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25年教育工作要点
2025年,XX市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
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推动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
健康发展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奋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加
快建设具有XX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让区域教育改革经得起
时代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和国家的检验,努力建设成为教育现
代化的示范窗口。
一、统筹规划,均衡教育资源布局
(一)科学谋划教育布局蓝图
依据XX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合理规划
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对新兴城区和人口增长较快区域的教育资
源倾斜力度,按照高标准、现代化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品牌学
校,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积极推动公办与民办教育协同发展,鼓励民办学校创新办学模
式,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共同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格局。
深入挖掘各区域的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共
享与交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严格规范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强化
预算执行的监督与绩效目标的考核,确保每一笔教育经费都用
在刀刃上。统筹推进各类新建学校项目建设,从项目规划、设
计到施工建设,严格把控质量关,确保新建学校按时投入使
用。加快老旧学校的改造升级步伐,按照现代化学校的标
准,对校园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功能教室等进行全面更新和
完善,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育资源的储备与管理,建立
健全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育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
育资源的配置。
(三)强化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XX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实
施方案,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
性,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和高速接入。建设XX市教育数字基
座,整合各类教育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
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
广泛应用,开发一批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虚
拟实验室、智能教学辅助系统等,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
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持。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提
高教师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教学的水平。
(四)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流通
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壁
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流通。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
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在线发布、检索和下载。
鼓励学校之间开展合作交流,通过教师互派、学生交流、课程
共享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城乡教育资
源的统筹协调,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缩小
城乡教育差距。
二、立德树人,健全育人工作体系
(一)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建设
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实施新的思想道德建设行
动计划,全面落实XX市“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充分挖掘XX的
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品
牌。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
过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思政课的
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
研、竞赛等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开
展思政课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培育一批思政“金课”和思
政“名师”。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XX市实际情况,完
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
施,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
程,丰富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
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
强教学研究,建立健全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开展课题研
究、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
水平。
(三)加强体育美育劳育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体育、美育、劳育的政策要求,加强
学校体育、美育、劳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美育课程,加强
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体质健康
监测制度,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
指导和监督。丰富校园体育活动,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培养学
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加强美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
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
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
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
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
心理辅导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生的生命教
育、挫折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抗挫折能力
和安全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
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质增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一)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
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
度,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加
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引导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质
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建设,通过公开招聘、转岗培训等方式,补充幼儿教师,提高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学前教育课程建设,遵
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
展。
(二)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
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
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
城乡学校在师资调配、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一体化发
展。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控制大班额,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起始年级无大班额。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建立健全质量评
价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高中教育优质特色
加强高中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创新教
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支
持学校创建省级特色办学品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加强高考备考工作指导,组织高考备考座谈会、模拟考试
等活动,提高高考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中学校与高
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