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两会党课讲稿:两会十大经济工作深度解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两会党课讲稿:两会十大经济工作深度解读 1.增速目标5.0%左右体现以进促稳之势,通胀目标3%左 右,预计全年温和上涨; 2.财政强调适度加力提效,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 央及地方杠杆稳中有升;货币强调灵活精准,重点流向“科 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篇章; 3.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 点;需实现传统产业数智化、低碳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 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线并进”; 4.培育新质生产力需“新质型城市、新质型基建、新质型 产业、新质型企业、新质型人才与新质型资本”六大方面的共 同推动; 5.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2024年为蓬勃式发 展元年,上下游存万亿市场机遇; 6.扩大内需:文娱旅游、国货“潮品”为新重点;新一轮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为扩内需工作重心; 7.对内改革:关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关键的经济体制机制 新一轮深化改革(三中全会);国企重点做强做优;民企重点 专精特新;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更进一步; 8.对外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 度型开放; 9.防风险:稳地产方向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 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资金来 源5000亿PSL将续增;化债方面,特殊再融资债券工具使用规模 或将再超万亿; 10.绿色发展: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 和。 2024年3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听取了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 报告。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展望全年经济的风向标。 从经济工作总基调及宏观政策来看,2024年中国经济将实 现以进促稳之势。宏观政策方面,财政强调适度加力、提质增 效,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及地方杠杆稳中有升;货 币强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重点流向“科技、绿色、普惠、 养老、数字”五大篇章等方面。 十大经济工作发力点将围绕“供给侧创新驱动+需求侧内 需拉动”,以及“对内深层次改革+对外高水平开放”展 开,这也是应对当前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内部有效需求不足、 社会预期偏弱的情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 具体来看,创新驱动战略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扩大内需战略下,大规模设备更新 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促进消费与投资良性循环;以中国式现代 化为关键的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推进;同时,房地产、 地方债务等风险也将加速出清。 一、主要量化目标:5.0%左右体现出经济积极的以进 促稳之势 1.经济增速目标5.0%左右:积极的以进促稳之势 首先,2024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相较2023年的5%左右更 为积极。 2023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是在2022年实现同比3%的 低基数水平上制定,而2024年5%左右的目标则是在2023年实现 同比5.2%的较高基数水平上制定。 其次,积极的增长目标与经济工作总要求相呼应。2024年 与2023年经济工作总要求相比,2023年强调“稳字当头”,稳 的成分多一些。2023年3月,A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强调,“新班子起来了,一定要注 意啊,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 功近利、急于出成绩”。 而2024年经济工作总要求则强调“以进促稳”,进的成分 则多一些。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 工作时指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 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最后,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体现经济工作要实现量 升质增。 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经济建设为中心”,这 一表述往往出现在下行压力较大的阶段,且明确指出“聚焦经 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此次“经济建设为中心”排序在“高质量发展”之前,区 别于往年,如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高质 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次明确经济的质与量并 不是对立的“二选一”,要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2.通胀目标3%左右:温和上涨,中枢回升 2023年,CPI增速目标为3%左右,最终全年CPI增速录 得0.2%,远低于预期目标。2023年出现了相对通缩的局面,映 射在经济中便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投资 预期偏弱。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CPI目标定为3%左右,因去年 基数较低与更为积极的经济工作目标,预计全年CPI将实现温和 上涨,全年中枢回升至1.5%—2%左右,快速上行的风险不 高,将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不会对积极的宏观政策形成掣 肘。 3.就业目标新增12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率5.5%左右:回 归常态 就业目标与经济增长为正相关,经济平稳增长,新增就业 才能实现。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200万人左右,实际 完成1244万人;城镇失业率目标为5.5%左右,实际全年全国平 均值为5.2%,较2022年下降0.4%。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就业目标定为城镇新增就 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随着稳增长政策 的加力,经济步入内生性复苏,实现就业目标的主要制约项均 实质性改善,回归常态。预计2024年就业目标将得以实现,整 体好于2023年。 整体来看,经济的主要量化目标体现出更为积极的以进促 稳之势。从短期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 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这则需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 环境,推动经济实现强有力的复苏,从而落实各项改革措 施,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从长期看,根据2035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代表到2035年,相比20XX年 的GDP总量或人均GDP需要翻一倍,这则要求这15年的年均增速 需达到4.8%以上。因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的逐步下台 阶,那么作为第一个五年的“十四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速应 至少达到5%左右,这也是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定为5%左右的 应有之义。 二、宏观政策: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灵活精准 1.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报告指出,“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 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 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以及“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 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 行1万亿元”。 首先,报告明确今年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在地 方化债阶段压力较大,加杠杆空间及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央 作为加杠杆的主力,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其次,专项债较去年3.8万亿元提升至3.9万亿元,对应基 建投资将继续发力稳经济。从发行节奏来看,仍将前置。此 外,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发挥更大的杠杆效 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财政政策部署来看,基建投资仍将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 抓手,社会资本可重点参与的基建方向,需关注去年11月国家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 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在通知的附件中,明确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 建(含改扩建)项目清单,确定了应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的 项目,包括环保领域的垃圾固废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 及市政领域的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停车场项目等9个项目方 向; 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的项目,包括环保领 域的污水处理项目、污水管网项目,以及市政领域的城镇供 水、供气、供热项目等13个项目方向;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项目,包括交通运输 领域的民用运输机场项目,以及能源领域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项目等8个项目方向。 2.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报告指出,“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 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 度”,以及“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 金融、数字金融”。 首先,货币不会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区别于2023年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表述,报告删去了“有力”一词,延 用了“精准”一词,体现2024年货币政策“精准”更为重 要,故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为发力重心,主要方向则在2023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点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 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篇章。 2024年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发布消息称,日前,中 国人民银行召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中 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部署,交流经 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其次,近几年“灵活适度”的表述常出现在经济现实处于 有效需求不足的年份。