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发表时间:2022-1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奋进新征程的豪迈宣言,也是铸就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本质要求”,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鲜明宣示,彰显 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历久弥坚的思想伟力。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 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 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 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 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迈向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在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 障和健康中国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推进民生保障工作、增进民 生福祉。 1 坚持为民造福 永葆为民情怀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历史的创 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 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为 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 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坚守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确保党不变质、 不变色、不变味”,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民惟邦本,本固邦 宁。”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 坚定不移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 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 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休戚与 共、生死相依,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不负人民的实际 行动彰显为民造福的价值取向。党中央全心全意改善人民生 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安居乐业、安 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 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 题”,持之以恒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 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成效。立足新 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连 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立场恪守不渝,牢固树立群众观 点,切实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阔步向 前。 为民造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矢志践 行初心使命的奋进历程中,明确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民 主体的强大动力、人民共享的奋斗目标和人民评判的检验标 准,聚焦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时代课题,深刻回应 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党中央强调增进 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既要着力解决现阶段人民群众急 难愁盼问题,又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进而补齐民生短板,满足民生期 待,提高民生质量。因此,要在新形势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3 强化使命担当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完善分配制度,维护民生之利。立命为生民,奋斗为 共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当前,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 务,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的新征程。由此,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 生,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 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为共同富裕之路提供坚实 的制度保障。首先,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既要坚持按劳分 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又要健全土地、资 本、劳动力、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的分配机制。其次,充分发 挥政府在再分配领域的主导作用,利用税收、财政、社会保障 和公共服务等多重手段综合施策。加快完善税收制度,促进教 育公平共享优质教育,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再次,重 视通过资助、捐赠、志愿者行动等慈善方式进行第三次分 配,尤其在抗击疫情、扶贫、赈灾、助学等方面作出重要贡 献。总而言之,坚守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本位,必须优化基础 性分配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