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情况
的调研报告
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
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全市新就业形态主要以网络餐饮配送、快递、网约车、互联
网营销等为主。近年来,我市先后印发《关于做好维护新就业形
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
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实施方案》《X 市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
工伤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机
制和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制定劳动关系监测、劳
动关系预警、挂钩帮扶和部门联动等“四项制度”,开展新就业
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项检查,有效地保障了全市新就业形态劳
动者劳动权益。
截至目前,全市有网络餐饮配送企业 4 家(美团、饿了么、
圈圈到家、优鲜送);快递品牌 9 家(邮政、顺丰、京东、韵达、
圆通、申通、中通、汇通、百世),其中在安法人型快递企业 25
家、分支机构 44 家、备案末端网点 856 个;网约车企业 16 家,
其中正常营业 7 家(365 约车、X 易通优行、万顺叫车、X 科技
有限公司 X 分公司、滴滴出行、X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 分公司、
北京假日阳光环球旅行社有限公司 X 分公司);电商市场主体
45539 家,带动就业 11.32 万人。
(一)劳动者概况分析。全市新就业形态行业劳动者主要以
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营销师为主,其中外卖员
776 人,年龄分布在 25 至 35 岁之间,男性占比 90%以上,绝大
多数为高中以下学历;快递员 2800 余人,年龄普遍在 45 岁以下,
男性占比 80%左右,大专以上学历占比 15%左右,高中及以下
学历占比 85%左右;网约车司机 178 名,年龄 30 至 50 岁之间
占 70%以上,男性占比 80%,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 97%;网络
营销师大部分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工作,居家办公为主(暂未有统
计数据)。
(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我市新就业形态行业劳动者劳动
合同签订情况参差不齐,其中快递行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最高,如
邮政、顺丰、京东、韵达等公司均按规定与快递员签订了劳动合
同,中通、申通等快递公司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 85%以上;网
络餐饮配送企业、网约车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均非劳动合同,如
美团公司与外卖员签订《服务协议》,饿了么公司与外卖员签订
《劳务合同》,网约车企业与司机签订的是承揽关系协议。
(三)工资收入情况。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订单式工作
为主,工资收入同接单数量成正比,外卖员月收入在 3000 元至
5000 元之间,快递员月收入在 3000 元至 12000 元之间,网约车
司机月收入在 2000 元至 10000 元之间,均高于我市最低工资标
准,其中快递行业平均收入最高,月平均收入约 6000 元左右,
网约车行业平均收入最低,月平均收入约 4000 元左右。
(四)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情况。我市快递行业如邮政、顺
丰、京东、韵达等快递公司,均按照不同工种依法规定了工作时
间及休息休假时间。外卖员、网约车司机通过网络平台接单,作
息时间完全是自由掌握,其中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餐饮配送平台
设置了连续上线 4小时弹窗提示、连续上线 8小时强制下线规则。
(五)社会保险缴纳情况。我市快递行业如中国邮政、顺丰、
京东、韵达等快递公司快递员均参加了社会保险,其中工伤保险
参保人数 1400 余人,占比 50%;网络餐饮配送和网约车行业方
面,通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工作,绝大多数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
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经初步统计,参保比
例达到 99%。另外,网络餐饮配送和网约车行业企业均为劳动
者购买了意外伤害险。
(六)服务保障情况。我市结合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全
面推进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围绕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员工休息休假、女职工权益保护
等 15 项内容,相继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检查和
“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2024 年以来,共检查新就业形态
企业 110 余户,涉及劳动者 2000 余人。发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
投诉电话、调解仲裁电话、12333 等服务热线作用,为新就业形
态劳动者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协调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矛盾纠纷及欠薪案件,将咨询、立案和调解相结合,积极化解
新就业形态争议案件。近年来,全市共处理新就业形态行业劳动
争议案件 28 件,涉案金额 51.6 万元;依法处置新就业形态企业
欠薪案件 25 件,为 120 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追回工资报酬 58 万
元。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建会入会工作,全市累
计建成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 57 个,吸纳工会会员 5697 人,其中
全市快递行业劳动者已全部入会。组织电子商务、抖音短视频、
直播电商相关培训近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