债务 率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保交楼”工作进展顺利,非法集资 陈案处置任务圆满完成。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年度考 核再获优秀等次。“三大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民转刑”命 案下降50%,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10%,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 象的刑事案件下降35%,学生溺亡人数下降54%。安全生产形势 良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6%、38%。全市公众安全 感满意度指数排名大幅前移,迈入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先进市 行列。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有序推进,全民 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 得新成效。支持工青妇、红十字会、残联、侨联、科协等群团 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民族、宗教、对台、侨务、保密、档 案、气象、水文、调查、邮政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 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扎实开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 引导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深入推进法 治政府建设,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在全省首创 市政府常务会议述法制度,率先开通人大代表向12345热线反映 社情民意通道;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动财政直达资金信息公 开,5个县进入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前200名、数量 居全省第1;开通全省首个市级掌上政务公开专区,获评全省政 务公开工作优秀设区市,行政执法及监督平台入选全国政法智 能化建设创新案例。持续做好争先创优“四个一”工作,妥善 解决了延宕多年的廖坊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等一批历史遗留 问题,进一步营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担当作为、争先创 优的良好氛围。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 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九查九改”干部作风整顿活 动,强化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 治生态。 各位代表!202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 的发展任务,我们坚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克服前进道 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依靠顽强斗争打开抚州发展新天地,成绩 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 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拼搏奋斗的结 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抚州发展的海内外朋 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需要向各位代表说明的是,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因素影 响,个别指标增速低于预期,但总体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 平,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同时,我 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 是: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结构 不优,综合实力较弱,没有过千亿的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 不强,高能级研发平台较少;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面临做 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环境污染 问题时有发生;民生保障质量有待提高,教育、医疗等领域优 质资源供给不足;少数干部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的现象还一定 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切实加以解决,不负人民期 待。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 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 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 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及省委经济 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唱响“一大品牌”、实施“六大战 略”、推进“三大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 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统筹扩 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 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构建体现抚州特色 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 期、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 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 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抚州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增长7%以上、争取更好成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 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 资促稳提质,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 右、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以内,节能减排完 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锚定四稳目标、实现七 大突破”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新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主战 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具有抚州特色和优势的现 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产业支撑。落实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 设“1269”行动计划要求,推进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 设“2416”行动计划,以更大力度开展好工业创新发展争先擂 台赛,加强产业协作配套,提高市内产业配套比例,力争全市 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900亿元。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 业,锚定打造全国区域性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目标,举全市之 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力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加快培育铜铝基新材料、锂(钠)电和 光伏新能源、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改造升级 传统产业,强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力争精深加工率 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57%;引导支持纺织服装、机电制造、建 材化工等企业攻关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再造新工艺、开拓新 市场,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瞄准元宇宙、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型显示、新型储能、卫星应用、低 空经济、生物医药技术等未来产业赛道谋划布局,不断集聚先 进生产要素,努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供应链 招商,强化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专业力量招商、 平台节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更好发挥现代产业引导基金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基金、融 资信贷等政策联动,重点支持链主企业、优势企业技改,推进 实施100个以上技改项目,推动“老树发新枝”。开展企业扩能 行动,用好“10%工作法”,动态扶持100户重点优势企业做大 做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增资扩产,力争百亿企业达 到4家、50亿企业达到4家、20亿企业达到26家。积极发展研发 设计、检测认证、法务咨询、知识产权、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 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建筑 业转型升级三年倍增行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智能建 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 元。 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开展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深化质量强 市建设,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深入推行“一链一 院一基金”模式,深化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推动新能源汽 车研究院、钠离子电池研究院、有色金属产业创新研究院、镁 铝合金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联盟、药品上市许可持有 人(MAH)转化平台、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研究院、香精香料公共 研发平台等建设,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载体10家左右。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 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力争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 达到70家。深化推进“揭榜挂帅”,用好“科贷通”“高新 贷”“科创通”“技改贷”“知抚贷”等金融产品,引导企业 将财政扶持资金用于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全市R&D经费占GDP比 重提高到1.88%左右。持续实施“项目+平台+人才”引才模 式,扎实开展“百名博士进百企”等引才行动,通过活动引 才、项目育才、平台用才、政策留才,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 态。 强化数智赋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 程”,精准布局数字经济细分赛道,推进数字经济特色化、差 异化、协同化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 长15%以上。实施数字强基数据融通行动,加快5G基站、千兆网 络、算力等布局和建设,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和潜能。大力 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力 争2.8万家企业上云用云,培育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 成1个省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省级智能制造标杆 企业达到25家。 (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坚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 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推动投资提速增效。常态化争项争资,紧盯国家政策导 向、资金投向和支持方向,加强政策衔接、项目储备和工作对 接,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更大更多支持。充分发挥全市重大项 目推进工作专班作用,建立“预备项目库”“前期工作项目 库”“开工项目库”,实行动态监测、常态调度、半月通 报,强化项目数量、质量、效率“三维考核”,加快形成“谋 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全面落实 省“十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今年安排实施市重点项 目651项,全力推动吉抚武温铁路项目预可研尽快通过评审;积 极争取昌厦(福)高铁、南丰至瑞金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修编,早日启动前期工作。确保东临环城高速建成、弋 阳至南丰高速开工,加快彭泽至东乡、南丰至南昌高速前期工 作。开工G206广昌白沙坪至田西村南岭脑段、S312东乡甘坑至 东金段改建项目,建成G206金溪绕城、G322乐安绕城等6个改建 项目。加快南城通用机场建设,适时启动广昌、资溪、宜黄、 乐安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推动抚州电厂二期加快核准,争取 早日开工建设。全力做好盱江灌区、宜黄君山水库、广昌水云 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南城仓前水库、金溪仙源庄水 利枢纽、宜黄宜临灌区等项目。按照“一个布局规划、一张充 电网络、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一套推进机制”模式,加快市、 县、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力争公用、专用充电桩达 到5000根。 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 行动,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力争全市在库限上 商贸单位超过1200家。提振大宗消费,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 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活动,持 续实施新能源汽车促销政策,打造“绿车之城”消费新名片。 扩大服务消费,着力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引进高端零售品 牌,发展首店经济,扶持临川贡酒等“老字号”发展,支持开 展餐饮促消费活动,承办第六届赣菜美食文化节,打响本土美 食、热门打卡点、节庆民俗等区域特色品牌。拓展新型消 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壮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 费,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 的消费增长点。优化市中心城区和县域商业布局,加大智慧商 圈和智慧商店培育建设力度,让群众就近便利消费。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 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全面激发体制机制 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 动,加快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力争全市国有企业营 业收入达到4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3亿元,分别增长6%、4%。 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管委会+公司”等运营模 式,力争开发区亩均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0%左右,推动开发区高 质量发展。全面开展国有“三资”改革,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和 利用效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市本级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 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 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常态化开展产融对接活 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 程,力争新增申报上市公司3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 革,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 续推进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村公 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擦亮抚州农业农村改革品牌。深入 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全面推行银行网点协助办 理经营主体登记等模式,持续唱响“周密周全、说到做 到”的“抚务周到”营商环境品牌。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 展壮大系列政策措施,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 制,持续开展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促进民营经济 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快建成上下 联通、左右贯通,业务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三位一 体”的数字政府,形成一批有示范效应的数字政府特色应 用,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全面完成政务服务 数字化改革三年攻坚行动任务,基本完成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 服务平台建设,“一网通办”率达到100%,“一件事一次 办”主题服务事项达到340项;拓展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场景应 用,原则上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 核验的事项免于提交证明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 实体证照。推进实施全市域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试验场三年行 动计划,从政务、医疗、教育、养老、文旅等民生服务领域先 行先试,打造一批标杆应用场景。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 济带,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推动抚 泉合作走深走实。深度融入全省“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 支撑”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昌抚一体化同城化,打造南昌都 市圈“后花园”。积极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 快推进海西综合物流园二期建设,稳定开行抚州—九江铁水联 运班列,与赣州国际陆港合作开行赣欧(亚)班列,助推企业 采用公铁海、公铁江海等多式联运通道运输进出口货物,不断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重点布局“一带一 路”沿线、RCEP国家重要节点海外仓,促进外资企业“扩增 量、稳存量、提质量”。 (四)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 村全面振兴,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发展的 平衡性协调性。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聚焦“双百”目标,加快农业转移 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城市体检结果为导 向,推进市中心城区城市片区更新项目,建设一批小游园、街 头绿地和公共停车场,实施地下管网工程项目21个340公里,不 断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短板。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力争城市建成区44%以上面积达标。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 理提质增效,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力 争县级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率达到35%以上。夯实人民安居基点,改造城镇老旧小 区166个,建设保障性住房5725套。推行“一网统管”等城市治 理模式,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城市社区嵌 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 设,打造高品质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 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产业配套 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 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高辐 射带动乡村能力。接续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加快示范 类乡镇建设步伐,推动每个县(区)选择20%的集镇实施强镇 示范创建工程,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 活圈,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 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扛牢耕地保护和 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 化”,深入开展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协同推进农田水利 设施建设管理高质量发展,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2.9万 亩,力争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确保粮食播种面 积630.78万亩、产量52.53亿斤以上。推进宜黄、南城国家级制 种大县建设,加快农作物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确保水稻制种 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做大做强 农业“4+6+1”产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 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力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数量突破100家。持续贯彻落 实“猪十条”,推动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确保能繁母猪存 栏量保持在16万头合理区间,生猪出栏312.5万头。深入开展蔬 菜产业发展行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万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 达1.7万户。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建 设,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和“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实现全覆 盖,整体推进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扎实有序加快乡村建 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进城乡 供水一体化,力争新改建户厕1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 达到40%以上,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260公里、危桥改造15座、 安防工程120公里,推动每个县(区)建设2个以上“四融一 共”和美乡村示范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落实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推进415个重点帮扶村建 设,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五)加快建设生态康养名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争创江西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高地的先行示范区。 