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水利局局长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水利局局长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 习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 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 的十八大以来,第 13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主题,对 2025 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 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 视和战略考量。今天,我们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 习研讨会,深入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水利工作 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 同交流。 一、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增强做好水利工 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准确把握文件核心要义。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共 12 个部分、60 条,围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 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 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 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 措和工作要求。文件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农业农村发展中的 短板弱项,回应农民群众关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文件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 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这为我们水利部门 做好农田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文件强调推进乡村建设,要 求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其中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基础 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快农村供水、灌溉等水利设 施建设,提升农村水利保障水平。文件注重深化农村改革, 提出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这为我们拓宽水利建设资金 渠道,破解水利发展资金瓶颈提供了思路。 (二)充分认识水利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水利是 农业的命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水是农业生产的基本 要素,良好的水利条件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乡村产业的基 础。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保障能力,能够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供水安全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 康和生活质量。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 标中“生活富裕”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水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 部分。加强农村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农村水环境,能够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水利工程建 设和管理涉及面广,能够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同时也为农村基层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有利 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明确水利部门的职责使命。作为水利部门,我们 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保障能力,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 水利支撑。要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提升农村 供水保障水平,确保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要加强 农村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 整治,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要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加 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乡村振兴。要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提高 水利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聚焦粮食安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一)加大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农田 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 措。我们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高标准农田水利设 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要科学规划,根据不同 地区的地形地貌、水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需求,合理布局灌 溉渠道、排水系统、机井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工 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要完善建后 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加强日常 维护管理,确保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二)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大中型 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 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和供水效率。要 加强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和改造,修复和完善灌溉渠道、渡槽、 隧洞等设施,提高输水能力和输水效率。要推进灌区信息化 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灌区水 资源实时监测、优化调度和智能化管理。要加强灌区管理体 制改革,明确灌区管理机构职责,理顺管理关系,提高管理 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小型农田水 利设施是农田水利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 的切身利益。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因地 制宜建设小型灌溉泵站、塘坝、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