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过去一年,全市审计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 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审计监督工作,为全 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天,我们齐聚一堂, 召开 2025 年 XX 市审计工作会议,旨在全面回顾过往成绩,精 准把握当前形势,精心谋划未来工作,以推动 XX 市审计事业迈 向新的高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往,总结 2024年审计工作成果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审计政治站位。一是完善制度保 障,落实党的领导。为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全市 审计机关着重完善制度体系。制定详细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细则,明确规定各类审计项目开展前、实施中及结束后的关键节 点汇报要求,确保市委审计委员会能够及时、全面掌握审计工作 动态。在审计项目计划编制方面,建立多轮次征求意见机制,广 泛吸纳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使审计计划紧密 贴合全市中心工作,精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制度层面 保障党的领导在审计工作中的权威性与实效性。二是加强思想建 设,筑牢政治根基。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将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核心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培 训、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促使审计干部深刻领会其 精神实质。定期组织政治理论知识测试,以考促学,提升审计 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红色教 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强化审计干部的政治意识与责任 担当,使审计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审计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思想保障。三是推动党建融合,激发 工作活力。积极探索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模式,在审计项目 组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审计 现场,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以党建引领审计工作方 向。将党建工作纳入审计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把党员在审计工作 中的表现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励审计干部在审计工作中 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相互促进、协 同发展,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聚焦主责主业,拓展审计监督广度深度。一是围绕政 策落实,强化跟踪审计。全市审计机关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政策和 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开展政策跟踪审计。制定详细的政策跟 踪审计计划,明确审计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定期对政策执行情 况进行梳理分析,及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 通过审计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推动政策 落地生根,确保政策目标得以实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紧盯资金绩效,加强财政审计。以提 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对财 政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环节进行全流程审计,审查预算编制 的科学性、合理性,关注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合规性,检查决算 的真实性、准确性。深入分析财政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促 进财政资金合理分配与高效使用,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三是关注民生福祉,深化专项审计。将民生领域作为审计工作的 重点关注方向,深入开展各类民生专项审计。围绕教育、医疗、 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热点问题,制定专项审计方案,集中 审计力量开展审计工作。通过审计,揭示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 题,如资金挪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与安全感。 (三)狠抓审计整改,增强审计监督权威性。一是构建整改 格局,压实整改责任。建立健全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 的整改工作格局。明确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要求被审计 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整改工作落实。同 时,强化审计机关的跟踪督促责任,制定详细的整改跟踪检查计 划,明确跟踪检查的时间节点、内容与方式。建立整改责任追究 制度,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确保整改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完善整改机制,提升整改效能。完 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建立整改台账管理制度,对审计发现的问 题进行详细登记,明确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与整改责任人。实行 整改销号制度,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经审计机关审核确认后予 以销号。加强整改工作的沟通协调,建立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 主管部门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与问题,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提高整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是强化整改结果运用,巩固审计成果。加强审计整改结果的运 用,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被 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对审计整改 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 报批评,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曝光。通过强化整改结果运用,形 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巩固审计成果,提升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与公信力。 二、审视当下,剖析审计工作现存问题 (一)审计理念与新形势适配不足。一是创新意识欠缺,固 步自封。部分审计干部习惯于传统审计思维与方法,对新的审计 理念、技术手段接受缓慢。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新 兴的审计领域时,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与勇气,未能及时探索适 应新形势的审计模式与方法。这导致审计工作在应对新问题、新 挑战时,效率低下,难以精准发现问题,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与 效果。二是宏观视野狭隘,缺乏大局观。在审计工作中,部分审 计人员仅关注审计项目本身的具体问题,缺乏从宏观层面审视问 题的能力。未能将审计发现的问题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政 策导向紧密结合起来,无法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 计建议。这使得审计工作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对党委、 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风险意识淡薄,应对迟缓。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样。然而, 部分审计干部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 估能力。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因素,对可能出 现的风险隐患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导致审计工作存在潜在风 险,影响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二)审计队伍建设存在短板。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复合 型人才匮乏。当前,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财务审 计专业人员占比较大,而计算机、工程、法律等相关专业人才相 对短缺。这使得审计工作在面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复杂审计 项目时,难以形成有效的审计合力。同时,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匮 乏,也制约了审计工作在大数据审计、绩效审计等新兴领域的深 入开展。二是培训体系不完善,能力提升受限。审计干部培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