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提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员部署 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2024 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自治区 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新能源装机、经济增速、科技突破等方面亮点频出,工业、 稀土产业、粮食生产等领域都实现了新跨越,经济总量也挺 进全国前 20 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 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各地区各部门 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弘扬 XX 精神,鼓足干劲、锻长补 短,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 见。 一、回顾过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一)产业发展成果显著。一是能源产业领跑全国。2024 年,我区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突破 1 亿千瓦,储能装机也 突破 1000 万千瓦,绿氢产能达到 6 万吨,绿电消费接近用 电量的 30%,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不仅为能 源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我们以新能源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非煤工业 增加值增长 7.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 9.7%,高技术制造 业增长 27.4%,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这一系列 成果的取得,是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 道路的生动实践,也为我们未来在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 了坚实基础。二是传统产业升级加速。工业增加值跨过万亿 元大关,稀土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这是我区传统优势产业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我们积极推动传统产业 与新技术、新模式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 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煤炭、化工等 传统产业实现了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和资源供应的同时,也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三是特色产业亮点纷呈。粮食产量突破 820 亿斤,实现 “二十一连丰”,牛羊肉、牛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充分彰 显了我区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和实力。我 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 进种植养殖技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畜 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 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 (二)科技创新多点开花。一是科技“突围”取得突破。 围绕有希望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 5 个点位集中攻坚,聘请 21 位专家院士成立科技咨询委员会,与怀柔实验室签署战略合 作协议,空天计量、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外送等重大科技项 目布局实施,稀土红外辐射节能涂层材料、乳铁蛋白分离制 备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落地,科技投入、科技产出、 产业创新指标增速均进入全国前 10,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4 个 位次。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为我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 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二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持续加大对 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争取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等获批。“蒙科聚”平台发 挥了重大牵引作用,不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额,吸引了更多 的创新资源汇聚我区。通过创新平台的建设,为企业和科研 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和应用。三是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建立了“9+5+3”未来产 业梯次培育发展格局,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找准 发力重点,像呼和浩特的低空经济、包头的稀土新材料、鄂 尔多斯的氢能、乌兰察布的绿色算力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 好。尤其是算力,去年全区绿色算力规模达到 9.4 万 P,其 中智算规模 8.7 万 P,算力总规模较上年增长 4.8 倍,为我区 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区域发展协同共进。一是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积 极扩大对俄蒙开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和东三省等地区的合作,深化京蒙全方位合作,促进了自治 区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我们充分 发挥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了更多的外部投资 和产业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二是城乡发展更 加协调。加大对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 度,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牧区教育、医疗、 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 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城乡 融合发展。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 济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实现“美 丽与发展双赢”。一手抓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统筹资源力量 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在抓好已治理区域查缺 补漏、抚育管护的同时,去年治沙 929 万亩,今年计划再治 沙 2000 万亩以上,推动黄河“几字弯”沿岸防沙锁林带全 线贯通,实现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锁边林带“合龙”。一 手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 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全链条推进煤炭、新能源 等产业发展,努力把卖煤变成输电、把燃料变成原料、把发 绿电延伸为制绿氢绿氨绿醇。 二、正视问题,增强发展紧迫感 (一)经济发展基础仍待夯实。一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虽然我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结构 “四多四少”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传统产业占比较高, 非煤、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 较弱。在市场需求变化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凸显,制约了我区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二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是我区的突出短板,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在科技投入、人才队伍、创新平台等 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成 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 需求。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三 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尽管我区在交通、能源、水利等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求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部分地区交通网络 不够完善,物流成本较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 高;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这些问题都 影响了我区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 (二)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存 在,一方面,一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困难;另 一方面,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业市场供 需不匹配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加,也制约了经 济的发展活力。二是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教育、医疗、 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我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教育质量不高;医疗资 源总量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养老服务体系不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