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材料汇编(4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汇编(4 篇) 目录 1.市长在全市 2025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 2.县委书记在全县 2025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18 3.县委书记在全县 2025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7 4.镇长在全镇 2025 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8 市长在全市 2025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x 市 2025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主要任 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省委“xxxx”具体部署,动 员全市上下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进一步提振二 次创业的精气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点燃高质量发展新 引擎,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 x”。 2024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在省委、 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主动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 质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5 年是“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 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乘势而 上,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奋力在高质量发 展上展现新作为新气象。 下面,我就深入推进 x 高质量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三箭齐发,推动产业形态推陈出新 传统产业是 x 制造业的基本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具有强大竞争 力的“智造强市”。 (一)以最大力度巩固传统产业家底 坚持“智改数转”主攻方向,着眼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覆盖水 平和技术层次,抓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新一轮工业技改,深入推 进“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把人工智能嵌入制造业发展 全领域、全链条、全过程,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 料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一是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 升级。发挥 x 家电、陶瓷、家具、五金、纺织等优势产业基础, 加快培育品牌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设计、研发及制造水平,构建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全流程 “智改数转”,依托“x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推动 5G、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 的深度应用。二是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2025 年度实施智 能化技术改造项目 xxxx 项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覆 盖率达到 xx%,建成 xxx 家智能工厂、xxxx 个智能车间。推动 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鼓励研发设计、品 牌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环节投入,提升 x 产业链现代化水 平。三是构建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工业设计、工业软件、检 验检测等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打造行业标杆,推出一批标准化智能化生产线样板,带动传统行 业整体升级。建立传统产业“智改数转”辅导团队,强化政府引 导、龙头企业带动、专业机构支撑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 (二)以最快速度推动新兴产业壮大 加强市级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用产业链思维统筹区域生 产力布局,统筹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统筹生产要素供给,健全强 链补链延链机制,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功能作用,一体推进招 商引资和增资扩产,持续壮大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新能 源、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让新兴产业尽早成为 x 高质量发展的 强引擎、新支柱。一是优化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引领, 优化全市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打造区 域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统筹生产要素配置,优先保障战略性新 兴产业用地、用能、用水等要素需求,形成要素协同保障机制。 二是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集 群,依托 x 电网器材有限公司、x 能源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集 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装备于一体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智能装备 与机器人产业集群,支持 xx 机器人有限公司、x 机器人产业基 地等龙头项目建设,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集群,在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推动医药健康产业 集群发展,促进 x 实验室研发成果转化,加快建设 x 省细胞产业 园。三是强化产业金融支持。加大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力度,市级 财政每年安排 xx 亿元以上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整合优化各 区产业发展基金,形成全市统一的产业投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 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基金+基地+企业”模式,提高产 业投资基金运作效率和绩效,支持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三)以最优角度切入未来产业赛道 围绕绿色氢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培育一批“勇闯无人区”的人才团队、优质企业,布局建设未来 产业先导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努力在未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 中寻找确定性。 一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绿色氢能产业,支持 x 市氢燃料电池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全产业链发展生态。积极布局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加快 x 实验室建设,支持大模型开发和应 用场景落地。培育发展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依托 x 实验室,打 造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高地。二是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x 市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每年安排 x 亿元 以上专项资金,支持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资源,建设未来产业共性技术平 台和开放创新平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三是营造未来 产业创新生态。加强与 x 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开放创新网 络。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一批未来产业创新课题,引导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 所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