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从长征精神中体悟纪律威力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从长征精神中体悟纪律威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概括长征精神 时,其中一条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和铭记这部伟大史诗中关于纪律严明的篇章。 一、在长征历程中探究严守纪律的作用 政治纪律——“跟着走”的方向标。邓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 曾好奇地问他:“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同志 用了他一贯的简明方式回答:“跟着走!”。跟着走,是跟着党中央 的路线方针走。一个“跟”字,明确了跟的方向,是跟着中央的 正确路线走,是跟着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央走。听党指挥,怎么 体现,体现在对上级命令的执行。这里说说瞿秋白,1922 年就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曾当选中央政治局委 员,是中共领袖之一,在党内很高的威望。长征前,瞿秋白并不 知道中央决定突围转移的战略意图。直到出发前他才得知这一消 息,他当即表示要和大部队一同前往,但是当时决定长征时是由 中央“三人团”决定,中央决定瞿秋白同志留守在苏区开展游击 战,瞿秋白最后服从了组织决定,后来在苏区开展游击战争,任 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宣传部长,1935 年 2 月在福建长汀不幸被敌 人逮捕,英勇牺牲。 组织纪律——“打不散”的粘合剂。长征是在党内“左”倾 路线占统治地位,实行错误的军事方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局关头被迫作出的抉择。1933 年 9 月,蒋介石调集 50 万重兵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 剿”。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 不顾敌强我弱实际,先是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企图御于苏区之外; 继而转为保守主义,与敌人进行阵地防御战,使红军损失惨重、 根据地不断缩小。中华苏维埃政府首府江西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 落,红军死伤 1 万余人,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红军在长征中之 所以能杀出重围、征服千难万险,与大家视纪律高于生命的观念 和严守纪律不含糊的态度密不可分。严守纪律是落实党风廉政建 设工作的基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范着红军的一言一行, 啃树皮、煮皮带、吃白雪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不拿群众一针一 线的优良传统,正是这种强大的组织纪律性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 坚强保障。尤其要提到的,是在百年党史中,有一次会议被评价 为“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就是长征途中, 党在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4 年 12 月 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 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 的危险。1935 年 1 月 7 日,红军占领遵义。1 月 15 日至 17 日, 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 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 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使广大官兵高度凝聚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 战场纪律——“少胜多”的动力源。红军长征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胜利结束,历时两年,纵横 15 个省, 爬过 20 多座山脉,走过 600 公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 30 多条河流,打过 400 多场战斗,总行程约 2.5 万里。曾经有人统 计,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战斗近 600 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 战,每行进一公里就有 3、4 名官兵献出生命,日均行军达 74 里……这样的恶劣环境,没有严格的战场纪律所造成的后果是难 以想象的。提到长征途中严明的纪律,不得不说一个叫贺敏仁的, 大家猜一下他是谁?(贺子珍的弟弟,毛泽东的小舅子)当时红军部 队进驻藏民区,贺敏仁当时饿了好几天了,他听说山上有座喇嘛 庙,就悄悄上去找吃的,到了之后发现门口写着“红军战士严禁 入内”,他不想白跑一趟就进去了,当时藏民受到国民党的反动 宣传都出逃了,庙里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吃的,地上撒落了一些铜 钱,他心想这是他在地上捡的不违反纪律,下山了还可以跟老百 姓买东西吃,就捡了大约一百多个回去了,没有不透风的墙,下 山之后就被举报了,团里立即上报了师里,师政委考虑到他身份 特殊就给毛主席发电报请示,因为电报要好几天才能收到,师里 怕时间久了影响扩大,就果断下令处决了,后来毛主席得知后说 了一句话“红军就应该有铁的纪律,我们应该用红军铁的纪律来 要求自己的亲人!”我们知道“四渡赤水”,除了毛主席用兵如神 之外,红军将士们如脑使臂、如臂使指的纪律也是分不开的。还 有三过夹金山的故事。有这样一个团,1935 年 6 月,中央红军 大部队开始翻越夹金山,红五军团 37 团在长征途中担任后卫掩 护,在团长李屏仁、政委谢良的率领下,在盐井坪附近构筑工事, 打退了一批又一批的敌人。7 月 1 日,军委电令以红四方面军的 一个团来接替 37 团完成警戒,37 团继续北上,战士们得知消息 后兴奋异常,随即经过 70 里急行军到达夹金山脚下,夹金山终 年积雪,海拔 4000 多米,爬山的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是 历经艰险 7 月 2 日黄昏翻过了夹金山,将士们高呼“再见了,夹 金山”。正当大家想休整一下时,接到了上级的电令,大家均以 为是要休整后继续北上,可电报中却写道“为保卫毛主席、党中 央及掩护一、四方面军休整,你们应立即返回夹金山南,在至盐 井坪一线坚守阵地,继续阻击敌人。”短短几十字,简短易读, 但是团长政委很犯难,他们担心的是将士们思想能否做通,能否 理解任务的重要性,命令传达后 37 团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不仅没 有丝毫抵触情绪,而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很幸运的是国 民党军害怕遭到红军埋伏,一直没有前进,当时在盐井坪布好的 阵地还是空着的,一直就这样敌人不敢进攻,37 团也不出去迎 敌,坚守了一个星期,全团无一伤亡,为大部队赢得了时间。这 时又接到命令,要求 37 团翻过夹金山经达维到懋功待命,将士 们又一次翻越夹金山,于是就有了 37 团 10 天 3 次翻越雪山的奇 迹,也为红军胜利会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长征途中,也有个别 部队出现纪律松弛,也出现过一些不良现象,红军都及时进行了 严厉的处罚。长征中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进行正反两方面教育, 出版了唯一一份报纸《红星》,其中记载几起违反军纪遭处决的 案例,其中记载着这样的案例“有一个电话队指导员李元明任职 六个月,一贯消极,不执行上级指示,使电话队发生逃兵的现象, 手下有两个兵要去投敌,他得知后任其逃跑,后李元明被执行了 枪决;还有就是到处乱拿群众的布匹、鸡蛋等,造成群众对红军 的仇恨,也被公审枪决。” 群众纪律——“大团结”的发酵粉。“红军纪律最严明……” 这是在长征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传唱的歌曲。长征途中,颁布了 一系列关于不得侵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