打响生态康养品牌。统筹优化全市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布 局,探索推进“生态康养+”融合发展,全面推广“中医+康 养”服务新模式,推动市中心城区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打造银 发经济发展高地;文昌里讲好才子文化、戏曲文化、文昌故 事,打造“文养”基地;资溪唱响“来大觉 睡大觉”品牌,打 造中国睡都、康养福地;宜黄以“中医+禅学”为抓手,打造中 医康复疗养目的地;南城以麻姑长寿文化为依托,打造“洞天 福地”养身养心康养基地;乐安依托流坑、香樟林打造“生 态+文体旅”康养基地;金溪以香精香料产业为依托,打造“健 康‘香’伴”品牌;黎川打响“煲都画乡,康养黎川”城市品 牌;崇仁依托文旅康养+体育赛事,打造健康活力之城;其他 县(区)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特色,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合力 构建“示范带头、多方联动、优势互补”的生态康养产业发展 格局。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 开展“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狠抓中央和省生态环 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和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以 及工业园区、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坚持山 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巩固提升重点水域禁捕退捕 工作成果,深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无废城市”和 幸福河湖建设。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严把项目引进质量 关,坚决不搞“捡到篮子都是菜”,确保引进的项目符合“三 新一高”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创 建省级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探索区域碳盘查、碳足迹和碳 标签研究,高质量推进宜黄县和东乡经开区碳达峰试点。大力 探索开展林业碳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试 点,深入推广“绿宝”碳普惠制。 加快推动“两山”转化。加快优化整合升级各类生态资产 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全国领先的“两山”转化综合性服务平 台。稳步推进“湿地运营中心”等自然资源平台化运营试点工 作。加快推动GEP结果运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生态信贷产 品,探索“VEP+项目贷”等模式,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直接 融资渠道。深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持续打造林长制 工作品牌,推进林业“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行动,探索森林 可持续经营试点和以竹代塑,发展油茶、毛竹、林果、林药、 畜禽、食用菌等产业,推动全市林下经济产值超过300亿元。 (六)加快建设文化创新强市。聚焦唱响“文化抚州、梦 想之舟”品牌,着力构建“红绿古今”四大文化发展格局,加 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化全 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建设,加大对临川文化、 中医药文化、戏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力度,改造 提升王安石纪念馆、拟岘台等文化设施,推动万魁塔、千金陂 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办好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 流月、“相约牡丹亭—汤显祖对话莎士比亚”文化交流、中日 韩文化交流论坛第17次会议、香港文艺家抚州行等活动。做好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文物资源家底。深入实施“中 央苏区北大门”发掘工程,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抚州 段)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打响广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首 站”品牌,加大崇仁东山红色名村、金溪红色后龚、黎川三都 村红军长征步道等项目建设力度,形成一批标识鲜明的红色地 标。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为核 心,打造“抚河文化旅游主体走廊”,梯次推进乐安流坑古 村、黎川古城、资溪大觉山等景区景点提质升级,构建“一体 两翼”旅游空间布局。加大“引客入抚”力度,推出“订单 式”旅游服务,打造更多有规模、有品位、体现抚州特色的旅 游精品。统筹全市力量,采取景区联动、分批攻坚的方式,策 划推出系列文旅“出圈”活动,加快打造“来了不想走、走了 还想来”的全域旅游“大景区”。坚持“文化+”多业态融合发 展模式,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展 览+旅游”等业态,推动江西古村跑、谭纶杯马术公开赛成为全 国品牌赛事,持续办好资溪面包文化节、南丰蜜桔文化旅游 节、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崇仁麻鸡美食文化旅游节等节事活 动。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 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质扩容增效,培育打造一批核心 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新型文化主体。加快发展工艺美 术、文化数字、文创设计、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等产业,系统 开发文宣、文博、文创、文娱等新型文化产品,培优做强一批 文化龙头企业。实施文化产业招商提速增效攻坚行动,加大珠 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力 度,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产值的项目。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 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办好10件民 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办好惠民实事。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快建设“5+2就 业之家”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深入实施青年人才聚 抚“万人工程”,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确保高校毕业 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城乡困难群众就业稳 定,新增城镇就业3.55万人。更好发挥欠薪预警平台作用,深 化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落实全民参保精准扩面,提高“抚 惠保”覆盖率。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衔接并轨,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 级,新建13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改造提升16家区域性中心敬 老院,建成30个城市老年助餐点、70个“一老一小幸福 院”,推进50个农村孝老食堂示范点建设。全面落实生育、养 育、教育支持政策,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具备条 件的机关事业单位节假日和夜间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 优化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 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调整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力争标准化幼儿 园达标率超过50%。通过强弱联合、以老带新组建教育集团,建 立城乡联合办学机制,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距。推进中 职学校扩容提质,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达到省级B档以上办学 标准的公办中职学校占比超过60%。全力推动江西中医药高等专 科学校建院升本、赣东学院新校区建成投用。广泛开展全民健 身活动,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 设,常态化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全国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 点、全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 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公立医院内涵发展,实施临床重点专 科“1+6+33”梯次培育计划,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县 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加强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应 用,构建基层中医“AI”系统,不断提升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 力。常态长效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国防动员高质量发 展,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力争实现全 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 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扎实 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排查化解涉稳矛盾风险 隐患,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和极端负面案事件。防范化解房地 产市场风险,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统筹推进“保交 楼”及办证工作,推动房地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防范化解地 方政府债务风险,“一县一策”完善风险处置预案,坚决遏制 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防范化解民间融资风 险,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 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四下基 层”,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作用,全面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持续推动全国“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试点见行见效,提 升“刘莹姐姐工作室”品牌效应。深入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 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动政务公开向乡镇(街道)和 村(居)延伸。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全民 大培训,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启动安全生产治本 攻坚三年行动,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守护 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统筹抓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不 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 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感。 (八)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政府。把大抓落实贯 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用优质高效落实推进政府自身建 设。以大抓落实践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 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 局”、牢记“国之大者”,时刻关心党中央在关注什么、强调 什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对党绝对忠 诚实实在在体现到具体行动上。