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学习 2025 年全国政协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次研讨中,分享我作为教育局政协委
员学习 2025 年全国政协会议精神的感悟与思考。全国政协会议
是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的重要平台,其中关于教育领域
的深入协商和探讨,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行的道路,提供
了极具价值的方向指引。
一、聚焦教育协商成果,精准把握教育发展新导向,锚定教
育新航向。在 2025 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教育毫无悬念地成为备
受瞩目的焦点领域。委员们围绕教育政策的完善、发展重点的确
定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协商,成果丰硕。随着时
代的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呼声愈发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
践中,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而是要更加注重学生
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他们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强化实践能力的
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关心社会、
关爱他人,成为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也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
求。会议中对教育公平提出的新要求,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下教
育资源的分配格局。当前,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依然存在,
部分偏远地区学校基础设施陈旧,教学设备匮乏,优秀师资短缺,
严重制约了当地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
一个孩子,无论其家庭背景、地域差异如何,都能站在同一起跑
线上,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迅速行动,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
时,将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作为核心指标,深度融入到各项政策
和措施之中。在课程设置方面,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和综合素质拓
展课程的比重。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鼓励他
们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开展各类社
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资源分配上,坚定不移地优先考虑薄弱地
区和学校的需求,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一方面,
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新建和修缮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
学场所,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智能实验
室设备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倾
斜,吸引优秀教师到薄弱地区任教,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培
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
距,确保我们的工作方向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紧密契合,同频共
振。
二、借鉴政协提案智慧,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
均衡发展。政协提案是委员们深入调研、深思熟虑的智慧结晶,
为教育资源优化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其中,关于学校
布局调整的提案,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对于提高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我们结合本地的人口分布、经济发
展和教育需求等实际情况,对学校布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重新
评估和调整。在一些人口逐渐减少、生源不足的农村地区,对一
些小规模、办学条件落后的学校进行合并或升级改造。通过整合
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质学校,形成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能
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新
区和产业集聚区,合理规划新建学校,满足当地居民对优质教育
资源的需求,确保教育资源与人口分布相匹配。在师资均衡配置
方面,我们积极借鉴提案建议,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定期组
织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将城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方法带到农村地区。开展城乡教师轮岗交流,让农村教师有机会
到城区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保障教
师交流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支教和
轮岗交流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
优先考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录制优质课程视频,将城区优质学校的课程资源同步传输到
偏远地区的学校,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同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教学资源。此外,加大对薄弱地区和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更新教学设备。为学校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等
功能教室,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
环境。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三、汲取委员讨论精髓,深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
教学质量。委员们在会议中对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讨论,具有深
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合现代技术
开展多样化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积极汲取这一
精髓,鼓励学校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
开展在线直播课堂,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开发智能辅
导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满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广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的教
学方式。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真实的
问题或项目展开研究和实践。例如,在开展“家乡的传统文化”
项目式学习时,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采访老人等方式,
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并以报告、展览、表演等形式展示学
习成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