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破解“内卷式”竞争需推动系统性变革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破解“内卷式”竞争需推动系统性变革 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体制机制的不断 完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仍需正视经 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系列挑战。其中,部分领域出现 的“内卷式”竞争现象,不仅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更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悖。这种 竞争模式也抑制了各领域的创新动力,阻碍了供给与需求之间高 水平动态平衡的形成,进而对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潜在 威胁。 “内卷式”竞争的形成具有多维动因 “内卷式”竞争作为当前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其形成原 因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涉及技术、资本、市场、体制机制等多 个方面,既有周期性因素、阶段性因素、技术性因素,也有短期 性因素。 产业生命周期的竞争演化。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当行业 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新增市场空间拓展极为 有限。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边际收益递减,尤其是在一些低技术 门槛或标准化的产品上,企业很难通过技术突破在产品功能、生 产工艺、服务模式等方面形成代际差异,只能在边际改进中“内 卷”,而这些改进幅度通常较小。出于保市场份额的需要,部分 企业会采取降低价格等方式进行竞争,行业整体利润空间由此进 一步受到压缩,最终导致整个行业效益持续下降、对底层技术研 发投入削减,一定程度上形成“技术停滞—同质化竞争—技术再 停滞”的循环。这种竞争态势的形成,反映了产业生命周期演 进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资本市场效率缺失与短期主义倾向。良好的经济发展需要推 动科技、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 链之间的良性循环,而良好的经济循环既需要发展短期资本市场 也要有完善的长期资本市场,做到长短搭配、快慢相宜。但我国 资本市场存在显著的短期导向特征,长期投资、不确定性投资的 估值机制不完善与技术创新长期性、不确定性特征形成根本性冲 突。这将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倾向于采取短期竞争策略,而非 注重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市场的 短期主义倾向成为“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推手。同时,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在更深层次展开,从技术变 革周期看,我国仍处于新旧技术变革的交叠期。从历次产业革命 经验看,这个时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一些 行业容易产生过度投资。这种非理性扩张模式具有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投资决策脱离真实市场需求,二是竞争手段主要依赖资源堆 砌而非创新驱动,三是价值泡沫加剧竞争扭曲,最终导致行业整 体效率损失和创新能力抑制。比如,个别企业在资本的推动下为 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而进行补贴大战,通过低价甚至免费服务来 吸引用户,而弱化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本质上是资 本用短期流量泡沫来掩盖长期竞争力匮乏的发展内核,反映了资 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缺失对创新生态的负面效应。 对传统竞争模式的路径依赖与竞争模式锁定。企业竞争行为 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这种路径依赖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压 力和激烈竞争时,倾向于采取已有的传统竞争方式。竞争模式的 锁定效应主要体现在:过度依赖价格竞争,对创新投入不足,忽 视品牌建设、服务提升等长远战略,导致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环境 变化,行业内部竞争持续加剧。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有关数 据显示,2024 年我国汽车市场降价规模显著扩大,涉及 227 款 车型,远超 2023 年的 148 款及 2022 年的 95 款,分别增长 53.8%、139%,但配套服务体系未能同步提升,维修价格居高不 下,相应的保费也持续高企,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不完善。个别地方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 与执行过程中,对特定领域的激励工具设计不科学,会诱发市场 选择失效,有效市场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一是政策工具选择偏差 扭曲市场信号,诱发非理性投资共振。如对特定行业或技术路线 的阶段性补贴过度,易形成市场预期的单向强化,导致企业战略 同构化,挤压多元化创新空间,从而在特定领域出现“潮涌式投 资”与“赛道拥挤效应”。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依然存 在,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工具客观上形成了竞争壁垒。地方政府在 税收优惠、用地指标倾斜等方面的产业支持政策,虽能提升区域 竞争力,但也容易扭曲要素配置的市场机制。企业为了获取政策 优惠而进行的博弈竞争行为可能产生“政策依赖型”内卷。三是 经营主体退出机制不健全也加剧了竞争扭曲。此外,产品质量标 准体系不科学、不健全,或监管不到位,为企业在信息不对称 市场开展低质低价竞争留下了空间;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重 视不够,削弱了市场对“内卷式”竞争的制约作用;创新、知识 产权保护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