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 求,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 题教育成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 腐、不想腐,全面加强廉洁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 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以 大抓落实促发展。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切实做到重大 事项、重大项目未经论证不决策,论证不充分不决策。把执行 力作为政府的生命力,对定下来的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办就办好、滴水穿石,绝不拖拖拉拉、半途而废。大力发扬攻 坚精神,市政府领导班子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 头,着力破解一批制约发展的难题。以大抓落实惠民生。时刻 牢记“财政的钱就是人民的血汗,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百 姓的事就是社会的大事,一时一刻都不能耽搁”“群众的需求 就是工作的追求,一枝一叶都不能忽视”,始终把人民安危冷 暖放在心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民生实事从“规划图”变 为“实景图”,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大抓落实转作风。进一步解放思 想,坚决摒弃遇事查文件、看惯例、找依据的习惯,鼓励支持 大胆创新。强化担当实干,拧紧责任链条,紧盯不落实的人和 不落实的事,跟踪问效、督查问责。把提质增效每季一件事纳 入绩效考核,推动政府部门持续改进作风提升效率。从光盘行 动做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一般性支出,真 正让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变成常态。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坚持做到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开,没实质内容的文件不 发,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不提,调研督导以“四不两直”为 主,让干部把更多精力用来谋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各位代表!文化抚州奏响奋进曲,梦想之舟开启新航程。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 围,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加快推动高 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抚州篇章而团结奋斗! 2024年高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高平 建市30周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 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 府、晋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实施“1235”战略,紧紧 扭住“两件大事”,努力做好“四篇文章”,全市经济稳中有 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稳增长、勇争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 完成434亿元、增长8.6%,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县(市)前五;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排晋城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120.3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9亿 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4658元,增 长5.7%,增速排晋城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 成21454元,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5亿元,连续 两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 坚持提质量、增效益,产业转型势头正劲。“五彩农 业”“五个园中园”“五大业态”集聚成势。生猪年出栏突 破100万头、稳居全省第一,生猪、黄梨、潞绸3个专业镇入选 晋城首批10个特色专业镇;康硕集团总部正式从北京迁至我 市,海诺科技年产1.5万吨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项目建成投 产,众禾壹心打通了全国454个城市的经销渠道,不锈钢制品产 业园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全产业链应用制造基地;京东(二 广)智慧物流港投入运营,“梦回长平”不夜城入选第三批国 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高平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全域 旅游示范区,荣获全国“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坚持促改革、谋创新,内生动力持续迸发。“六个一”集 成改革全面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无证明城市”建设 继续领跑全省,“接诉即办”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开,“一业一 查”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成为全省试点,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跃 居全省第一,荣获“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称号。国企 民企改革发展携手共进,科兴集团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 称号,国投集团取得全省首家区县级企业“AA+”主体信用评 级;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4.98万户、千人拥有企业数 达30户,10家民营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成功举 办第八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影响 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响,成为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和交流 合作的重要平台。 坚持拓功能、优布局,城乡融合更趋协调。“五大布 局”拉开了城市框架,5个高速口、三纵三横交通网,让所有 乡镇15分钟上高速、15分钟进市区。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 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辐射带动作用明显,釜山、神农、三甲、 陈区四大精品片区试点先行,带动十片抱团发展;拆违治乱出 重拳、显成效,腾出土地1546亩,累计改造老旧小区68个、建 成“口袋公园”70个,城乡人居环境焕发新颜。山西美丽乡村 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春季)推介活动在高举办,全省学 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开到高平。 坚持控源头、深治理,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大气、水环境 考核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0,综 合指数和PM2.5的改善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雨污分流、供排污 一体化等项目加速推进,48个入河排污口完成规范化整 治,49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场站全部建成,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 全部达到优良水体。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生态环境更 加优美、更加宜人。 坚持暖民心、顺民意,民生保障更加殷实。85%以上财政支 出用于民生事业,年初承诺的12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五校 五园”中的“三校三园”投入使用,住进了7000多名学 生。“三所医院”加快建设,“行走的医院”让群众更有“医 靠”。二孩、三孩育儿补贴1.8万人次,为3.5万名适龄女性免 费或补贴接种HPV疫苗,连续两年为所有常住人口发放炎帝灯会 消费补贴,“我们如此热爱高平”成为一种新风尚。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 建新功”的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筑牢了政 治忠诚、提升了发展质效、涵养了新风正气。认真执行市人大 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 督,依靠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工作,残疾人保障、民族宗教、外 事侨务、妇女儿童、青少年、慈善救助、国防动员、档案史志 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挑战前所未有,困难超出预期。我 们深切感受到高平工作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长平大地发生的每 一点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 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晋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高平市委正 确决策、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高平市上下同 心,一起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 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 商联、各人民团体,向驻高各单位、武警部队、公安干警、消 防救援队伍,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高平发 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 固,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营商环境还需继续优化,一些行 业和经营主体仍比较困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城 乡融合发展还要持续推进;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 府服务效能和作风建设还需持续提升,等等。我们一定会正视 问题,直面挑战,坚决改进!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 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晋城市委和高平市委经济工 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 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 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紧紧扭 住“两件大事”,促进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动力活力持续增 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民生福祉持续增 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 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平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在实际工作 中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5.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约束性指标按照省、晋 城市要求全面完成。 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促转型,推动“三次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不断夯实现代化 产业体系根基。 一产聚焦“五彩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白色的 猪,围绕“双百万”产业集群目标,重点推进凯永30万吨饲 料厂、中加裕4000头种猪、凯裕康年出栏2万头生猪等项目,加 速形成“饲料加工-核心育种-种猪扩繁-生猪育肥-屠宰加 工”生猪全产业链,争创省级专业镇。