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扶贫工作队在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扶贫工作队在学习2025年中央一 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 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重磅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 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彰显了党 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文件 围绕“两持续、四着力”,从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 业等六个方面,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和行动指南。结合我们扶贫工作实际和农业工作实际,我谈几 点体会。 一、学深悟透文件精神,把握扶贫工作新使命 (一)文件精神的核心要义与深远影响。2025年中央一号文 件聚焦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以“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安 全稳定供给”为首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更 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基础支撑。文件中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 措,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等,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 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文件强调的“千万工程”经验,以“生 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 标,为我们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借 鉴。文件中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要求,体现了党中 央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深切关怀。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 利后,我们必须毫不松懈地抓好巩固拓展工作,坚决守住不发 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这不仅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提 升,更是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扶贫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扶贫工作队作 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中依然肩负着重要使命。 我们熟悉脱贫地区的村情民意,了解脱贫群众的需求和困 难,能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桥梁 和纽带作用。我们可以将党的政策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基 层,将脱贫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反馈给上级,促进政策的精准实 施和问题的有效解决。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 资源和优势,帮助脱贫地区引进优质项目和资金,培育壮大特 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脱贫群众的收 入。在乡村建设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 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脱贫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脱贫群众 的生活质量。在乡村治理方面,我们可以协助当地党组织加强 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维护 农村社会稳定。 (三)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 入实施,脱贫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投 入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为脱贫地区的发展提供 了有力保障。同时,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如土地制度改革、 投融资机制创新等,将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为脱贫地区 的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创造更多的机会。然而,我们也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扶贫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脱贫地区的产业 基础依然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脱贫 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自 我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 低,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脱贫地区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如市场波动、自然灾 害、疫情等,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面 对机遇与挑战,我们扶贫工作队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积极 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结合工作实际,落实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 扶。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 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 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常态化监 测,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 状况。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户的实际情 况,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按照“一户一策”的原 则,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今年以来,我们已累计排查农户**户,识别监测对象**户,落 实帮扶措施**项,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促进脱贫 人口稳定增收。产业帮扶是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根本之策。我 们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通过“公 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脱贫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 增收致富。今年,我们计划扶持**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 育**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户脱贫户发展产业。同时,加 强就业帮扶,积极收集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 训,帮助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今年已举办就业技能培训 班**期,培训脱贫劳动力**人次,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 业**人。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对已建成的扶贫项目进行全 面清查,摸清资产底数,明确资产权属,落实管护责任。建立 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运营、收益分配和处置 等环节,确保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今年,我们对**个 扶贫项目资产进行了清查和确权,完善了资产管护制度,明确 了收益分配方案,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万元。 (二)助力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支持粮食生产和农 业产业发展。加大对脱贫地区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通过发放 农业生产补贴、推广农业新技术等方式,提高农民种粮积极 性。今年,我们已发放农业生产补贴**万元,推广优质粮食品 种**个,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田**亩。同时,积极培育壮大农业 产业,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延伸 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例如,我们引进了一家农产品 加工企业,建设了**农产品加工项目,带动了当地的种植和销 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 资金,加强脱贫地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 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我们计划投入**万元,建 设灌溉渠道**公里,维修和新建灌溉泵站**座,改善灌溉面 积**万亩;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问 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供电可靠性。推动农业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农业 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今年,我们 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了农业新技 术,培训农民**人次。同时,注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通过举 办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 技能。今年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人,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 人才支撑。 (三)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 业。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一县一 业”“一村一品”。我们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资 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例 如,我们扶持的特色产业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扩 大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