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高新区项目建设情况调度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项目建设对于 XX 高新区而言,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当
前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项目建
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新区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向。只有牢
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浪潮
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今天,我们在此召开 2025 年 XX 高
新区项目建设情况调度会,这是一次对当前项目建设工作进
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并对未来工作进行科学谋划和有力
部署的重要会议。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区项目建设工作,
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筑牢项目建设思想根基
(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一是驱动产业
升级转型。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力量。通过
引进和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重大项目,能够吸引
高端要素集聚,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延伸。先进制造业项目的落地,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能够催生新
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项目
的建设,将为我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迈向中
高端水平,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华丽转身。二是带
动投资持续增长。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项目
是投资的具体载体。重大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这
些投资不仅能够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吸引更多的
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投资的集聚效应。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能够改善区域的投资环境,提升区域的吸引力;产业项目的
投资,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
收入水平,从而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形成投资、消费相互
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项目建设能够加
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通过建设一批跨区域的
重大项目,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周边地区合作建设的产业园区项目,
能够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
促进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推动区域协同
发展,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二)项目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一是提升公共
服务水平。项目建设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教育、医疗、文
化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我区的公共服务水
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建学校项目,能够
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
疗卫生项目的建设,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保
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文化体育项目的建设,能够丰富人
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增加就业创业机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从工程建设到
项目运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将为我区居民提供丰
富的就业创业机会。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能够带动相关配
套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涵盖了不同技能层次
和专业领域。同时,项目的发展还将催生一系列的创业机会,
激发社会大众的创业热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我区就
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保
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我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等项目,能够有效减少环境
污染,保护生态系统,提升我区的生态承载能力。这些项目
的建设,将为我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优美、舒适、宜居的生
活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区的
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是提升区域形象的关键举措。一是打造
区域发展新地标。重大项目的建设往往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
能够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地标。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不
仅能够提升区域的商业氛围和消费能级,还能成为城市的新
名片;高端的产业园区项目,能够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
展示区域的产业实力和创新活力。这些地标性项目的建设,
将提升我区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和
投资关注高新区,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提升区域
综合竞争力。项目建设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项目,能够提升我区的产业竞
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优质的产业项目能够提高
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型项目
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生态
环保项目能够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的环境吸引力。
这些竞争力的提升,将使我区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三是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项目建设能
够增强我区的发展软实力。文化创意项目的建设,能够传承
和弘扬区域文化,提升区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科技创
新项目的建设,能够培养和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区
域的人才竞争力;社会公益项目的建设,能够增强社会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区域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这些软实
力的增强,将为我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二、聚焦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一)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积蓄发展后劲。一是精准对
接产业政策。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区的
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精准谋划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
大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
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项
目,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针对传统产业,如汽车制造、
装备制造等,谋划一批技术改造和升级项目,推动传统产业
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精准对接产业政
策,提高项目谋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我区产业发展注入
新的活力。二是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我区的自然资
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优势,谋划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
项目。利用我区的自然资源,谋划一批生态旅游、特色农
业等项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我区的
人力资源优势,谋划一批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
项目,促进就业和产业升级;依托我区的科技资源,谋划一
批科技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我区的
科技竞争力。通过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
产业集群,提升我区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强项目储备管理。
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对谋划的项目进行分类储备、动态管
理。根据项目的成熟度和实施条件,将项目分为近期实施项
目、中期储备项目和长期规划项目,实行动态更新和滚动发
展。加强对项目储备库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
情况和变化动态,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进行调整和淘汰,
确保项目储备库始终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同时,加强对项
目储备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提高项目储备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