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
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缩小“三大差
距”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忠
实践行“八八战略”,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努力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
范,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新篇章提供
有力支撑。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
距”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习近平同志在浙江
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
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等纳入“八八战略”,亲自擘画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
程,扎实推进山海协作、为民办实事等重大举措,引领浙江探索走出了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
区、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新篇章等重大使命,明确要求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
先行示范”。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国是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央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
确要求浙江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这比全国提前15年,是对浙江的信任,实质
上是要求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探路先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上,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要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记
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探索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现实路径,以实际行动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这是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的烦恼”的现实需要。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
考察浙江时指出,浙江发展面临的资源要素缺乏、发展动能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不亚于当年“成长的烦恼”。新的“成长的烦恼”,很
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三大差距”是这一问题的现实表现。新征程
上,我们要聚焦山区海岛县、农村农民等重点难点,精准谋划对策举措,不断打开高
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这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举措。当前,山区海岛和农村地区教
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还难以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
活。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实打实的举措和成效、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让
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总之,缩小“三大差距”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有难度又时不我待。如果说加快建
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补短板、强弱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是扬优势、增动能,那么缩小“三大差距”是促协调、惠民生,就
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的是新发展理
念,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破解的是高质量发展深层次问题。
二、准确把握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理念思路、战略目标和路径方
法
总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
紧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
法,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单元,聚焦山区海岛县、聚焦农村农民,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
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公共服务“七优享”等工程,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
文章,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
缩小“三大差距”,努力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
(一)理念思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
展,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千万工程”是牵引。“千万工程”蕴含着缩小“三大差距”的宝贵经验和科学路径,不
是就农村论农村、就美丽抓美丽,而是在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
兴中发挥着纲举目张的关键作用。要将“千万工程”蕴含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聚焦
小切口”“久久为功”等理念、方法、机制,运用到缩小“三大差距”的全过程各方面。城
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路径。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破除
城乡一体化在体制、机制、政策上的一系列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人”这个核心
要素的有序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是主攻方向。要正确认识、科
学把握,深刻认识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
裕;差距因差别差异而生,但差别差异不是差距;差距是相对的,一定的差距是合理
的,要解决的是差距过大问题,特别是群众切身有感、仍在加速扩大的差距;缩小差
距不是均贫富,不是一样化,更不是杀富济贫;“三大差距”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不能
简单分割、搞单打一;缩小差距政府必须有为,但更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差距缩小
不仅要体现在指标上,更要群众有感和认同,要把精力放在找准方向和重点上,通过
工作和机制创新,推动“三大差距”逐步缩小到合理区间。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是重
大使命。面向省内,推动“三大差距”显著缩小、更趋合理,着力提升群众的感受认同
度;面向全国,探索形成一批标志性制度成果,着力增强可复制推广度。
(二)战略目标:全面完成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任
务,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
《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
施方案》明确了2025年、2027年、2030年和2035年4个阶段的发展目标。2025年,中央
明确要求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我们要交出高
分答卷,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模式新机制。到2027年,要力争
山区海岛县发展迈上新台阶,县城承载能力实现新提升,乡村发展迸发新活力,城乡
居民收入实现新增长,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取得新进展,共同富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
新突破。要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努力迈进。
(三)路径方法:做好“3篇文章”、把握“5大原则”、强化“3方面改革支撑”。
“3篇文章”:围绕“富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强城,就是推进以县城为
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把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化推进。兴
村,就是全域建设诗画浙江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就是推进城乡融合
高质量发展。
“5大原则”:一是坚持创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制度
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不搞“政策洼地”。二是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单元。把县域
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县级工作的核心任务,以县
域为单元谋划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产业一体发展和人才有
序流动。三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需要和可能,放低身段来干,注重“小
切口、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