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高新区项目建设情况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项目建设对于XX高新区而言,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动力,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激烈的
区域竞争格局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项目建设的成效直
接关系到高新区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向。只有牢牢抓住项目建
设这个“牛鼻子”,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赢
得主动。今天,我们在此召开2025年XX高新区项目建设情况调
度会,这是一次对当前项目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深入分
析,并对未来工作进行科学谋划和有力部署的重要会议。下
面,我就如何做好我区项目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筑牢项目建设思想根基
(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一是驱动产业升级
转型。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力量。通过引进和
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重大项目,能够吸引高端要素
集聚,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延伸。先进
制造业项目的落地,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的整
体竞争力;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能够催生新技术、新产品、
新业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区
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从传
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华丽转身。二是带动投资持续增长。投资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项目是投资的具体载体。重大
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设备
购置、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这些投资不仅能够直接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还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投资的集聚
效应。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能够改善区域的投资环境,提升
区域的吸引力;产业项目的投资,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壮
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进一步拉动消费
增长,形成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促进区域协
同发展。项目建设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
通过建设一批跨区域的重大项目,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周边地区合作建
设的产业园区项目,能够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共同打造具有
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能够加强区域
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
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二)项目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一是提升公共服务
水平。项目建设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教育、医疗、文化等公
共服务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我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满足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建学校项目,能够提供更多优
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卫生项目的
建设,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
体健康;文化体育项目的建设,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
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增加就业创业机
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从工程建设到项目运营,都需要大量
的人力投入,这将为我区居民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机会。重大
产业项目的建设,能够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
就业岗位,涵盖了不同技能层次和专业领域。同时,项目的发
展还将催生一系列的创业机会,激发社会大众的创业热情,促
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我区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改
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保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我区生态环境质
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等项
目,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提升我区的生态
承载能力。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优
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
互动,促进我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是提升区域形象的关键举措。一是打造区域
发展新地标。重大项目的建设往往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能够
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地标。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不仅能够
提升区域的商业氛围和消费能级,还能成为城市的新名片;高
端的产业园区项目,能够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展示区域的
产业实力和创新活力。这些地标性项目的建设,将提升我区的
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和投资关注高新
区,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项
目建设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和建设一
批高质量的项目,能够提升我区的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
环境竞争力。优质的产业项目能够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份
额,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型项目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生态环保项目能够改善区域的生
态环境,提升区域的环境吸引力。这些竞争力的提升,将使我
区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三是增
强区域发展软实力。项目建设能够增强我区的发展软实力。文
化创意项目的建设,能够传承和弘扬区域文化,提升区域的文
化底蕴和文化魅力;科技创新项目的建设,能够培养和吸引一
批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区域的人才竞争力;社会公益项目的建
设,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区域的社会形象和
社会声誉。这些软实力的增强,将为我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
撑和保障。
二、聚焦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一)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积蓄发展后劲。一是精准对接产
业政策。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区的产业基
础和发展定位,精准谋划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
源、新材料等,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项目,抢占产
业发展的制高点;针对传统产业,如汽车制造、装备制造
等,谋划一批技术改造和升级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精准对接产业政策,提高项目
谋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我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
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我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
技资源等优势,谋划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项目。利用我区的自
然资源,谋划一批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项目,实现资源的高
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我区的人力资源优势,谋划一批劳
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项目,促进就业和产业升
级;依托我区的科技资源,谋划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推动科技
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我区的科技竞争力。通过挖掘区域资
源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我区的综合竞争
力。三是加强项目储备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对谋划的
项目进行分类储备、动态管理。根据项目的成熟度和实施条
件,将项目分为近期实施项目、中期储备项目和长期规划项
目,实行动态更新和滚动发展。加强对项目储备库的管理和维
护,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变化动态,对不符合要求的项
目及时进行调整和淘汰,确保项目储备库始终保持高质量、高
水平。同时,加强对项目储备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提高项目储
备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落地。一是优化项目审
批流程。进一步梳理和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
环节和前置条件,提高审批效率。推行“一站式”审批服
务,整合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实现项目审批的集中受理、并联
审批、限时办结。加强对审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审批人
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项目审批工作高效、规范、透
明。通过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为项目建设节省时间和成本,加
快项目落地速度。二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大对项目建设所
需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保障力度。合理规划土地利
用,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优化
土地供应方式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积
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的信贷投
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
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一批
高素质的项目管理、技术研发和专业技能人才,为项目建设提
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
利推进。三是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施工管理机
制,加强对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
标准,确保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和调
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同
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考核,建立施工单位信用评价体
系,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
价,对评价不合格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处罚,确保项目施工管
理规范、有序。
(三)提升项目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建立项目服
务专班。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为每个项目配备一名服务专
员,实行“一对一”帮扶服务。服务专员要全程跟踪项目建设
过程,及时了解项目单位的需求和困难,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
遇到的问题。建立项目服务台账,对项目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
记录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通过建立项目服务专
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二是加强政
策宣传解读。加强对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支持项目建设的政策宣
传解读,确保项目单位能够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优惠。通过举
办政策宣讲会、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服务等方
式,向项目单位宣传政策内容和申请流程。同时,加强对政策
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项目建设营造
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牢固树立服务意
识,主动与项目单位沟通交流,了解项目单位的诉求和意
见,积极为项目单位排忧解难。坚持依法办事,做到公正、公
平、公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
理,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项目建
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强化项目监督考核,确保项目实效。一是建立项目监
督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监督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
督和管理。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明确监督检查的内容、
标准和方式,定期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项目资金使
用、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监督,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相
关要求。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反馈机制,及时向项目单位反馈
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项目单位及时整改。二是完善项
目考核体系。完善项目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
考核办法,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
核。建立项目考核结果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对考核结果
优秀的项目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项目单
位进行严肃问责。通过完善项目考核体系,提高项目建设的质
量和效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三是加强项目绩效评估。
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绩效评估,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建立项目绩效评估指标
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项目的绩效进行
科学评价。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项目
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项目建设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强化举措,提升项目建设工作效能
(一)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是明确部门职
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项目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
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
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确保各项
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的工作联席
会议制度,及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