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精品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政协十一届九次常委会交办会的安排,县政协精品蔬菜
产业发展调研组,在县农业农村局大力协助下,通过到农业农村
局机关召开座谈会,到严陵、新店、向义、界牌、镇西镇实地走
访企业、专合社、种植户等方式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
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精品蔬菜产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严陵、新店、向义、界牌、
镇西等镇,利用钢架大棚、竹架大棚、喷滴灌、遮阳网、地膜覆
盖等设施种植,种植品种以黄瓜、丝瓜、苦瓜、茄子、大头菜、
白萝卜、辣椒、早仔姜、香葱、鲜食玉米等为主,蔬菜主要销往
重庆、成都、长沙、西安、昆明、宜宾、内江、自贡、泸州等省
内外大中城市。成功创建市 X 星级精品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建
有 X 个示范基地(万亩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基地、万亩大头菜核
心示范基地、新店七星椒核心示范基地、新店早仔姜核心示范基
地、镇西白萝卜核心示范基地、香葱核心示范基地、界牌鲜食玉
米核心示范基地)。通过多年发展,我县精品蔬菜主要有以下特
色。
(一)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目前共发展 XXX 亩以上规模的蔬菜种植家庭农场 XX 家,
XXX 亩以上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有 X 家。精品蔬菜面积多年来稳
定在 X.X 万亩,今年产值 X.X 亿元左右。
(二)品牌化生产逐步加强
有七星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X 个、镇西白萝卜国家农
产品地理标志 X 个,注册了“周萝卜”、“新店七星椒”、“早仔
姜”“笔杆葱”等蔬菜相关的商标,认定无公害面积 X.X 万亩,
先后有 XX 个蔬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X 个蔬菜产品通过绿色
产品认证。
(三)销售方式、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全县有 XX 多个蔬菜促销组织和促销协会,XX 多户蔬菜贩
运大户活跃在蔬菜营销网络。蔬菜销售方式包括配送、电商、个
体门店销售等,销售主体主要有配送机构、蔬菜协作组织、个体
运销户等。现有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一处,小型蔬菜集散中心
XX 处,年销售量约 XX 万吨,约占全县蔬菜总量的 XX%。
(四)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县精品蔬菜生产各主要基地村相继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
组织,通过扶持蔬菜种植户,赊销优良蔬菜种籽、化肥、棚架、
地膜及无公害农药等生产资料,切实较好地解决了蔬菜生产、技
术培训、产品流通等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以 XX 县大棚蔬菜专
合社为例:专合社大股东社员 X 人,带动农户 XXX 户,辐射农
户种植面积 XXXX 余亩,在早春黄瓜对外销售上面共同进退、
一致对外,成为全县唯一的对外销售代表,能够使 XX 的早春黄
瓜在自贡、泸州、宜宾方向的市场上具有主动定价权。
(五)标准化生产起步,产品安全性提高
抓源头和流通领域蔬菜的检测工作,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
在蔬菜生产上使用,积极鼓励各基地使用杀虫灯、粘虫板等绿色
防控措施,在多个基地建立质量检测室,推进标准化生产。XXXX
年全县累计抽取蔬菜样本 XXXX 余份,未发现一例农药残留超
标现象,抽检合格率达 XXX%。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装备仍显薄弱
随着精品蔬菜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我
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愈发突出。传统的蔬菜设施老旧不堪,
没有及时更新换代,露地蔬菜单产不稳;田间道路、基地到蔬菜
集散地道路缺乏整体性、科学性规划建设,运输通道不畅,保鲜
及运输成本增加;集约化育苗、排灌、物理防治等设施设备不足,
抵御极端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田头预冷、冷库冷链、贮运设备落
后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难以满足蔬菜保鲜储运的要求,特别是
种姜、葱种贮藏供需矛盾尤其突出。
(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能力不强
受种植投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蔬菜产出成本涨
幅呈加大趋势,叠加 XXXX 年的极端天气、疫情封控等因素影
响,导致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加大;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蔬
菜丰产后,集中上市拉低价格现象时有发生。多年来,蔬菜价格
时常出现“过山车”式的波动,特别是市场价低于成本价时,给
菜农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蔬菜产业发展。
(三)发展阶段仍处低端
当前 XX 蔬菜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生产散、乱、小,
蔬菜地域分工特征还不够明显,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绿色农产品
认证少,有机农产品还是空白,难以进入中高端市场。总体而言,
XX 蔬菜生产大宗产品多、名优特产品少,集中上市产品多、可
周年供应产品少,初级低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结构性矛
盾依然突出。
(四)加工能力和科技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