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砥柱天地间——谈坚持人民至上(202212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 砥柱天地间——谈坚持人民至上 首都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东侧,一处红色地标熠熠生 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这里巍然矗立。展览馆西侧广场 上,耸立着五组雕塑。一面火红的《旗帜》,代表着方向;四 组汉白玉雕塑,分别命名为《信仰》《伟业》《攻坚》和《追 梦》,展现着百年来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奋勇前进 的奋斗历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 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 至上”置于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鲜明的人民性。真正彻底的理论一定是人民的理论,继 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刻体会“人民”二字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始终坚 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来到陕西延 安,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 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 好。”这是对我们党人民情怀的坚定宣示,照见的是党的性质 宗旨,诠释的是党的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源于马克思的人民观。1835年秋,中 学时代的马克思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 短文。在文章最后,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 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 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 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 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 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面临 着毕业、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 有的人羡慕现世的功名利禄;有的人渴求来世的永恒救赎;有 的人追求远离实际的精神享乐。与众不同的是,马克思把为人 类求解放,视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在漫长的斗争实践与理论研 究中,他矢志不渝,始终忠实于青年时代的誓言。坚持人民至 上,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本质的精神基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为人类求解放。 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欧洲发生着贫困与富裕的两极分化、高尚 与堕落的双重积累。广大人民群众遭受着日益加剧的物质贫困 与精神匮乏。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直接把底层劳 动者遭遇不幸的根源,判定为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谋杀”。 当时,许多人也关注到了这样的事实,但正因如此,很难相信 有如此遭遇的人民群众拥有独立自主变革现代社会、改变自身 命运的能力。与这些人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 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 大。”这一观点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更在理论和 实践层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工人阶级革命 与全人类的解放找到了根据、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在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呼,“无产者在这个革 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相信在广 大劳动群众的奋斗下,人类解放必须实现,也必然能够实现。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无可置 疑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超越性,也正日益彰显出马克 思主义人民观的强大真理力量。 二、党的理论来自人民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 创新的不竭源泉。它体现着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着人民的现 实诉求、凝聚着人民的热切期盼,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依 据、指明了方向。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客观现实依 据。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面临困 难,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冲破旧体制限制,开始包干到 组、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 书上按下手印并承诺:“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生动再现了这段历 史。这18户农民按下手印时,心中十分忐忑。因为,他们一方 面渴望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境遇,一方面不确定这种行为是 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害怕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后 来,历史逐步证明,这种冒着“巨大风险”的开拓性尝试,符 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激活了沉睡多年的乡 村,深化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改革、经济发展乃至共产党执政规 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成熟,提供了客观依据。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主观价值引领。随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20世纪50年代后期,每个家庭都渴望拥有“四大件”,即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也被人们戏称“三转一 响”。到了90年代,“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 空调。到了本世纪,人人渴望的“四大件”再次“翻新”,变 成了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社会生产力水平在全体中国人 民的团结奋斗中得到巨大提升,推动人全面发展,而非单纯满 足人的物质需要,逐步成为党的工作重点。这种转变,不仅是 具体政策层面,更是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 说,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对旧体制的突破,或特殊历史条件 下人民的某个创造性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在客观政策层面推动 党的理论创新,那么,当我们立足更长的历史时间轴,便容易 发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