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双月协商情况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双 月协商情况的报告 根据《市政协 XX 年协商调研视察活动计划》安排,4 月下 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赴 XX 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协商座谈会,围绕“推进农村文 化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开展了协商。现报告如下: 协商认为,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 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 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了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一是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加强。市上成立了乡村文旅振 兴专班,将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纳入县域“十四五”规划和政府目 标管理考核,制定了《XX 市乡村文化振兴规划(2022—2025 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推进基 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成乡 镇(街道)文化站 XXX 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XXXX 个,文化馆分馆 XXX 个,图书馆分馆 XXX 个,农家书屋 XXXX 多个,民俗展馆、红色纪念馆及“乡村记忆”馆 XX 个。配备流 动舞台车、文化车 XX 辆,配发文化器材设备 XXXXX 多件 (套),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覆盖 XXX 个乡镇、XXX 个行政村, 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农村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依托 XX 文化旅游节、文艺轻骑兵进基层、XX 欢歌大舞台、非 遗传承展演等平台,开展“千场文化惠民演出”“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书香 XX”全民阅读等活动,举办社火表演、广场舞 和文艺展演、民间艺术汇演等文化活动年均 XXXX 多场。落实 了“四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城区每周免费开放 XX 小时以上, 乡镇综合文化站平均每周免费开放 XX 小时。创作推出了《XX》 等一批具有 XX 乡土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精品,为全市群 众提供了文化滋养。三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实施 XX 等文 旅融合项目 XX 个,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X 个,省级 XX 个(其中 X 个示范村创建为国家 XA 级旅游景区),XX 镇被评 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养生旅游特色小 镇”。开发推出“十大红色旅游”“十大乡村旅游”等精品主题线 路 XX 条,培育出 XX 等乡村旅游产品 XX 多种,推动全市乡村 旅游由量向质的提升。四是农村文化人才加快培育。近三年,全 市举办非遗培训班 XX 期,培训非遗带头人 XXX 人、一线文化 工作者 XXX 多人,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结对帮扶村级文化 社团 XXX 个。培养国、省级非遗保护传承人 XX 人、乡土文化 人才 XXX 多人,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志愿者 X.X 万人, 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层公共文 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协商指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一 些困难和差距。一是非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对落后。受资金、 规划等因素制约,全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整体不 平衡。推进精准扶贫之后,原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普遍 得到改善,而多数非贫困村扶持项目少,部分文化阵地建设不达 标,文艺、体育、健身等设施配套不足,形成较大反差。二是农 村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数量轻 质量的现象。部分乡镇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利用不均衡,文化 广场开展活动不经常,体育健身器材损坏失修现象比较普遍。三 是农村文化服务质量不优。一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形式老套、 内容单一,服务内容和水平参差不齐,与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缺少 有效对接,存在习惯性“端菜”与群众需求“点菜”之间的供需 错位。如“送戏进乡村”“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对农民群众没有 吸引力,流于形式。四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全市从事 文化产业特别是农村文化产业的企业不多,文化产业产值不大, 产品和服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