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校党支部在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
党建工作总结如下,并对2025年工作进行计划。
一、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
(一)强化思想铸魂,熔铸信仰“指南针”
一是创新“沉浸式”理论学习,深耕细作思想沃土。摒弃了传统“填鸭式”的理论灌
输,创新推出“情景模拟式”学习模式。例如,组织党员教师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
地”,让党员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撰写“沉浸式”学习心得,从情感深
处激发理论认同。同时,利用“学习强国”APP平台,开展“每日一学,每周一测”活
动,将理论学习与线上积分相结合,激发党员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此外,我们还
创新开展“青年党员讲党课”活动,鼓励青年党员结合自身专业和时代特点,用青年人
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党的理论,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二是深挖“榜样引
领”精神富矿,点亮师生理想灯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寻找身
边最美党员教师”主题活动,挖掘并宣传一批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服务师生等方
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教师。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教职工大会等多种平台,广泛
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师生见贤思齐。我们还邀
请“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等榜样人物来校作报告,分享他们的成长历程和育人
心得,让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师生奋发向前的强大动力。三是构建“同心圆”意识形态
教育,守牢校园安全稳定“责任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
导小组,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学校党委统筹领导、党支部具体落实、党员教师全员
参与的“同心圆”工作格局。开展“意识形态风险点排查”专项行动,建立风险清单,制
定防控预案。创新“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开通“支部书记网络信箱”,及时回应师生关
切,化解矛盾隐患。加强对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园网络等阵地的管理,确保意
识形态阵地始终掌握在党手中。
(二)夯实组织堡垒,锻造支部“先锋队”
一是推行“标准化+特色化”组织生活,打造党员精神“加油站”。严格落实“三会一
课”制度,在确保“标准化”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特色化”创新模式。例如,结
合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开展“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教师深
入课堂听课评课,研讨教学方法,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创新“红色家书诵读会”活
动,让党员重温革命先辈的初心和使命,汲取精神力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
组织生活会,坦诚交流思想,深刻剖析问题,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
性、原则性、战斗性。二是实施“导师帮带制”党员发展工程,优化队伍“源头活
水”。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党员发展“入
口关”。创新实施“导师帮带制”,为每名发展对象配备一名优秀党员作为导师,进行
思想引导、实践指导和生活帮扶,帮助发展对象全面成长。探索建立“党员发展预审
制度”,提前介入,严格审核,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
师、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三
是深化“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彰显党员模范“领头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教
学科研、管理服务、疫情防控等关键领域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亮身份、践承
诺、当先锋、作表率。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鼓励党员教师勇挑重担,在教学改革
中走在前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关爱帮扶学生等志愿
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使命。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机制,将党员参加
组织生活、完成任务、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
据,激励党员争当先锋、勇创佳绩。
(三)融入中心大局,奏响党建引领发展“协奏曲”
一是党建“赋能”教学改革,奏响教育质量提升“最强音”。坚持党建工作与教育
教学深度融合,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教学改革优势。成立“党员教学改革先锋队”,聚焦
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评价方式创新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关,发
挥党员在教学改革中的骨干作用。推行“党支部书记听课评课”制度,支部书记带头深
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开展“党员教师教学技
能竞赛”活动,激发党员教师钻研教学、提升技能的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
围。二是党建“护航”师德师风,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生态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
突出位置,以党建引领涵养高尚师德。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组织党
员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
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精神,引导党员教师坚守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老师。
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划定师德底线,对违反师德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发
挥党员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
德施教。三是党建“关爱”学生成长,打造五育并举育人“新高地”。坚持以学生为中
心,以党建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党员教师联系班级”活动,每名党员教师联
系一个班级,定期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
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建“党员辅导员团队”,为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惑学
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精准帮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
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拓展工作载体,擦亮党建特色“金名片”
一是创新“党建+社团”模式,打造特色党建项目“新引擎”。打破传统党建工作模
式,积极探索“党建+社团”新路径。例如,依托学校“科技创新社团”,成立“党员科技
攻关小组”,引导党员教师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托学校“红色文化社团”,成立“党员红色宣讲队”,组织党员教
师深入学生社团、班级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党
建+社团”模式的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打造了特色党建
项目新引擎。二是构建“线上+线下”活动阵地,搭建党员活动温馨“新家园”。着力打
造党员活动新阵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活动平台。线下,高标准建设
党员活动室,配备学习资料、电教设备、文体器材等,打造集学习教育、组织活
动、交流研讨、服务群众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之家。线上,依托校园网、微信等平
台,开辟“党员学习园地”、“党建活动专栏”等线上阵地,及时发布党建动态、学习资
料、活动通知等信息,实现党建工作线上线下联动,为党员活动搭建温馨新家
园。三是运用“智慧党建”云平台,提升党建工作管理“加速度”。积极拥抱信息化技
术,引入“智慧党建”云平台,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云平台,党员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查询党务信息等,提升了
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便捷性和主动性。党支部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党员管理、组
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