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科技局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科技局学习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 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5 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 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 根本遵循。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深刻 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 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结合市科技局的工作实际, 就学习贯彻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深化科技创新部署,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全国两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 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 制。这一系列举措为我们深化科技创新部署,激发创新活力提供 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科技评价改革方面,我们将持 续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建立以创新价值、能 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单纯以论文、专利数量为 评价标准的做法,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对经济社 会发展的贡献。例如,对于应用型科研成果,我们将重点考察其 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产业升级的推 动作用;对于基础研究成果,我们将关注其在科学理论上的突破 和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科研 人员更加注重科研质量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在科技奖励制度 改革方面,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奖的战略导向,突出科技奖励的 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荣誉性。我们将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 科技奖励的推荐工作,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筛选出具有创 新性、引领性和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推荐。同时, 加强对市级科技奖励的管理和优化,提高奖励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在科研项目和经费 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完善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建 立健全改革后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 使用机制改革,强化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和绩效管理。我们将加强 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从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到验收, 都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推 进,达到预期目标。在经费管理方面,优化经费分配结构,提高 经费使用效率,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审计和监督,防止经费浪费和 违规使用。此外,健全“揭榜挂帅”机制,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面向全球发布榜单,吸引国内外优秀 科研团队和人才参与攻关。通过“揭榜挂帅”,打破传统科研项 目组织方式的束缚,实现“能者上、智者上”,充分激发科研人 员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针对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中的电池续航、充电速度等关键技术问题,我们可以发布“揭榜 挂帅”榜单,吸引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和企业参与研发,共同 推动技术突破。 二、聚焦前沿领域突破,培育新质生产力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新质生产力”,强调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前沿领域的突破,我们将聚焦人工智能、量 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努力在关键 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在人工智能 领域,我们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市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 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金融服务 等领域的应用示范。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支持企业引入人工 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城市交 通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同时,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设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 懂行业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国内外人工智能领 域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在量子技术领域,虽然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和技术探索阶段, 但我们要提前布局,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 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持我市有条件的企 业参与量子技术研发项目,培育量子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例如, 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量子技术研发实验室,开展量子通信 技术的应用研究,探索量子技术在金融、政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为未来量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认真贯彻两会精神,积极发挥科技的 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传统产业转型 方面,我们将以制造业为重点,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大力 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AI+”专项行动,加速智 改数转,推进绿色转型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加快传统产业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例如,鼓励我市传统制造业企业引进 先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和技术,建立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实 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支 持企业开展绿色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 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