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神话:春节档大片展现中国电影叙事
能力
2025 年中国电影迎来了“开门红”!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
至 2 月 5 日 9 时,2025 年春节档票房为 95.10 亿元,创下历史纪
录。观影人次为 1.87 亿,超 2024 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刷新中
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相比前些年以喜剧、合家欢、现实
题材电影为主的春节档,今年的春节档以大片、大制作、大场面
为主,不仅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
探 1900》等续集作品,还有军事题材大片《蛟龙行动》以及对
金庸经典武侠作品的再度翻拍《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其
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马当先,创造了多项影史纪录,截至 2
月 17 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
破 120 亿元,是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 10 的亚洲电影!电影作
为高投入的文化产业,面临市场投资高风险、观影群体分众化以
及数字流媒体的多重挑战,只有在影像技术、叙事形态上有创新
性,才能获取观众的流量,让观影再次成为一种集体的公共生活。
重塑神话故事
春节档中有两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
火西岐》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这两部电影都
对原有神话故事进行了演绎,使得在 20 世纪多次被改编、翻拍
的老故事重新焕发生机。尤其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塑
造的“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丑哪吒已经成为新的文
化英雄。
1979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沿用了 20 世纪 50 到 70 年代把哪吒、孙悟空书写为反封建、反
强权的文化想象。新世纪以来在国产动漫复兴的潮流中,也出现
了《新神榜:哪吒重生》(2021 年)把传统哪吒转世为现代机车
版哪吒的故事。2019 年在饺子导演的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通过改写传统神话故事,赋予丑哪吒这个形象以反叛精神,
让这一神话人物具有更多现代因素。第二部中更是重写了经典的
“哪吒闹海”的故事,把哪吒与龙王的矛盾转移为低等妖族与高
等仙族之间的对抗,敖丙的师傅申公豹从负面的背叛者变成了保
持良知的神仙,成为观众同情的对象,使得哪吒在穿心咒的撕心
裂肺中再次完成重生,变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英雄。这
种文化改写赋予了哪吒更强大的现代意识,不再是心灵单薄的儿
童神仙,哪吒渴望公平的精神内核引发观众的强烈认同和共鸣。
这些春节档电影大片中最重要的看点是电影特效,尤其是大
场面的营造。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从每一个角色的神态表情
到不同武功的设计,再到震撼的战争场面,都体现了中国动画电
影的工业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作为
封神的续集,也把闻太师、邓婵玉征伐西岐的大战作为重头戏,
吸收了元始天尊能量的殷商太子殷郊幻化出三头六臂与魔家四
将轮番斗法。《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一席古代战争电影的
视觉盛宴,千军万马与大侠郭靖的精神成长结合在一起。相比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后两部电影重特效、轻叙事,如邓
婵玉与武王姬发的爱情、郭靖劝阻成吉思汗放弃西征等段落显得
有些缺乏充足的戏剧铺垫。
展现中国自信
《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