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主题党课材料汇编(4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主题党课材料 汇编(4 篇) 目录 1.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2 2.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 .......................................................17 3.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 .......................................................24 4.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 .......................................................30 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 同志们: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脍炙人 口的古训,相信大家都明白讲的是什么一个道理,那就是量变引 起质变,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从近年来中央纪委通报的案例来 看,落马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 的过程。有的党员干部把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一顿饭看做 “小意思”,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拿点收点“无所谓”,正是这种 心态使他们变成政治上的“糊涂人”,一步步从破纪到破法,直 到彻底沉沦滑向腐败深渊。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 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 层群众对党的信任。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个别行为逐步转 入地下,甚至隐形变异,隐藏在群众身边,蚕食着党的健康肌体, 破坏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 强调,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 正之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只要存在腐败 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 冲锋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强调,要健全不 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 资源富集领域腐败。 因此我们必须对身边的“微腐败”保持清醒认识,从我做起, 自觉抵制、主动拒绝,坚决斗争,确保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 胜利。 一、“微腐败”的主要特点 “微腐败”,简言之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不容易被察觉的 “小腐败”。具体指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群众自治组织中从事 管理的人员)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及影响力在“小”事上谋取私人 利益或给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失,通常是涉案金额在 3 万元以下的 违纪违法行为。 “微腐败”实质是一种公权乱用的行为。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小”。指乱用公权的行为很小,一点点、一滴滴,打 个“擦边球”,玩个“障眼法”,顺手捞点小好处,如在下基层时 会接受一点一包烟、一瓶酒,甚至一只鸡或者一只鸭,或把单位 电脑拿回家私用,或用公务卡为私家车加油等等,小到人们容易 忽视它的存在。 二是“多”。这种乱用公权行为比较普遍,数量多、次数多、 领域多、形式多。如本应正常办理事项从中捞点好处才能办,或 挖空心思虚领冒领,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贵重物品,或接受服 务单位宴请,或欺瞒组织,不如是上报个人事项,或私报差旅费。 三是“近”。“微腐败”行为多半发生在大家身边,大家司空 见惯、习以为常,认为这些行为很小,经常接触,低头不见抬头 见,处理起来未免上纲上线,不近人情,对这种行为放之任之, 他人也会效仿这种行为“方便”行事。 四是“惑”。自家产的、朋友送的,反正又不是钱“不用 怕”;我用自己工资买的又没有用公款“不怕查”;成长进步上没 少帮忙,这是人之常情,应该的。这些和风细雨,听起来温馨的 话语,慢慢就迷惑了我们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判断,常在河边走, 鞋慢慢就湿了。“微腐败”的惑,是因为他的迷惑性强。“微腐败” 有时候是“人情往来”,有时候是“交流感情”,有时候是“关系 协调”。如果我们以陈旧思维去看,就会根本分辨不清,只有用 正风反腐的“照妖镜”去分辨,才能辨明“真身”。 二、“微腐败”的表现形式 “微腐败”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一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集中反映在特权思想作怪,大小 事务一个人说了算,重要事项不经集体决策或者大搞一言堂等等。 二是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比如在执法过程中或服务群众过 程中,趁机索要或收受感谢费、辛苦费、礼品等;或者通过截留、 挪用、侵占等手段巧取豪夺,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等;或者 群众办事时,虽然门好进脸好看了,但依然事难办,甚至还存有 推诿扯皮、雁过拔毛、收受克扣、收取好处、索要钱物等现象。 三是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比如在工程项目、扶贫项目等方 面,由于信息不对等、公开不透明或选择性公开等情况,利用手 中的一点权力,想方设法插手,违规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 四是欺上瞒下,虚报冒领。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 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骗取各项补助资金和套取物质;有的截 留专项补偿款,奖励款,将专项资金挪用作其他用途;也有顶 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虚报经费、收受红包等现象。 五是拉帮结派,拉票贿选。有的干部派性斗争问题突出,想 方设法发展自己人入党,选举时搞派性争斗,通过现金或微信红 包等方式拉票。 六是执法不公,瞒上压下。主要表现为有些基层执法人员暴 力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以权谋私,以案谋私,有些干部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 代言人,欺压百姓,横行乡里。 七是目无法纪,胡作乱为。有些干部缺乏纪律约束和法律意 识,在思想领域、党纪修养、言行举止上要求不高,突出表现在 酒驾、赌博、打架、变相旅游、出入娱乐会所等。 除了以上七种常见的“微腐败”,在我们身边还有不少其他 形式的“微腐败”,需要我们从群众利益的视角、从法纪法规的 要求、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去发现它们、鉴别它们。 三、“微腐败”的主要危害 “微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