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每日5题(2025年3月11日)
1.(言语)现代市场体系使我们不需要通过亲力亲为去加工食品,而只需要消
费食品。学术地说,我们不需要身体在场的方式获得生活必需品。这就是为什么市
场体系需要信用。我们可以放心地吃东西,基于我们相信,购买的东西虽然是在我
们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下制造的,但它是清洁的。我们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我们相
信有食品监督制度、基本卫生意识、制造者的道德意识、竞争形成的质量要求,对
食品制造起到作用。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切可能都没有在制造时“在场”。这段
文字意在说明()。
A.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重建市场基本信用
B.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无法避免地食用问题食品
C.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食品监管制度和企业道德等方面入手
D.现代市场体系实现了劳动的社会化,但同时也产生了食品安全问题
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阐述市场需要信用的原因,即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我们无法直接参与加
工食品,所以需要信用;接着进一步讲述市场信用的意义,我们相信食品是清洁
的,并通过“之所以……是因为”讲述了我们相信的原因;最后通过“然而”引导转折说
明真实情况,我们相信的监督制度、卫生意识、道德意识等因素不存在,即没有市
场信用。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转折后,强调市场基本信用缺失。对应选
项,A项为针对文段问题的对策,当选。B项,为市场信用缺失带来的危害,而文段
强调的是强化信用建设,非重点,排除;C项,“食品监管制度和企业道德”表述片
面,属于具有市场信用的影响因素之一,非重点,排除;D项,“劳动的社会化”无中
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2.(言语)近年来,各种古诗词类文化活动备受民众青睐,包括《中国诗词大
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也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但若要避免
古诗词文化成为“快餐文化”使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是
至关重要的。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社会上
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该包括记诵,但
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
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而每一个
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上述文字意
在表明()。
A.要多体会古诗词中传达的人生思考和历史意义
B.吟诵古诗词的过程才是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
C.古诗词文化的普及不能止于记诵这个层面
D.记诵的形式无法解读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
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通过“近年来”引入话题,指出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热情高涨;接着通
过“但”引导转折,强调把握古诗词普及方向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设问指出问题即记诵
并非真正的普及,最后通过“应是”提出对策,即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指向是每位读者道
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强调古诗词普及
要指向读者人文素质的提升。对应选项,C项为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当
选。A项,“人生思考和历史意义”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情感认同和
审美体认”文段未提及,排除;D项,“解读文化意蕴”文段未提及,排除。
3.(言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地方模仿西方建筑风格先后新建了一批
罗马小镇、泰晤士小镇、佛罗伦萨小镇。在强调文化传承的当下,依托本土历史文
化和建筑遗产的仿古小镇和街区日益增多,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的重
要空间载体,小桥流水,复古宅院雕梁画栋,看似文化色彩浓郁,实则缺乏深厚底
蕴和独特性,以至于热闹一阵就沉寂了。事实上,仿古小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对于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