黄色的梨,种植面积稳 定在5万亩以上,以标准和品牌为引领,以深加工为突破口,重 点推进年加工黄梨1万吨的梨膏健康饮品和铁炉贡梨饮品生产线 项目投产。红色的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支持甘薯研 究院培育推广优良薯种,探索“统购统销”发展模式,重点打 造石末红薯小镇、河西优势产区。绿色的菜,种植面积稳定 在3万亩以上,以寺庄、三甲为重点新(改)建蔬菜园 区1000亩,完成300亩省级智慧农业试点项目,探索发展直供居 民小区模式。彩色的潞绸,加快推进年产30万米丝麻面料扩改 项目,结合文旅康养和婚庆产业打造“潞安府”北方特色丝绸 品牌。此外,抓好以朔增为主的4万只种羊及育肥、陈区超细绒 山羊养殖、北城马村360万羽蛋鸡养殖、太行花苗木育繁中心等 项目。 二产聚焦“传统+新兴”做好“制造业”文章。加快传统产 业改造升级。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重点抓好沟底煤 矿开工、西部铁路专用线建设等项目,推动同宝煤业达产达 效、百盛煤业正式投产,年内完成新庄、龙顶山、望云、同 宝4家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以上,确保 煤炭稳产稳供。同时,加快煤化工技改升级,开工建设天源化 工、晋丰煤化造气炉节能环保提升改造项目,年内实现三甲炼 焦余热发电并网。加快新兴产业落地集聚。以开发区“五个园 中园”为主战场,滚动开展“三个一批”,确保开发区规上工 业增加值增长15%。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推动泫氏入园,实 施25万吨球墨铸管项目;锚定500亿元产值的目标,发挥康硕和 泫氏链主企业作用,建设“智能制造”“精密铸造”两个片 区,加速形成“精密铸件-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全产业链。 不锈钢制品产业园,继续引进上下游企业,总产值达到10亿 元。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海诺科技年产5万吨空心玻璃微珠项目 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园,引进包装、预拌粉、奶油配套工 厂,抓好众禾壹心马卡龙二期、年产1.5万吨鲜到面包食品加工 项目建设。台湾产业园,扎实推进二期建设,引进东莞朗景年 产100万台电子乐器、大地珍宝预制菜等项目。同时,做好产业 基础配套,启动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科技研发楼、项目孵化 楼、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机 制,以企业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产聚焦“五大业态”做好“现代服务业”文章。不断提 升有质量的供给,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文旅康养和城市商 圈,以寻根祭祖活动和炎帝灯会、庙会为牵引,借势晋城长 治,打炎帝牌、做服务业,把到高平“过大年、赏花灯,看大 戏、逛庙会,品美食、买东西,游古建、住小院”培养成一种 消费时尚。不断提高奥特莱斯、红旗商场、供销超市运营水 平,持续丰富商品供给;提档升级丹河路、古城路等街区 和“箱遇高平”“箱遇釜山”“梦回长平”等项目,借力“夜 旅游”,扮美“夜城市”,发展“夜经济”;密切关注喜茶、 瑞幸咖啡、广顺兴粤菜、台湾古早料理、亚朵酒店等商户经营 状况,支持引进更多餐饮住宿潮牌;鼓励引导翠岭、神农家 宴、郭氏改进提升“高平十大碗”等传统餐饮品质,推进本地 美食特色化、标准化发展;加快高平大酒店提标、开元名都酒 店开业、泫水湖酒店建设,鼓励发展以“太行人家”为核心的 特色主题民宿,吸引更多游客留宿高平,努力把文旅康养、休 闲购物、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产 业,新建258座5G基站,加快推进占地5万平米的数字经济产业 园以及三甲炼焦智能化改造项目。平台经济,加强对创新能源 运销、货通九州、智创城科技等平台公司的运行监测,促进企 业做大做强,同时挖掘潜力,继续做好货运、商贸、餐饮等领 域平台公司组建指导工作。现代物流,支持帮助京东(二 广)智慧物流港一期走上正轨,同步启动二期建设。推进农商 智慧城二期、市区北部果蔬交易中心和供销配送中心项目,形 成城市南北呼应的果蔬供应格局和城乡商品一体配送的流通体 系。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推动发展势头不断增强 坚持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发挥有效投资的 关键性作用,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今年谋划实施项 目464个,年度投资202.5亿元。 精准精细“谋项目”。抢抓国家增发国债、扩大中央预算 内投资、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聚焦产业转型、能 源革命、科技创新、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精心谋 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系统布局一 批促转型、增动能、调结构的重大产业项目。 千方百计“招项目”。灵活运用“七种模式”,强化“政 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合力,扩大主导产业的“朋友 圈”,打通上下游,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加强项目全周 期管理服务,开展签约项目落地攻坚,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严 格兑现招商政策,说到做到、做就做好。 不遗余力“推项目”。用好“四全工作法”,严格落实三 重专班、“指挥部+公司”“招落一体”等机制,坚持要素跟着 项目走,加大资金、土地、能源等保障力度,重点协调解决沟 底煤矿核准批复、西部铁路专用线2016亩土地占补平衡、国 道208改扩建项目用地正式审批手续等难点、痛点、堵点问 题,让每个好项目快落地、快建成、快达效,确保一季度续建 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40%以上,上半年开工80%以上。 (三)全力以赴激活力,推动改革开放再上台阶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 平开放,不断激发和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好“一枚印章管审批”后半篇文 章,纵深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高效办成一件 事”、“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一业一查”跨部门综合 监管等重点改革,持续擦亮“高小二”品牌,构建亲清统一新 型政商关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 科兴、国投、农投、文旅的市场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防 范能力。深入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加快医保支付方 式和薪酬制度改革,发挥好“5G+智慧医疗”等优势,强化县域 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深化市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落 实“人才新政20条”,一体化推进“引育用留服”,打造人才 高地。持续开展新官理旧账行动,通过建设诚信政府带动完善 社会信用体系。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推进“唤醒”“扶壮”“振 兴”三大行动,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N”政策,建立向 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制度,加大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力度。作 为神农炎帝日中为市的起源地,我们要真诚真心支持民营企业 发展,让广大民营企业投资兴业更有信心、生产经营更有干 劲,让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成为高平的城市共识。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办好第九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 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加强与台企台商的全方位合作,促进晋 台交流。持续开展“高平有情、高平有请”系列活动,大力推 动高商回归、校友回高、高智兴高,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和战略 投资者支持高平发展。 (四)全力以赴强县城,推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加快构建以“一轴一带一廊”为牵 引、两翼协同、三区联动的县域内城乡融合“五大布局”。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建设精卫路南延段、港湾街贯通、坤 鑫街、华商街以及部分支路,启动丹凤街东延、太华路北延、 站前路贯通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体育馆、 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和戏剧院、群艺馆(市民文化中 心),建成蔡志忠美术馆并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 改造,今年再完成28个。在中心城区新建5个便民市场,新 增2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其中充电桩配备不少于15%。 注重城市精细管理。巩固违法建设治理成效,保持新增违 建“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长平街、 建设路、育红街、育英街立面改造提升,在城市主街道和背街 小巷分别新建水冲式公厕6个、19个。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在老 城区实施城市“微更新”。深化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加强交通 拥堵综合治理,逐步化解交通堵点。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 制,优化基层网格设置,强化网格力量配备。加强住宅小区物 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系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国道208改扩建,神农互通建成投运。抓好 西部张峰供水骨干工程建设,东部8个乡镇净水厂投入使用,实 现张峰供水全覆盖。整合市域内燃气企业,逐步实现同城同 价。推进第三热源厂扩容项目前期,继续实施城市周边村落集 中供热项目。推动环卫保洁向4个镇区延伸(神农、三甲、米 山、河西),新增2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新改造农村户 厕250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五)全力以赴促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一带牵引、十片抱 团、百村示范、全域抓创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高 平样板先行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聚焦“五彩农业”,以农林文旅康为 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乡村特色产业,力争农业 龙头企业营收增长10%以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 任,严守64.44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建设2.3万亩高标准农 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7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 在3.7亿斤以上。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优化提升农村人 居环境,加大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保护力度。从现在开始 到2027年,每年打造1个精品片区、5个精品示范村和60个提档 升级村,提升农村条件便利度和群众生活舒适度。 拓展农民增收路径。用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 式”和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加大推广“土地银 行”等农业生产托管方式,鼓励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扶持壮大 强村公司,探索招聘“乡村运营师”,深入开展“一矿帮一 村”脱贫村示范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持续推动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推进移风易 俗,培育文明乡风。聚焦“五治融合”,结合县域治 理“1+6+1”集成改革,深化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助推乡 村治理提质增效。我们要年年干、持续建,打造更多村庄美、 产业兴、百姓富、治理好、乡风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使长 平大地更具特色魅力、更显勃勃生机。 (六)全力以赴优生态,推动美丽高平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发展 之路,让美丽高平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淘汰59台煤 化工行业间歇式气化炉,完善机动车辆、扬尘、油烟、散煤治 理长效机制,精细化管控社会面。