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
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的重任,是实现美丽*建设目标的关键支撑。今
天,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此次全省生态
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目的是系统梳理
过往工作,精准把握当前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路径,凝聚
全系统力量,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的谋划与实施,为全省生
态环境保护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知,把握项目重要意义
(一)筑牢生态保护根基,推动美丽XX建设。一是项目是落
实生态保护措施的具体载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涵盖大气污染
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多个复杂领域,各项政策措施
需依托具体项目落地生根。通过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
目,能有效提升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
水环境质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可重塑生态系统,恢复
山体植被,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一个个项目如同生态保护的
基石,共同筑牢美丽XX建设的根基。二是助力实现生态环境质
量改善目标。美丽XX建设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目
标。重大工程项目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治理
与修复工作。例如,通过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项目,有
效降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助力蓝天白
云常态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
量,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这些项目的实施,是实现生态环境
质量根本性好转的关键举措。三是构建全方位生态保护格局。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
理。重大工程项目的谋划与实施,能够整合各类生态保护资
源,打破区域、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协同治理的强大合力。
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通过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推进水污染
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构建起全流域一体化的生态保护格
局,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稳定性。
(二)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协同发展目标。一是引导产
业绿色升级。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清洁能源项
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等,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向绿色、低碳、
循环方向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可促进能源结构优
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
赖;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催生
循环经济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
型。二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应用。重大工程项目往往需要攻克
一系列技术难题,这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生态
修复项目中,对新型修复材料、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
求,促使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应用于项目本身,还能辐射带动相关行业技
术水平提升,促进绿色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经
济发展的绿色科技含量。三是增强区域绿色竞争力。在绿色发
展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积极谋划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
程项目,能够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发展品牌,吸
引更多优质资源集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
力,能够吸引绿色产业投资、高端人才流入,推动区域经济实
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绿色发展竞争中抢占
先机。
(三)提升社会综合效益,增进民生福祉。一是保障公众健
康。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实施
大气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重大工程项目,能够有效
改善空气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
危害。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
本需求,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公众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城市绿
地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能够显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城市绿地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城市绿色空间,提升了城市景观
品质,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
目,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让乡村环境更加整洁、优
美,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
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重大工程项
目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
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此外,生态环境
质量的改善,能够减少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强社会
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剖析当前形势,明确项目谋划方向
(一)政策机遇叠加,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国家层面政策引
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出台了一
系列支持政策,如绿色金融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绿色金融
政策为生态环境项目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
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金支持;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对生态保护地
区的经济补偿,激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工作,为重大
工程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省级政策精准发
力。我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重大
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设立了生态
环保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项目审批方
面,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项目落地提供便利。这
些省级政策的精准实施,为项目谋划与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政策协同效应凸显。国家与省级政策相互配合、协同发
力,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绿色产业扶持政策与环保督察整
改要求相结合,既推动了产业绿色升级,又促进了生态环境问
题的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与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协同,优化
了生态空间布局,为重大工程项目的科学谋划提供了依据,确
保项目符合生态保护总体要求。
(二)生态问题导向,指明关键领域。一是大气污染防治项
目需求迫切。尽管我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
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挥发性有机
物污染治理难度较大等。因此,需要谋划一批针对性强的大气
污染防治项目,如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项目、机动车尾气净化
项目、区域联防联控项目等,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改
善空气质量。二是水污染治理项目任重道远。我省部分流域、
湖泊仍存在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需进一
步巩固。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应重点谋划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
造项目、入河排污口整治项目、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等,加强水
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三是土
壤与固废治理项目亟待加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土壤污染与固体废物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为有效解决这些
问题,需谋划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项目、生
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项目等,加强土壤与固废治理,保障
土壤环境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发展需求驱动,拓展项目空间。一是绿色低碳发展催
生新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
必然趋势。这为生态环境领域带来了新的项目机遇,如碳捕获
与封存项目、绿色建筑推广项目、低碳交通体系建设项目等。
通过实施这些项目,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向绿
色低碳转型。二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施,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农村生态环境
领域,可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项目、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助力乡村实现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三是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契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
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在生态环境领域,可借助智慧
城市建设契机,谋划智慧环保项目,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
设项目、环境监测智能化升级项目等,提升生态环境监管的智
能化、精准化水平,提高环境治理效能。
三、优化工作举措,高效推进项目实施
(一)强化项目谋划,提升项目质量。一是立足实际,精准
定位项目。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研,全面掌握我省生态环
境问题的分布、类型与严重程度。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
局特点,精准确定项目建设的重点区域与关键领域。例如,在
工业集中区,重点谋划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在生态脆弱区,优
先布局生态修复项目,确保项目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二是科
学规划,完善项目设计。组建由生态环境专家、规划师、工程
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在项目规
划阶段,充分考虑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
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设计环节,注重细
节把控,优化项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提高项目的建设质
量与运行效率。三是创新思路,拓展项目类型。积极探索创新
生态环境项目模式,结合新技术、新理念,拓展项目类型。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