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2025年市委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 2025 年市委城乡规划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 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在这个关键节点,我们召开市委城乡规划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意义重大。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往经验,分析 当前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为我市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锚定目标,把稳城乡发展航向 (一)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谋划发展蓝图。一是强化战略思 维,明晰发展定位。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 时期,我们要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大局,精准把握我市在全 国、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我市的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通过 广泛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的城乡发展战略规划,确保我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赢 得主动。二是顺应发展趋势,优化空间布局。随着新型城镇化和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要顺应人口流动、产业转移等发 展趋势,对城乡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划分城镇发展区、 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区域,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 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空间联系,构建布局合理、 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三是着眼长远发展,预 留弹性空间。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未来可能会面临各种 不确定因素。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眼光, 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对于一些重大 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建设等,要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为未来 的发展留有余地。同时,要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 际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优化完善。 (二)聚焦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强劲动能。一是加大项目谋 划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围绕我市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深入 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导向,结合我市的实际需求,精心谋划一 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重点谋划一批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项目,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上的 项目盘子。建立项目谋划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和完 善项目储备。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落地见效。对已确定 的重点项目,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加强项目建设 的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环保 等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强化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 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三是强化项目招商引智,促进产业升 级。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我市的主导 产业和优势产业,制定针对性的招商政策,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 以商招商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对接合作,引进一批 高端项目、优质企业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要注重引进人才,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紧扣民生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完善公共服 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 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 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儿科综合病房楼项目建 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 有力保障。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 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改善人居 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 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加大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治理,改善城市 生态环境。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一批城市公园、 绿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改 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对 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居民 增收致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规划引领,绘就城乡美好画卷 (一)坚持科学规划,提升规划编制质量。一是加强规划 统筹协调,实现“多规合一”。打破部门之间的规划壁垒,加强 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 类规划的统筹协调,实现“多规合一”。建立统一的规划编制标 准和信息平台,确保各类规划在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发展目标 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是广泛征求 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规划编制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 利益,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召 开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 市民群众等的意见,让规划编制更加贴近实际、符合民意。同时, 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三 是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规划科学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城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进行分析研判,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规划方案的模 拟分析和评估论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注重规划的创 新设计,突出我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 城乡风貌。 (二)强化规划执行,维护规划严肃性。一是严格规划审批 程序,确保规划合法合规。建立健全规划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法 定程序和标准对规划进行审批。加强对规划审批过程的监督管理, 确保审批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坚 决不予审批,从源头上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是加强规划实施监 管,确保规划落地落实。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机制,加强对 规划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和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的查处力度,对未按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的项目,要依法责令其限 期整改或拆除,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同时,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效 果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完 善规划调整机制,确保规划动态适应。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 会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调整。要建立健全规划调整机制,明确 规划调整的条件、程序和要求。对确需调整的规划,要按照规定 的程序进行调整,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公示,确保规划调整的科 学性和合理性。 (三)注重规划创新,激发城乡发展活力。一是创新规划理 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打破城乡二 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规划编 制中,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