加强丹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 护,强化沿河涉水企业管理,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推进 供排污一体化,实施丹河下庄段水质净化工程,实现“一泓清 水入黄河”。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强化煤矸石等固废全过 程管控,推进唐安、米山、同昌3矿实施煤矸石井下充填绿色开 采项目,加快山安环保、知行固废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 设,实现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生态绿化品质提升行动,打造 以“一轴一带一廊双百园”为构架的生态空间,启动环三 山(七佛山、金峰山、游仙山)绿化提升,今明两年再 建130个“口袋公园”,实现市区镇区双百园。实行河长制、林 长制、田长制协同,加强地下水保护与超采治理,统筹推进生 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厚植生态底色。做好各级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严把项目建设准入关口,坚决遏 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培育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 业。推进欣环卫日处理300吨资源化利用中心建设,引导实行生 活垃圾分类,加快构建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 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七)全力以赴惠民生,推动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坚持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 成“心头大事”,用心办好本次人代会确定的民生实事,真金 白银为幸福加码,让高平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 越弹气。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积极推动稳岗拓岗,充分用好“零工 市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持续打造“高平电工”等 劳务品牌,为餐饮商户免费提供燃气报警器安装和年检服 务,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突出抓好高 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 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推进“五校五园”建设,九中和 南湖幼儿园今年建成,十中和新华幼儿园主体封顶,加快构建 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支持高平中专对接兰花集团和 科兴集团,与高校联合办好采煤、机电、通风等煤炭专业,为 煤矿企业培养更多技术人才,努力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 业。 加快建设健康高平。继续推进“三所医院”建设,人民医 院扩建完成,第二人民医院(河西院区)全面完工,阜外医 院(神农院区)主体封顶,推动医疗集团高质量发展。注重村 医培养,运行好“行走的医院”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持 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 平。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力建设健康高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按晋城 市域最高标准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放金额,对城乡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予以补贴。启动青年发展型城 市(县域)建设试点。继续实施生育补贴政策和适龄妇女免费 接种HPV疫苗。推进市、乡两级公益性公墓和街道办事处殡葬服 务站(点)建设。 提升文化服务品质。深入挖掘“四张名片”文化内涵,繁 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好文物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工 作,大幅提高国省保文保员补助待遇。创新开展送戏下乡、文 化惠民活动,持续办好村BA、村晚、马拉松等活动,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八)全力以赴防风险,推动社会大局平稳安定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 域风险,构筑坚强有力的大安全格局。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 行动,狠抓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做好煤矿、消防、危化、 燃气等19个重点行业领域和动火、高处、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 风险防控,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自然灾害、突 发事件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 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 做好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安全工作。统筹好债 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严防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依法监管平 台公司债务规模和融资行为。加大民间融资、房地产等领域风 险防控和处置力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 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快“接诉即办”改革,提 升社会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预防化解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 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 定。 与此同时,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双拥”共 建。扎实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台、民族宗教、援疆、人防、气 象、地震、科普、史志、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 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认真开展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政府系统将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赶考的状 态,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 意的实干型政府。 始终保持绝对忠诚。扎实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坚定捍卫“两个 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市委决策部署,切 实做到“市委有要求,政府见行动”。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 市,更加注重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 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强化审计 监督和统计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让政务在阳光下运 行。 始终践行为民宗旨。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 过上更好的日子。要清楚知道大家的期盼,真实了解大家的想 法,及时回应大家的关切,真正把老百姓期盼的事变成政府要 干的事,把政府干成的事变成老百姓叫好的事。 始终做到勤政廉政。敢作善为抓落实、敢干善成抓落 实,以干部干事激发全社会干劲。政府系统带头过紧日子,带 头为基层减负,带头纠治形式主义,带头推进党风廉政建 设,以政府清廉带动全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更需凝聚奋进的合力,更需汇集创 新的智慧,更需增强决胜的信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实 干推动发展,以实绩兑现承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平篇 章! 2024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去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汉中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汉中考察,对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 护、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擘画了“努力 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的美好蓝 图,全市人民无比自豪、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 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 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来汉调研指示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 下,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追求发展高线、守牢风险底 线、增进民生福祉,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向优、动能集 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产业稳增长,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坚持不懈优结 构、建链群、强产业,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生产总值增 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2%。精准发力稳工业,出台工 业稳增长系列政策,抓督帮解难题,强纾困稳产能,延链条促 转型,落实奖补扶持资金1.15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9.04亿 元,工业贷款增长39.3%,陕钢中厚板等73个新增产能项目相继 投产,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等产业链群加速构建,工业投资增 长30%、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规上工 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 长4.4%。资质等级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6%,增速位居全省第 二。提质增效抓农业,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找回流出耕地6.7万 亩,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油菜制种规模位居全国前 列。加快发展“五个农业”,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蔬菜产 量分别增长5%、27%、15%、5%,建成1794个村级电商网点,洋 县、留坝县跻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西乡县、宁强县、 镇巴县入选全国重点产茶县域,南郑区获评国家级水产生态养 殖示范区,略阳县被授予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扩大 消费促三产,举办促销活动850余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6.1%、增速位居全省第三,限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 增长24.7%、21.4%。培育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网络交易额 达441亿元。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 区1处、国家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建 成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汉中藤编、羌绣亮相首届中国 非遗年会,新增3个3A级景区,18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全省精品 线路,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7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1亿 元,我市荣膺“文旅融合最佳全域旅游城市”和“优秀旅居目 的地”称号,佛坪县入选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宁强县获评 全省森林旅游示范县。 (二)抓项目强支撑,加速集聚发展势能。坚持不懈抓项 目、扩招商、稳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扎实推进项目建 设,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修正医药健康城等项目 加快建设,德容航空智能制造、烟厂技改、陕南医药电商平台 等181个项目竣工投产,四〇五项目、2个抽水蓄能电站、汉 中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455个市级重点建 设项目投资完成率100.1%。稳步提升招商质效,大力开展产业 链招商,引进扬子江药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延链补链项目,新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8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2%。持续优 化投资结构,产业投资占62%、民间投资占60%,高技术产业投 资增长22.1%,民间投资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增 速位居全省第三。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争取中央和我省各类财 政资金466.2亿元、增长9.5%。 (三)抓创新促改革,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不懈深化 改革开放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驱动,建成19个省 级科创平台,获得7项省科技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入 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37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2亿元,分别增 长22%、54.3%、67%,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 投入强度均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创建为国家千兆城市,南郑、 镇巴产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航空经开区获评省级军民 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重点改革,聚焦投融资、国资国企、行 政审批、“三资”管理等领域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市级政府投 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汉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汉中农商银行 挂牌营运,全市贷款余额增长12.7%、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国资 在线监管平台建成运行,推出129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 项、办理时限压减60%以上,建立市对县(区)转移支付制 度,试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批而未供土地处 置率位居全省第一。我市营商环境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汉台 区、城固县获评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加快对外开放,新 增外贸业绩企业22家,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建成投用,汉 中经开区入选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西乡县被授予上合 组织茶叶优选出口基地,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12.8%,实际使用 外资任务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二。 (四)抓城乡补短板,着力推进协调发展。坚持不懈推动 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深入推进巩固衔 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3%,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位居 全省第一,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汉中召开,我 市获评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城固县跻 身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行列,留坝县入选全国文化产业赋 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8个县(区)生产总值 超过百亿元,县域生产总值增长5.3%,创建2个全省首批中小企 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个省级特色专业园区。持续改善城乡面 貌,建成投用269个城乡建设项目,创建30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 村,我市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西乡县获评全 国村庄清洁先进县,镇巴县创建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勉县 被评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县。 (五)抓生态优环境,坚决守护绿水青山。坚持不懈治 污、减排、扩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秦巴生态保 护,坚决整治秦巴“五乱”问题,创建12个国家和省级绿色矿 山,我市松材线虫病防控获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佛坪县大熊 猫保护、留坝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入选全国优秀案例,长青 自然保护区荣获“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强化环境污染 防治,集中整治大气污染,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02天。扎实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全市优良水体达100%,水环境质量位居全 国全省前列。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重金属减排量位居全省 第一。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建成11个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绿 色园区,南郑区、佛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区,汉台区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固县获评全国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勉县、宁强县入选中国气候宜居城 市。 (六)抓保障惠民生,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坚持不懈办实 事、优供给、保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稳定就业 增收,城镇新增就业3.8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5万 人,10337名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 别达40870元和15367元,增长5.4%和8%。办好民生实事,去年 承诺的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全部办成。新增学位1.64万个、住院 床位2145张,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805个,新建和改造提 升农村公路1100公里,新建充电桩1217个,中心城区净增停车 位3200余个、新建口袋公园11个,新增天然气用户5.04万户、 集中供热43.6万平方米,建成老年人助餐点120个,职工和城乡 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2%、71.2%,城乡低 保标准分别提高5.7%、11.1%。优化公共服务,义务教育优质均 衡学校达标率、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满意度均位居全省第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位居全省第一,建成107个区域 养老服务中心,勉县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成功举办陕南 民歌节,创建5个省级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8个 非遗特色示范县(镇)街区。建成多功能运动场地和社区健身 工程50个,我市被评为全省全民健身活力市。《汉中年 鉴(2022)》获评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 (七)抓治理防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坚持不懈防范 化解各类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狠抓安全生产,深 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 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0%、66.7%,有效应对19轮强降雨,食 品安全社会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狠抓风险防控,全力推进债 务化解,扎实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实现“双 降”。超额完成年度“保交楼”任务。狠抓社会治理,扎实推 进欠薪治理、信访维稳、治安防控等工作,进京赴省访批次分 别下降46%、61%,平安建设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二,我市实现省 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外事、侨务、供销、住房公积 金、气象、档案、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等工作也取得新成 效。 过去一年,市政府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严格依法行政,成 功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 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04件、政协提案441件。从严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整改各类巡视、督察、审计等反馈问 题,着力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务实干事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多重困难交织叠加,我们在科 学应变中求实创新、在锐意攻坚中砥砺前行、在担当实干中勇 开新局,各项事业难中求成。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 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 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汉单位和驻汉部队官兵、消防指战 员,向关心支持参与汉中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 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仍需提质增速,创新资源还不够丰 富,园区承载集聚功能还不够强。基础设施仍需提升,经济外 向度偏低。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公共服务体系仍需完善。重点 领域风险化解压力仍然较大,污染防治、防灾减灾、基层治理 等方面仍需强化。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真抓实干、克难 奋进,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24年总体目标思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 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 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 议、省“两会”和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 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 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 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三个年”活动,大 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推动经 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牢记嘱托、感恩奋 进,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构建生态城市发展新格局、打造 生态城市优美环境、增强生态城市新动能、拓展生态城市新空 间、打造生态城市幸福园上树立新标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 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汉中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 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增长4.