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县司法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
检查材料(四个方面+反面案例)
根据《2024 年度乡镇和县机关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
会实施方案》要求,会前,局党组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党组成员认真研究讨论,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
摆进去,逐条对照 4 个方面进行仔细检查,深刻挖掘问题根源,
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将对照检查情况
汇报如下:
一、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我们共查摆问题 5 大类 15 条,已全部整
改完毕。针对“学习效果还待优化”的问题,精心打造“悦享•
法时光”党建学习特色品牌,推出“领导导学、小组研学、青年
践学”的“三学机制”,下发学习资料 130 余份,开展专题学习
36 次,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确保全系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针对“政策理解不深刻”问题,局党组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拓宽
格局,树立大局观和系统谋划意识,经常性召开党组会,共同研
究各类文件要求、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尤其是法治建设年度重
点工作等,详细制定适应实际的工作方案,做到把握全面、理解
深刻、琢磨透彻。针对“宗旨意识不够牢固”问题,一年来局党
组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完善联系司法所工作制度,深入司法所、
乡镇、村居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 39 次。扎实开展“法助共富、
法护平安”专项行动,尤其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的维稳安保工作,
与乡镇签订红色契约共建协议,推出 6 项共建服务清单,接待群
众法律咨询 1026 人次,受理法律援助 293 件,调处矛盾纠纷 1678
件。针对“忧患意识不强”问题,党组成员严于律己,提高自我
要求,增强自我革命意识,结合县委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深入分
析当前依法治县工作形势,面对基层专业法治力量较为薄弱、行
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新招录了*
名法学本科学历的公务员,加强行政复议办案人员专业化培训,
推动司法所履行行政复议服务职能,时刻以发展的眼光推进全县
司法行政工作。针对“党建责任传导还不够有力”问题,局党组
研究党建工作 4 次,与各科室、司法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书》22 份,强化压力传导,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深入推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完善全局干部个人清廉档案,
围绕酒驾、赌博、生活作风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开展廉政专题学习
3 次、警示教育 7 次、谈心谈话 242 人次,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
线。
二、查摆问题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方面。
一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政治站
位有时还不够高,没有从维护“两个确立”的角度来深入思考每
一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抓落实的力度和质量。
比如有的同志对于“两个确定”的决定性意义体悟不够深刻,在
谋划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中,如何充分体现贯彻“两个确立”思考
的还不够。二是“政治三力”含金量不够。对一些重大理论观点、
重大决策部署思考不及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
力的实践有所欠缺,对社会上的不良思潮没有作坚决的斗争,对
系统内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没有及时反驳和纠正。三是理论指
导实践还需不断提升。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在如何将习近平法治
思想与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更好地结合方面思考还不够深入。对如
何贴合实际推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新发展的谋划还不够,引导全
体党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的效果还不显著。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
一是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将“理想信念”这一思想武器转
化为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动力方面有所欠缺,对感悟初心践行
初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的同志在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
许多时候只关注工作是否完成,对理论学习有所忽视,对自身政
治品格的锤炼有所放松。二是基层调研还不够有力。深入调研是
决策的前提,目前调研走访的覆盖面还不全,走访群众的形式单
一,深入基层调研、倾听基层心声、凝聚基层智慧还做得不够好,
导致对基层的实际情况掌握得不够全面,司法行政为民服务的成
效还有待提升。三是法治观念还不够牢固。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
有待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置还没有第一时间站在法
治角度思考,法治举措还不够丰富。对法治建设领域归纳同类问
题、汇总解决方法做的还不够,影响了问题解决的时效性。
(三)在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
创新方面。
一是攻坚克难的硬气还需强化。面对各项任务和挑战,仍存
在未能时时刻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偶有倦怠,“越是艰险越
向前”的精气神不够。比如去年我县法治考核虽然年终排名全市
第 3,但在过程中连续多月排名靠后,我局法治建设牵头抓总协
调督促的作用还能发挥得更好。二是勇于斗争的意识还需强化。
没有牢固树立彻底的自我革命意识,主动提升自我素养和基本能
力的积极性有所松劲,没有始终保持顽强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
状态。比如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业务工作的重复,个别同志本
领恐慌的意识不强,直面风险挑战的锐气不足。三是纠纷化解的
力度还需强化。全县专业人民调解队伍较为薄弱,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