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总体国家安
全观中心组学习会上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
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
和社会稳定。2月28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
中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更
高水平平安中国,事关事业兴旺发达、事关人民美好生活、事
关国家长治久安。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
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
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
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
要遵循。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经济综合部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
承担着重要职责,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
起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
中国贡献力量。下面,根据中心组学习主题,结合全市发改工
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
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总
体国家安全观,将其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方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取得
历史性成就。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时
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
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
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一系列具有原
创性、标志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
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其内涵丰富,涵盖政治、国
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
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既重视
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
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
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强
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
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
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
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
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
远的历史意义。从国内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才
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
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
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威胁上升。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
观,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赢得战略主动,维护国家主
权、安全、发展利益。
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经济综合部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承担着
重要职责。我们要深刻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重大
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
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
力,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的各方面全过
程,以实际行动践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力维护经济领域国家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发展改革部门在维护经济领域
国家安全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维护
经济安全的决策部署,立足本职工作,突出重点领域,采取有
力措施,切实维护经济领域国家安全。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密切关注国内外
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经
济运行动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建立健全经济运行风险
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
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
措施和政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对
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政策措施,确保经
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保障粮食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
的重要基础,能源资源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
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等
环节的管理,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和结构,提高储备质量
和管理水平。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在能源
资源安全方面,要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革命,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加大对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加
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强能源安
全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能源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推动产业安全发展。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我
们要立足全市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
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