如,20XX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 灵活适度”;2022年,“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稳健 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笔者认为,因短期内价格指标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则 更需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主。《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给出的中国 人民银行两大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 长。 三、供给侧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对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跨 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制胜法宝。2023年,中国人均GDP达 到1.27万美金,经济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攻坚阶 段,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必须由传统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 创新驱动跨越。 此外,在复杂严峻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只有实 现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把握住发展的主动 权,成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1.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 质生产力”。 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性突出,排序在2024年十大经 济工作之首,笔者下文将用较大篇幅重点解读。 新质生产力一词是2023年9月A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 间首次提出,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九大经济工作 中,新质生产力一词位于首要工作任务中,强调,“要以科技 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 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初,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9个 省市自治区提及新质生产力。 每个地区2024年培育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重点行 业,读者可自行学习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质生产力的章节 内容,如,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 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空经 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布局发展人工智 能、生物制造、卫星应用、低空经济、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 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支持发展氢能制 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此外,去年底,中央财办在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神时,重点阐释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点及政策举 措;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 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1)中央财办解读新质生产力:“三线并进”与六大政策 举措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深入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时,单独用一个题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为核心标志”的段落,全面阐释新质生产力。其中,明确指 出“A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 产力”。 首先,当前市场中的较大误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则要完 全摒弃掉传统产业,仅发展战略新兴及未来产业。 中央财办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点中明确指出,“技 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 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非摒弃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 力,需要传统、新兴及未来产业实现“三线并进”。 此外,数字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已成为当今商业生态 中的通用技术,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则是传统产业实现 数智化与低碳化技改。中央财办在具体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举措 中指出,“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 济的深度融合”。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具体市场机遇,读者可重 点关注2023年8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 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明确,“新产业是指应用新技术发展壮大的新 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 等特征,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 此外,《方案》中还明确了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标准化建设目 标。 八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 程装备。 九大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 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 新型储能。 其次,中央财办明确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六大举措,六大 政策举措将在2024年持续发力,形成共促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合 力: 一是鼓励科学家、企业家大胆创新。“畅通教育、科技、 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 胆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新型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企业为创新主 体。“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 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 向企业聚集”。 三是加快产业数智化转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 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 济的深度融合”。 四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市场分割与地方保 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 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 独特优势”。 五是向创新要生产要素活力。“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 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 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 六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善创新市场生态。“扩大高 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 的发展红利”。 (2)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 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 十一次集体学习,关键词为新质生产力。 首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发展新质生产 力进一步明确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 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故从逻辑主线来看: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 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 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经济工作章节题目为“加快构建新 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关 键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笔者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是相互促进,互为依存的关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 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来支撑,而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则是中央财办所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六 大政策举措之一。 简单来讲,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成功构建双循 环新发展格局,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 发展。 其次,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大关键: 第一仍是“三线并进”。会议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 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 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区别于去年底中财办解读新质生产力对“三线并进”的要 求,排序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由第三位排到了第一位,凸 显其重要性。 第二是重视产业链韧性与安全。会议强调“提升产业链供 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第三是围绕“五大强国”等战略布局产业创新。会议强 调“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 新、产业创新”。 第四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 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数字产业集群”。 最后,会议新增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生产力,表明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重视绿色发展。会议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 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产业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