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思考
一、调研结果
近年,我市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趋于完善。xx 年,
我市建立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领
导、统筹协调和研究部署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实
际治理工作中,通过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村
民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实地调研考察中,发现目前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不完善。少量农村垃圾房存在垃圾房
外围脏乱,垃圾堆放溢满,垃圾桶破损,露天垃圾池等问题,
存在农用地上随意丢弃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现象。二
是河道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有部分农村河道、河塘、沟渠
存在河道水面有垃圾、水草等漂浮物,河道有异味水体发黄
等问题。三是农村户厕管护维修不到位。有个别农村户厕因
设计或管护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或未达到使用效果,个别镇、
村后续管护制度长期缺失。
二、制约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因素分析
一是,资源配置与资金投入的深层次挑战
农村环境治理需要长期且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源有限
的情况下,部分偏远或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往往难以获得
足够的资源支持。
二是,村民参与度与环保意识的提升障碍
明确的参与渠道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缺位,导致部分村
民在环境治理和管护中的参与度不高。另外,部分村民的环
保意识仍然相对薄弱。
三是,基础设施与治理技术的瓶颈
农村环境治理技术相对落后,缺乏高效、低成本的治理
技术和方法,导致环境治理效果受限,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的
实际情况。
四是,长效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由于管理机制设计不合理、执行和监管力度不到位,难
以实现对环境治理和管护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监管,导致
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五是,面源污染与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特殊难题
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来源广泛、分散性强等特点,由于缺
乏有效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以及市场需求不足,
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目前资源化利用水平仍然较低。
三、调研建议
完善综合管护机制
聚焦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
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存在的痛难点问题,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