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委书记在某高校教代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委书记在某高校教代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X 医学院 X 次教代会暨全面振兴新 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本次大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省、全市上下全面掀起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热 潮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学校广大教职工和工会 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X 校长代表学校作的《工作报告》,是集体研究决定的,总 结成绩全面客观、震撼人心,部署工作条理清楚、目标明确,具 有很强的指导性。报告内容我都同意。会后,请各单位各部门认 真抓好贯彻落实。 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 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紧紧围绕“强师为基、育人 为本、学科引领、特色发展”,抢抓发展机遇、锐意改革进取, 办学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博士倍增”提前完成,发展第一动能充 分释放。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博士 XX 行”活动,全年 招录优秀博士 35 名,提前一年实现了“博士倍增”目标。引才 育才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我们在“十四五”期间抓实 师资队伍建设,积累了丰硕的人才资源。 ——过去的一年,“育人为本”持续巩固,人才培养质量不 断提升。我们的本科专业增加到 28 个,以临床医学类专业为主 干,预防医学专业为优势,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养老服务管理 等“医康养领域”相关学科专业为特色的,服务于生命全周期、 健康全过程的本科专业集群,正在释放出集聚效应。 ——过去的一年,“学科引领”成绩斐然,办学核心竞争力 显著增强。我们成为辽宁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这是办 学层次提升的标志性进步;硕士点总数从“十四五”前的 3 个, 增加到现在的 9 个,与“十四五”初期相比,翻了两番。 ——过去的一年,“特色发展”初具成效,错位办学的格局 初步形成。我们的医康养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错位发展的 办学格局基本有了雏形,为进一步持续做强办学特色奠定了基础、 坚定了信心。 ——过去的一年,“75 周年庆”凝聚人心,爱校荣校合力充 分汇聚。我们举办了建校 75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感召校友、凝 聚人心,展现了 X 医的办学成就,展示了“X 医人”自强不息 的精神风貌,汇聚了共创未来的强大合力,为我们以更高的站位、 更大的气魄、更广的胸怀,谋划发展新篇、开启发展新局,增添 了力量之源。 这些都说明,2024 年,我们凭“勇争先、重实干”的工作, 向高而攀、拔节生长,乘势而上的势头愈发迅猛;这让我们“立 潮头、再出发”的征程,蓄满力量、厚积薄发,攒足了奋进的底 气。 全校教职医护员工在过去一年的奋进中,展现出了荣校爱校、 奉献担当的风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上下的勠力同心、奋 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 的敬意!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 年行动的关键节点,是冲刺更名医科大学的决胜之年。去年的教 代会上,我讲过学科建设,决战决胜之年,我们怎么干,我想, 还是要坚持“学科引领”这条主线。 下面,就如何围绕“学科引领”,推进 2025 年工作,我代表 学校党委,讲 6 点意见。 第一、聚焦“学科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在二十 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 重。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要 求,也揭示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一)从“国之大者”的视角看,学科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 集中体现,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 支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高校是基本单 元,学科是最佳交汇点。如今,在“双一流”高校评选中,教育 部已经做出了“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的调整,从而强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激励高校更加注重学科特 色和实际建设成效。国家对一所大学的评价,关键在学科。提 升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一流学科,是以高等教育为龙头, 引领支撑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每一所高校当仁不让的使命。 (二)从国内高校学科发展的历程看,不乏以学科建设推动 办学层次跃升的例子。比如,作为 X 市属高校的 X 医科大学, 因为拥有钟南山院士领衔的临床医学学科,成为了“双一流”高 校。再如,南京医科大学凭借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优势, 跻身“双一流”。 (三)展望 X医学院的新征程,加强学科建设是 X医的当务 之急,我们已经到了把学科做强做大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紧密 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公共卫生、手外科等传统优势学科,在做强 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在某个或某几个点上寻 求突破,并进一步以点带面,渐进实现整体提升。2025 年,从 校本部到附属医院,要全面强化学科建设,这是谋求可持续发展 的着力点和出路。 第二、聚焦“精准引才”,配齐配强各学科专业的“领军人” 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龙头。 (一)完善精准引才的政策机制 1.“突出”靶向性。紧密围绕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急 需紧缺学科等,组织学校各用人单位,会同专家充分论证,精 准绘制“XX医学院人才地图”,靶向引进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学 术影响力强的优秀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突出“多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积极探索“以才引 才”、“以会引才”、“以赛引才”等多元化引才方式,拓宽人才引 进渠道。 3.突出“个性化”。实行差异化的人才引进政策,针对不同 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制定有针对性的引进政策,在薪酬待遇等 方面给予更具吸引力的支持,对特别优秀的顶尖人才,学校会考 虑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二)完善分层分类引才的工作策略 1.瞄准青年人才续写“博士倍增”。我们提前完成了“博士 倍增”目标,但并不意味这项工作就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