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校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
础工程、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
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学科体系建设是推进党的思想理论
建设、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抓手。作为党
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应努力构建党校特色的马
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
例》)指出:“学科建设是加强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科研工作、
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学科体系?按照当前国家颁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
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规定,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包括对马
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和一体化研究的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以及中共党史党建学、哲学一级学科所属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所属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
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党校学科建设应当
重点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党性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扶持教学急需且相
对薄弱学科,逐步形成突出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学科
体系。
充分发挥党校学科建设的独特优势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的马克思主义
学科体系建设要始终围绕“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
这就决定了党校的学科体系建设既要遵循学科体系建设的一般
规律,也要遵循党校学科体系建设的特殊规律,因此必须充分发
挥党校的独特优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
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比较全面的优势。党校学科涵盖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等
多个学科。不仅全面,而且具有鲜明的党校特色。党校学科建设
历史悠久,在党校办学治校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
理论专家,大批具有时代价值的理论著作,形成了有借鉴意义的
学科建设经验,为党校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党校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比较全面的优势,加强优势学科
和急需学科建设,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创造性、决策咨询的有效
性。
发挥理论与实践实现深度融合的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聚焦党的中心任务,找准
学科建设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是党校学科
建设的基本要求。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
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新时代党校工作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和
问题导向相统一,深入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党校
应发挥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优势,从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