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丽中国
同志们:
按照局党组工作部署,下面,我围绕“坚持绿色发展,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这一主题,为大家讲一堂党课,
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绿色生
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
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
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
生。”2024 年 7 月底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
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
“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顺应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以建设高品质生态环境为核心目标,让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体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
高水平保护。
一、科学把握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
求。”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绿色发展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是对自然规律和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
涵,也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一)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人类进入
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
自然资源的攫取。传统发展模式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
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打破了生态
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
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
作为基本条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通过改变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消耗、
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
相匹配相适应,将“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推动实现经
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动态平衡。
(二)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
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环境没有替
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就是要
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
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
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三)绿色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
益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
奢侈消费造成的。资源开发利用,既要让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
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转变
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要树立节约集约循
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强
化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更加重视资源
利用的系统效率,更加重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
境的损害,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
(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是
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当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中的矛盾和问
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
展条件变化所决定的客观趋势。顺应这一趋势,必须着力增强支
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少经济增长对碳密集和污染型产
业的路径依赖,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绿色作为培育新动能的突破口,不断增
加绿色发展韧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五)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要求我
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让人民在优美生态环境
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全面认识我国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既
与世界发展进程相呼应,又立足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
境和美化生活环境。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