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认真总结 xx 年开
展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干部服务、
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以发展产业为重点,以“三清六改五普
及”为切入点,有序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
成效。
(一)党政重视,落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各级党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
重点工作,摆上了全县工作的突出位置。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
组长,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
小组。专设办公室,由县委常委兼任办公室主任,专门安排办公
经费和工作用车。县六套班子领导每人带一个县直部门按照“五
新一好”和“三清六改五普及”的要求,在所挂点乡镇抓好一个
典型示范点和其他试点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县人大、县政
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新农村建设,为推进新农村
建设建言献策。乡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镇)长和分
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对新
农村建设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每个班子成员驻一
个新农村建设点,村级主要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建立了科学严格
的目标考核和责任督导体系,杭口镇、石坳乡、西港镇、漫江乡
等乡镇在年度目标考评中,镇干部拿出 500 元,村干部拿出 200
元工资与新农村建设工作业绩挂钩;竹坪乡明确了乡村组理事会
四级工作职责,形成了四级机构抓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大部分
乡镇强化督查,科学调度,做到“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小结,一
月一评比”,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时时刻刻有压力的齐抓共
管的浓厚氛围。
(二)广泛宣传,搅动思想,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为提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晓率,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我
县通过报纸、电视、简报等形式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各乡镇自然
村,分别召开村民代表会、户主会,组织培训班、参观学习等活
动,自然村内张贴永久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黄坳乡等乡镇
编制了新农村建设宣传手册,编演文艺节目在全镇巡回演出。通
过有效宣传,群众参与的热情普遍高涨。大部分试点村群众筹资
积极性较好,按照每户 300—500 元或每人 100—200 元的筹资方
法,主动按时上交自然村理事会。许多外出打工人员纷纷捐资支
持家乡新农村建设,如石坳乡徐家老屋自然村在外打工的农民每
人捐资 500 元,共计 9 万元的资金用于家乡公共场所的建设;路
口乡在外经商的农民老板胡训健捐资 8 万元用于坳背源自然村
改路;杭口镇中高段发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为困难户凑钱上交
筹资款,广大村民积极投资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各试点村通
过民主选举产生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组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
事会,充分发挥其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如杭口镇双井村的理事
会长幸金生凡事先从自身做起,带领理事会成员吃苦耐劳,公平
公正,认真负责,通过努力,双井岗上自然村现已打造成生态
精品点;路口乡噪头自然村 70 多岁的信用社退休职工陈杏我理
事会长,克服工作事务多,家庭人手少,工作阻力大等困难,将
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刻装在心里,发挥了积极作用;竹坪乡山峰自
然村理事成员卢小华,主动出资 3000 元建设公益事业,并义务
为各户安装自来水。各试点村理事会成员在制订自然村规划、产
业规划、“三清六改五普及”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科学部署,部门帮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我县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了“推行普惠制,突出点、线、面”
的布点要求,“点”即每乡镇抓好一个以上功能齐全、标准较高、
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线”即在修武线、柯龙
线、武吉高速公路,有较好实施条件的乡村公路沿线抓好一批新
农村建设点;“面”即每个行政村抓好一个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
明确了省定点、市县共建点的数量、资金配套,省定点 250 个,
市县共建点 131 个。县政府安排 900 万元资金拨入了新农村建设
专户,并要求帮扶单位不少于 3 万元资金投入到帮扶点。全面完
成了所有行政村和 364 个自然村的规划,并对农村违规建房进行
清理整顿,要求农村的新建房一律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
没有规划不予以审批,大力推广美观实用、经济节约的新户型。
调研中的 12 个乡镇 36 个试点村基本布局合理,大部分具有一定
的示范带动作用。杭口镇选取试点村时,坚持经济基础好、自然
环境好、群众积极性高、自筹资金快、具有产业支撑的“五优先”
原则,试点村基本达到了验收标准。各部门真心、倾力帮扶,推
动了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县有 90 多个县直单位,280 名干部
深入到了自然村建设点上帮扶指导。同时,开展了“千企带千村”
活动,27 家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民营企业,采取资金帮扶、项
目带村、产业培育等形式帮扶。xx 宁实业公司去年在黄港镇月
山村投入 100 万元修路,今年又投入 70 万元用于工程的完善;
神威公司捐资 5 万元支持港口镇港口中原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
设。县直各部门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做到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有智献智。县物资公司在单位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公
司主要领导想方设法赊购 10 吨水泥支持竹坪乡大坪岭自然村建
设,深受群众好评。县工商联、县林业局、县物价局、县发改委
等单位都在帮扶点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四)优化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是“三清六改五普及”。各乡镇把“三
清六改五普及”作为工作重点,在上级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
充分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有序地开展工作。杭口镇为解决建设资
金不足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范围内的村级提留历年
陈欠,由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组织收取,用于该自然村“三
清六改五普及”工作,既收取了农户历年陈欠,又缓解了建设资
金缺口问题;征村乡采取“1+2 模式”,政府奖励 1 元钱,村民
配套 2 元钱,解决“三清六改五普及”启动资金困难。xx 镇白
土岭自然村利用本地优势,用石板铺设入户便道,体现了古朴的
风格。截至目前,全县共硬化入户便道 145 公里,村内主干道
150 公里,改路完成了总任务的 90%;改水 11320 户,完成了总
任务的 95%;改厕 9750 户,完成了总任务的 95%;拆除破旧房、
空心房 10820 间,新建活动场所 225 个;清理垃圾、污泥 36810
余方;墙面涂新 6850 户 137 万平方米;新建沼气池 1820 只。各
乡镇开展了集镇环境整治和乡镇机关的改厕工作,集镇市容市貌
有较大改观,乡镇机关精神面貌良好。所调研乡镇“三清六改五
普及”进度好的