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
新兴产业集中。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本质上
是国有经济主动适应和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资源、
机制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不断增
强创新驱动导向和科技属性、培育并维持竞争力的过程。
纵观全球经济史和企业史,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是在技术革命浪潮下促进经济持续繁荣、保持企业基业长青的必
由之路,也对各个时期的政府和企业提出了颇具挑战性的时代课
题。国际知名科技巨头的兴衰及国内一些企业向前瞻性战略性新
兴产业集中的实践经验,既有利于全面认识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中可能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更为提升国资管
理体制、国企经营机制与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适配
性提供了有益借鉴。要通过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加有利于
提升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的制度供给,有效推动国有资
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适应高风险、长周期的风险收益结构,构建注重参照行业基
准的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
长周期的风险收益结构。一般来说,前期净投入较高,盈利前的
亏损时间长、累计亏损规模大;“大浪淘沙”属性强,相当比例
的投资难以完全回收,即便是在新兴产业中挑选最有前景的企业
进行“掐尖”投资的创投机构,也有相当比例的投资企业经营失
败,最终不得不以清算方式或其他低于投资成本的方式退出。可
以采用基于利润贡献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公司各产品(项目)实
施全收入和全成本独立核算,计算虚拟利润,将前瞻性战略性新
兴产业业务作为独立业务单元进行单独考核。同时,前瞻性战略
性新兴产业内的不同产业,所处行业生命周期、商业模式等可能
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简单套用针对传统产业的考核指标,也不宜
为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设计一套统一的指标。因此,要注重参
照行业基准水平及同行业领军企业设计差异化考核指标。建立以
长期发展和战略价值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
制,既要“算总账”,对整体投资组合开展长周期考核评价;还
要“算大账”,考核评价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短期效益
回报等要素,不以单纯追求财务回报为目标。
适应创造性破坏效应大、技术迭代快的技术特性,构建有利
于内部竞争和快速决策的内部管理机制。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技术新、创造性破坏效应大、技术迭代快的技术特性,对包
括全球著名科技公司在内的大企业都构成了巨大的管理挑战。从
新兴产业发展史看,不少大型科技企业反而难以与初创型小企业
竞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内部层级多、决策慢导致错失时间窗
口。一是建立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考虑
设置首席科技官负责对前沿新兴产业的研究和推动,将研究和发
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纳入董事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