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某某市农业农村局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计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某某市农业农村局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 村高质量发展(2025 年工作计划) 2025 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 年,也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的重要一年。做 好 2025 年“三农”工作,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要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 持制度,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 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坚持优先发展方针,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 的根本遵循。2025 年,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 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 2024 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 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农”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优先发展方针落到实处 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工作领导小 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定期 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 得到充分体现。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三农”的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 要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宣传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典 型案例,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 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良好氛围。 二、切实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从严抓好安全生产,筑牢农业农村安全防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2025 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批示精神,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 年行动”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 制,定期组织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排查 农业生产设施、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 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 施和整改时限,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 作配合,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监 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 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 置。 (二)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坚决扛起粮食安全 政治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 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农户,确保粮食种植面 积稳定。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及时发布农情信息和技 术指导意见,帮助农民科学种田。 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 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加大对耕地抛荒撂荒的整治 力度,对排查出的新增耕地抛荒问题,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 经、宜菜则菜”的原则,及时进行整改。继续对耕地连片抛荒面 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实行销号制、督查制、通报制和收回制,确保 耕地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 2025 年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病虫害防控和自然灾害防御。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 和防控体系建设,密切关注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自然灾害防御能 力建设,做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 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三)做强做优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坚持生态强市、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壮大特色农业产业,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茶叶、蔬菜、特 色水果等种植产业,积极发展土鸡、生猪、黄牛、禾花鱼、鲟鱼、 蜜蜂等养殖业,加快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 业合作社,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坚持“原生态、纯天然、全有 机”标准,全力打造“xxx 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强农产 品品牌培育和推广,争取更多产品纳入省内外区域公用品牌范围,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与科研院 校的合作,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农业企业和 农民合作社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 量。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 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扎实推进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销售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坚持线上线下双 线并进、市内市外并举,切实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 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电商公共服务、益农信息服务 等平台作用,加强与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对接合作,搭 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开展 电子商务业务,通过网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