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教育何为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两个 80 后引发“全民关注”。一
个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导演饺子,另一个是 DeepSeek 的创
始人梁文锋。
饺子导演并非科班出身,他大学学的是药学专业,却从大三
起,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大学毕业后,曾花费三年多时间,一心
待在家中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最终,他交出的作品《打,打个
大西瓜》一炮而红,斩获国内外 30 多个专业奖项。梁文锋大学
学的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和同学一样选
择进大厂做程序员,而是租了一间房子开始思考人生方向。业内
同行称他是一位极致的 80 后技术理想主义者,每天就是“看论
文,写代码,参与小组讨论”。
这两个 80 后的人生轨迹是不同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从热爱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投身创业。在
AI 时代,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与
兴趣培养。AI 时代的教育,要摆脱功利化、短视化,回归人的
发展。
按照传统的成才观,饺子与梁文锋,在大学毕业后的选择,
都是不太被大众接受的。饺子放弃所学专业自学三维动画,其不
按专业就业,会被视为“人才浪费”,而花三年时间在家打磨动
画短片,也会被质疑为“不务正业”。但恰恰是他根据自身兴趣
作出的选择以及母亲的支持,成就了今天的饺子。梁文锋大学毕
业后,也没有选择进大厂,而是走了一条颇具风险、带有很大
不确定性的创业路,他在创业过程中,一直专注技术,这才让
DeepSeek 横空出世。
近年来,随着 AI 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都在思考 AI 时代的
教育应该进行怎样的变革,以培养适应 AI 时代的人才。普遍的
看法是,AI 的快速发展,会让在校园里学习的知识,在还没有
离开校园时就过时,而且,如果只是掌握知识,而不知如何应用
知识、没有创新思维,在就业市场上,将被 AI 所淘汰。AI 时代
的未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不少传统职业将被 AI 所取代,同时
涌现很多新兴行业、职业。为此,AI 时代的教育,应该从重视
学生的知识教育,转向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要培养学生从学会
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学校推进的 AI+教育变革,却存在两个
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 AI+应试教育,即用 AI 进行精准刷题、
应试提分,典型的表现是,一些人工智能公司,面向中小学生开
发学习机,而学习机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学科类知识点讲解、推
送作业。二是 AI+反教育,即用 AI 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
行全过程监控,要求学生专注学习。这两个倾向,都没有发挥
AI 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更大自主发展空间,
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