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XX市水务工作会议,旨在深
入总结过往工作成果,精准研判当下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方向。过去一年,全市水务系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
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城市的稳定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
提供了有力的水务保障。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及“十五五”谋划的
关键一年,我们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与使命。下面,我讲几点意
见。
一、总结过往成果,坚定前行信心
(一)强化资源配置,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一是完善引水工
程,拓宽水源渠道。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全线通水,如同
一股强劲的源头活水,为我市水资源格局带来了质的飞跃。新
增的境外水源,极大地缓解了我市长期以来的水资源供需压
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与周边地区的紧
密合作,我市在水资源调配方面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
选择,为城市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二是优化
供水设施,增强供应能力。自来水供应能力的稳步提升,以及
深度处理规模的显著扩大,使得我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
质、安全的饮用水。我们不断加大对供水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
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
性,确保每一滴水都能安全、及时地输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创
新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在供水管理方面,我们积极引入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供水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
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
决供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供水服务。
(二)聚焦防洪除涝,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一是科学应对灾
害,保障平稳度汛。面对20年来最长降雨集中期,我们提前谋
划、精心组织,建立了完善的防汛指挥体系和应急预案,确保
了城市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加强与气象、应急
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我们实现了对雨情、水情的实时监测和精
准预报,为防汛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推进水库除
险,提升调度能力。水库除险加固三年攻坚行动的圆满完
成,使得我市水库的防洪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我们严格按照
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水库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及时消除
了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了水库的安全运行。同时,我们还加强
了水库的防洪调度管理,提高了水库的防洪效益和水资源利用
效率。三是完善排水系统,增强排涝能力。我们不断加大对城
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和防涝
水平。通过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改造排水管网等措施,我们有
效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
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排水系
统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提高处理能
力,稳定收集效率。污水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污水集中收集
率的稳定保持,为我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引进了先进
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
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污水能
够及时、有效地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二是整治河流生
态,提升优良比例。通过持续推进河流整治工作,我市310条河
流的优良河长占比不断提高,河流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我们采取了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多种措施,对河
流进行了综合治理,恢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同
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河流的日常监管和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
坏河流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三是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长效管
理。在河湖长制的有力推动下,我市各级河长积极履职,形成
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河湖长
制考核机制,加强了对河长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河湖
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河湖长制工作
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了全社
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河湖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把握时代机遇,明确发展方向
(一)紧扣中央精神,强化政治引领。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贯穿到水务工作的全过
程、各方面,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引导水务系统广大干部
职工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
站位和政治素养。二是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为引
领,推动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
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
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治水的重要论述。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
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务问
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服务发展大局,助力城市建设。一是为经济发展提供
坚实的水务支撑。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谋划水
务项目,加大对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保障
能力和利用效率,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加强与
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将水务工作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
起来,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美丽河湖,提升城市的生
态品质。积极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公众树立节水、护水意
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加强水务工作,提高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防洪排涝能力
和水环境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
时,积极探索水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
点,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立足民生需求,增进群众福祉。一是提高供水质
量,保障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大对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