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7.5%左右,城镇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 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左右,“十四五”以来累计降 低1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贯穿始终。建设环境优美、绿色 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汉中的光荣 使命,也是汉中发展的崭新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 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打造生态城市“五个新标杆”,统筹 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西汉蓉”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 市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汉中擘画的美好蓝图 变成美好现实。 二是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 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转型发展为突 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抓高质量项 目建设,改造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 未来产业,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不断提升 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把增进民生福祉贯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发 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把惠 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是把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贯穿始终。更好统筹发展和安 全,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 行动力,多为发展想办法、多为企业解难题、多为群众办实 事,在高质量发展中缓释和化解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风险 主动仗,守牢生态环境、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债务风险、 安全稳定等底线,在防范化解风险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 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三、今年重点工作 (一)聚焦创新引领推进转型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上实现新突破 聚力打造产业链群。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完 善“链长+链主”协同牵引机制,着力推动产业链群建设,集中 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加快打造 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陕飞公司等龙头企业,推进航 空产业园建设,统筹发展飞机整机制造、零部件配套、航电设 备生产、无人机研制等产业,做强航空产业链群。加快机床工 具、输变电装备等产业创新提质,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 产业,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千亿级现代材料产业 集群,统筹推进钢铁、有色、非金属材料产业延链转型,发展 中厚板、特种钢、锌合金、钒钛、硅基等现代材料,打造特色 鲜明、功能完备、链条配套的专业园区,引领现代材料产业绿 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打造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 群,实施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五年行动,大力发展“五个 农业”,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构建“3+4+N”农业产业集群和“汉”字号绿色食品产业集 群。加快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聚焦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 的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丰 富“文旅+”业态,集中打造“三大旅游环线”,谋划建设旅游 集散区和旅游消费中心,构建全域全季文旅产业集群。加快打 造千亿级能源产业集群,推进镇巴、南郑页岩气勘探开发,布 局发展抽水蓄能、光伏、水电、核能、氢能、地热能、生物质 能等新型能源,争取陕南大型外送能源基地项目落地,构建绿 色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统筹规划医药健 康产业,抓好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养殖,布局 建设中药材集散基地、中医药研发平台、中医药产业大数据平 台,推进中药材加工提取、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生产,统筹 发展药食同源、医养结合、健康养生等产业,打造大健康产业 链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传感器产业链群,做强 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发展增材制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 器人等新兴产业,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现代 服务业,大力培育研发设计、中试装置、检验检测、数据服务 等生产性服务业,统筹推进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 服务业提质扩容,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汇聚创 新资源,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科 创孵化平台15个以上,动态更新科技成果资源库、投行投资基 金库、科技创新人才库、产业技术需求库,强化产学研对 接,着力引入创新资源。加速优化创新生态,深入实施“登 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省 级瞪羚企业45家以上,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50家以上。完善 人才引育政策,多渠道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 育壮大秦创原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队 伍。加速转化创新成果,推进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实施省 市级重点科创项目70个以上。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 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120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 提升产业竞争力。 聚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治理数字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搭建数字 平台,加快5G、千兆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用好大数 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推进数据归集和开发利用。强化 数字赋能,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推动工业软件联合开发 和资源共享,打造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布局建设智能生产线、 智能车间,引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产业,加快数 字经济园区建设,发展电商、数据标注、平台企业客服外包、 软件开发、电竞等产业,培育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教 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加快数字治理,统筹推进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运行“一网协同”、城市治 理“一网统管”,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效能。 (二)聚焦供需协同推进经济增长,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树牢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 导向,把项目谋划、招引、建设贯穿全年,强化“四个一 批”项目动态管理,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布局 抓谋划,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明晰产业链条、产业体系、产 业生态,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实打实谋划支撑性项目、补短板 项目、建链群项目,着力提升储备项目质量。创新方式抓招 引,完善重点产业招商规划和招商图谱,引入产投、创投、风 投等招商资源,探索“政府经纪人”模式,建立领导带头抓招 商“月晾晒”机制,以优势资源对接优质项目,新签约合同项 目600个以上、省际项目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0%以上。完善招商 引资考评办法,强化招引项目入库管理,推进“四张清单”贯 通衔接,量身定制重大项目“政策包”,着力提高招商项目转 化为建设项目率、到位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率。做实前期 抓开工,把项目前期作为关键环节,协同推进手续办理等工 作,确保282个新开工项目一、二季度开工率分别达 到70%、100%。持续跟进红岩坪和金水河抽水蓄能电站、玉带河 水库、略康高速、宁青高速、镇巴长岭至巴山高速、G5京昆高 速汉中段扩容改造、汉巴南高铁汉中至巴中段、阳安至兰渝铁 路连接线等重大前期项目,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链保障抓 建设,健全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观摩考评、实地 督查等机制,统筹推进49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善要素统筹 配置机制,强化全过程服务保障,集中资源和力量推进四〇五 项目、抽水蓄能电站、汉中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焦岩水库、洋 镇高速、国家储备林等重大项目。优化结构抓投资,加快建设 陕飞公司技改扩能、扬子江中医药大健康、汉中锌业“6+N”项 目、陕钢中厚板深加工等315个产业项目,制造业投资增长8%以 上。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扩大高速公路、大型水 利设施、电网充电桩、燃气热力、数字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 领域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增长6%以上,产业投资和社会资本投 资占比均保持60%以上。拓宽渠道抓争跑,由市政府领导驻点协 调衔接,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速提效。设立争取政府投资 类和国家审批类项目专班、争取财政资金专班,全力争取中央 和我省预算内资金及专项资金。设立争取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 来汉投资专班,争取更多中央和省属国企投资项目落地汉中。 着力稳定工业运行。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全力推进 工业稳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以上。持续稳存量,延 续工业稳增长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